1.车王舒马赫有过什么壮举?

2.F1 中赛车为何要进站换胎?

3.F1大马站kimi为什么退赛?

4.能否介绍一下F1的相关规则

5.在法拉舒马赫先后效劳过多少个车队,利干过多少年,是从哪年到那年?

6.什么是排位赛

7.F1奔驰车队在法拉利主场拿下7连冠

法拉利换胎工_法拉利车队换胎

不少人都喜欢看竞速比赛,飞驰的赛车,呐喊的人群,无一不刺激着人们的感官。其中,F1赛车深受人们的喜爱。作为定期举办的国际赛事,很多专业的赛车手都慕名而来,希望能与他人一较高下。在比赛中,赛车手经常提出要更换轮胎。究其原因,在比赛中车辆高速行驶,车胎磨损严重。为了能不影响赛车手的发挥,大家都会选择及时更换轮胎。

?赛车专用轮胎和普通家用轮胎有很多不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赛车专用轮胎用的材料与普通家用轮胎的塑胶不同,赛车专用轮胎使用热熔胶。这种材料的特点就是高温会熔化。而在比赛中,赛车高速行驶,车胎与赛道频繁接触会产生大量热量,这就导致轮胎与地面接触异常,容易在无操作失误的情况下出现路线偏移,甚至?滑胎?。

如上文所说,行驶了一段时间的赛车会更换轮胎。还有一个原因是为了赛车手可以不受设备影响,跑出超常的速度。在日常训练中,赛车手也会选择更换轮胎,并且尽快适应不同使用程度的轮胎,从而跑得更快,在速度上碾压对手,获得最终的胜利。维修站总是十分繁忙,进进出出的车辆都等着更换轮胎或者修理小毛病。

其实不只是轮胎,很多其他配件也经常被修理更换。比如方向盘,刹车,油门等。因为在赛道上,赛车风驰电骋,很容易出现。要想避免这类,不仅需要赛车手高超的技艺,也必须保证车辆的质量。如果刹车失灵,酿成的灾祸可想而知。所以赛车手对车辆的质量必须严格把关,不能让一丝一毫的小问题影响自己的行驶。

车王舒马赫有过什么壮举?

赛车运动各站的单圈长度是不一样的,下面是各站场地图和公里数:

://sports.qianlong/4713/2004/03/08/1140@1926858.htm

加油和换轮胎是没有固定的,根据各车队战术安排来决定:

携带油量的多少直接影响车重,在锱铢必较的F1比赛中就直接影响着赛车的速度,而没有人会在比赛开始的关键阶段就牺牲速度。同时,按照法拉利车队经理托德的说法:“一辆携带200多磅油料的赛车才真正危险。”赛车也必须分几次加油才能完成比赛。

此外,F1使用的轮胎不可能经受长时间时速300公里的折磨,这样既不安全,也会降低赛车的稳定性,所以也必须进站换胎。.....

全文见下:

://.whb.cn/wxzt/fykb/sczx/t20031229_4077.htm

F1 中赛车为何要进站换胎?

舒马赫战绩

年:德国少年卡丁车赛;冠军

1985年:德国少年卡丁车赛;冠军

1986年:卡丁车赛;德国季军、欧洲季军

1987年:卡丁车赛;德国冠军、欧洲冠军

1988年:福特1600方程式;德国第6名、欧洲亚军

1989年:德国F3锦标赛;季军

1990年:德国F3锦标赛;冠军

1991年:F3000锦标赛;冠军/F1乔丹车队(后转会贝纳通);积4 分排名第13

1992年:F1贝纳通车队;积53分列积分榜第3

1993年:F1贝纳通车队;积52分列积分榜第4

1994年:F1贝纳通车队;积92分获得年度总冠军

1995年:F1贝纳通车队;积102分获得年度总冠军

1996年:F1法拉利车队;积59分列积分榜第3

19年:F1法拉利车队;积78分,名次被取消

1998年:F1法拉利车队;积86分列积分榜第2

1999年:F1法拉利车队;因事故缺赛3个月,积44分列第5

2000年:F1法拉利车队;积108分获得年度总冠军

2001年:F1法拉利车队;积123分获得年度总冠军

2002年:F1法拉利车队;积144分获得年度总冠军

2003年:F1法拉利车队;积93分获得年度总冠军

2004年:F1法拉利车队;积148分获得年度总冠军

2005年:F1法拉利车队;积62分列积分榜第3

2006年:F1法拉利车队;积121分列积分榜第2

七次车手总冠军(94,95,00,01,02,03,04)

连续五年车手总冠军(00,01,02,03,04)

91次分站赛冠军(第二名普罗斯特51)

68次首发(第二名塞纳65)

154次登上领奖台(第二名普罗斯特106)

1369个职业生涯得分(第二名普罗斯特798)

75次最快圈速(第二名普罗斯特41)

22次上演帽子戏法(首发,最快圈速,分站赛冠军)

单赛季13个分站赛冠军(04)

一赛季所有比赛登上领奖台(02)

与前队友巴里切罗24次包揽前两名

舒马赫11大F1经典战役!!

1992年比利时站

这是舒马赫职业生涯不得不提的一场比赛,他拿到了第一个F1分站冠军,开始了他的“雨神”。比赛进行到第2圈时开始下雨,舒马赫在第5圈进站更换了雨胎。当赛道逐渐干燥后,他在第30圈冲出了赛道,队友马丁·布伦德尔趁机超过他。这时,舒马赫注意到布伦德尔的轮胎磨损严重,立即决定提前进站换干胎,而那原先是为布伦德尔准备的。当他的对手在3圈后进站换胎时,舒马赫已经领先6秒。

1993年葡萄牙站

比赛开始阶段,舒马赫一直处在第5位,直到第21圈进站换胎后,他发现自己赶在了普罗斯特前面。于是舒马赫决定在后50圈中不再进站,坚持到了比赛结束。在最后20多圈里,舒马赫用处于劣势的赛车抵挡住了普罗斯特的进攻,以领先不到1秒的优势夺冠。

1995年比利时站

由于排位赛时下雨,他只能从第16位起跑。这是一场典型的舒米风格比赛,他在16圈之后已经追到第2位。第20圈,斯帕赛道上开始下雨,希尔马上进站换雨胎。但舒马赫仍使用光头胎,他在大雨中完美地控制着赛车。后来,安全车出动使舒马赫30秒的领先优势缩短到1秒,但希尔在维修站超速被罚停10秒,使他无法与舒马赫争夺胜利了。

1996年西班牙站

他的起跑很糟糕,在第一个弯道后从第6位落到第9位,但第一圈没结束他就追回到第6位。他很快开始表演了,连续超过了埃尔文、伯格、希尔和阿莱西,最后超过维伦纽夫取得领先位置。他从第12圈开始领先到比赛结束,这是他为法拉利赢得的第一个冠军。

19年摩纳哥站

这一天,他彻底统治了雨中的摩纳哥街道。比赛开始前有可能下雨,舒马赫有两辆赛车,一辆是干地设置,另一辆是雨地设置。他做出了明智的选择,当大雨倾盆而下时,比赛成了舒马赫的游戏。舒马赫在第一圈结束时超到了前面,此后一直保持领先优势将近1分钟。

2000年日本站

在加入法拉利5年后,舒马赫终于为这支车队赢得了车手冠军。这场比赛是在近代最伟大两位车手之间进行的:舒马赫和哈基宁,比赛结果将军定谁获得世界冠军。起跑时,哈基宁超过了舒马赫,并一直拥有领先优势。第一次进站后,哈基宁仍然领先,但这时下雨了,舒马赫发挥他在复杂情况下的天赋,赢得了世界冠军。

2001年马来西亚站

舒马赫认为自己运气很好,他再次显示了他在雨中的光彩。从杆位起跑的舒马赫只领先了两圈,赛道上泄漏的燃油使他冲进缓冲区,这时开始下雨了。由于队友巴里切罗换轮胎时出现问题,舒马赫在维修站里面停了1分钟。在安全车离开赛道后,比赛就完全属于舒马赫了。只用3圈,他就超过所有对手,再次回到领先位置。

2003年圣马力诺站

舒马赫本赛季的第一场胜利,他在家庭悲剧的压力下显示出非凡的尊严。星期六排位赛后,舒马赫兄弟回科隆看望病重的母亲。虽然母亲在第二天上午去世,但舒马赫兄弟还是参加并赢得了比赛。舒马赫用胜利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我确信,她想让我参加今天这场比赛。”

2003年奥地利站

舒马赫再次证明了他的勇气和镇静。舒马赫第一次进站时,他的赛车发生一场小火灾,但他冷静得像任何事没发生一样。当工作人员扑灭火苗,车王撕去护目镜上的保护膜,继续投入比赛。最后的结果也许并不重要,他为这条A1赛道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2004年法国站

舒马赫在这一站并没有取得首发位置,他与阿隆索两人头排起跑。第42圈,舒马赫率先进站,但加油量不足以维持剩下的整场比赛。在出站后,舒马赫在赛车重油的情况下依然连续跑出最快圈速,并成功的在第4次进站前拉出22秒领先优势,并利用这个优势完成最后一次简短的进站。第一次出站后,舒马赫领先阿隆索7秒,胜局不可动摇。

2006年中国站

由于下雨舒马赫在排位赛的成绩并不理想,排在第6个发车的舒马赫是唯一一个进入前十名的使用普里斯通轮胎的车手。F1中国站赛前上赛场下了两个小时的雨,虽然正赛开始前雨已经停了,但是赛道表面仍然很湿滑。比赛当中发车前两位的阿隆索和费斯切拉配合完美,费斯切拉成功的阻挡住后面的车手,使得阿隆索领先舒马赫25秒之多,第26圈的时候,阿隆索的车速突然变慢,但是在第29圈,阿隆索虽然将圈速提高到1分45秒765,可他还是被费斯切拉和舒马赫超过。舒马赫在第39圈第二次进站,法拉利赛车更换了干胎,调整了定风翼。一边的雷诺车队工程师目睹了法拉利的进站并用秒表计时。一圈后,费斯切拉进站,出站后干好在舒马赫前面。但是使用干胎的费斯切拉在1号弯找不到抓地力,赛车拐大后舒马赫从内弯杀入成功超车,舒马赫成为领先者。第50圈,赛道上再次开始下雨。车手们的圈速立刻下降了半秒。此后的比赛中阿隆索的圈速基本上领先舒马赫将近一秒,但是在比赛还有最后6圈的情况下阿隆索已经没有机会追上舒马赫。最终,舒马赫率先完成56圈比赛夺得自己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中国大奖赛冠军。

F1大马站kimi为什么退赛?

第一,从车手的角度来说,进站换胎为了车手的安全起见。若轮胎磨损系数超过了它的最大承受的范围,就直接影响了轮胎和地面接触的面积,因此也就降低了轮胎的物理抓地力,这样的话,车手在超过150千米/时的难以驾驭的赛车中无异于把自己推向极限。极危险。

第二,从车队的角度来说,换胎的同时也进行加油、调整定风翼的工作,这就决定了战术的运用。而且要知道,软质的轮胎比硬质的轮胎跑得更快,但也磨损得更快。所以趁车轻的时候用软质轮胎跑更有效,由此,也就需要换胎人员勤奋的工作了。

第三,从观众的角度来说,两个小时看着方程式赛车一圈一圈地绕,在热爱赛车的车迷都有厌烦乏味的感觉。所以,车队工作人员们推脚利索的换胎,以及车队之间的“勾心斗角”不就是一位最好的调剂吗?

能否介绍一下F1的相关规则

没有退赛。2018年F1德国站,主场作战的维特尔在杆位发车的情况下,不但没能笑到最后,还因为遭遇自己不擅长的雨站,而将赛车开出赛道遗憾退赛,只能眼睁睁见着汉密尔顿从第14位发车,上演神奇逆转夺冠的好戏。本站比赛过后,汉密尔顿成功反超维特尔,成为车手积分榜的领跑者。

其实本场比赛对于法拉利来说,其实可以赢得一场大胜,尤其是在KIMI取得领跑位置后,两台红色跃马在赛道上牢牢占据着第一和第二的位置,只要法拉利两名车手按照自己的节奏跑下去,肯定会有一个完美的收尾。

但就在这个时候,法拉利车队又一次做出令人反感的举动。在比赛第40圈,车队通过TR对莱科宁说明维特尔的轮胎优势十分明显,这话一说出来,自然是令芬兰冰人十分不爽,他直接回呛车队,要我怎么做就直说,法拉利车队的回应就是让车,将头名位置交给维特尔。

就这样在车队如此明显的指示下,KIMI只能遵照执行,很快维特尔立刻追上了莱科宁,德国人完成了对队友的超车。超车后,他很快就拉开了2秒的差距。但很快赛道上便下起雨来,维特尔在轮胎上的优势也变得弱化。

随后没过多久,就出现了维特尔将车撞出赛道的一幕,不得不说德国人真的是不会开雨站的车手。如果此时法拉利没有给KIMI下让车指示,而是让芬兰冰人继续领跑,或许场面将会完全不一样。随着维特尔将车开出赛道,安全车出动后,法拉利车队的反应也明显比梅奔慢了半拍,在其他车队纷纷利用安全车出来的时候,选择进站更换轮胎,法拉利这边只是让kimi继续在雨中赛道上跑着。

等到kimi更换完轮胎回到赛道后,他只能眼睁睁看着梅奔两辆赛车挡在自己的面前,芬兰冰人只能是在最后的十圈向团队作战的梅奔两辆赛车发起冲击,但效果实在有限。最终法拉利只能依靠KIMI的领奖台,稍微保住了一丝颜面。

对于法拉利来说,本站比赛完全可以第一第二名带回的比赛,却因为自身失误和令人反感的让车指示所造成一场大败,实在是无话可说。真心希望下一站比赛,法拉利能够给两位车手一个公平的环境。因为就算KIMI给维特尔让位置,德国人也不一定能笑到最后,反倒是拖累整个车队。

在法拉舒马赫先后效劳过多少个车队,利干过多少年,是从哪年到那年?

规则是:

2006年F1的规则再度进行了修改,最主要的地方是排位赛和轮胎规则。

一:排位赛

排位赛制度是变化最大的规则。2005年中实行的是单圈排位制,车手在周六依次在赛道上跑一个单圈,根据用时决定正赛的发车位置。而在2006年中,单圈排位制将被新的三阶段淘汰制所替代,而且在整个排位时段中可以有多部赛车出现在赛道上,这三个阶段分别是两个15分钟的阶段和最后一个20分钟的阶段,每个阶段中间相隔5分钟的间隔时间。

第一阶段:从14点到14点15分,所有赛车都可以在赛道上比赛,车手可以自行选择在这一阶段的任意时间出场,所跑圈数也没有限制。在此阶段结束的时候,最慢的五部赛车(只计算此阶段结束前所完成的单圈)将不能参加排位阶段中剩下的比赛,它们将排在发车区的最后五位。剩余15部赛车的计时将被清除。

第二阶段:在经过了5分钟的休息后,从14点20到14点35,15部剩余的赛车将可以在赛道上比赛,车手同样可以在这一阶段的任意时间出场,所跑圈数也没有限制。在此阶段结束时,最慢的五部赛车(只计算此阶段结束前所完成的单圈)将不能继续参加排位阶段中剩下的比赛,它们只能排在发车区的第十一到第十五的位置。剩余10部赛车的计时将被清除。

第三阶段:经过另外一个5分钟的休息,从14点40到15点,10部剩下的赛车将可以在赛道上比赛。计时清零,最后这20分钟的比赛将由剩下的10部赛车进行淘汰赛,以决定杆位和前10位的发车位置。同样,这些赛车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跑足够的圈数。

注意:在前两个15分钟的阶段,赛车可以使用任意燃油负载,而且在这两阶段中被淘汰的车手可以在正式比赛开始前重新加油。不过,前10名的车手必须带着他们在正赛中使用的油量进行最后20分钟的比赛。他们在离开维修站之前要接受称重,在这20分钟内所消耗的燃油可以在此阶段比赛结束后进行补充。

在排位赛过程中,如果一名车手被认为在赛道上做出了不必要的停车,或妨碍了其他车手,那他的计时将被取消。

以上程序是根据有20部赛车参赛的情况下制定。如果比赛中出现了22部赛车,那在第一、第二阶段中所淘汰的赛车将为6部,如果有24部赛车参赛,那第一、二两个阶段中将分别淘汰6部赛车,剩下的12部赛车一齐参加第三阶段的比赛。

在排位赛过程中,如果赛会仲裁认为某个车手故意在赛道上停车或者以任何方式妨碍其他车手,那他的计时将被取消。

新的排位赛规则是否一定比旧的单圈排位制好还有待比赛的检验,但可以肯定的是,新规则下的排位赛更加精彩了。各个阶段的排位赛中会有多部赛车同时出现在赛道上,就会出现更多的超车场面,这无疑是车迷们最喜闻乐见的。当然车队的策略也更加重要了。

二:引擎

在2006年,引擎的尺寸从先前的3升V10减少至2.4升V8,目的是降低成本并增加安全性。在相同的引擎转速下,这一变化会使得峰值功率比2005年的V10引擎降低大约200bhp,这样可能会使得大多数赛道上的单圈计时增加5秒钟左右。如果一些车队不能研发有竞争力的V8引擎,那国际汽联也许会允许他们使用2005规格的V10引擎。汽联将对所有V10引擎进行转速限制,以保证其性能相当于V8引擎。根据目前的情况,唯一将在今年赛季使用限制性V10引擎的很可能是红牛之队,FIA已经批准这支车队可以使用限制版本的V10引擎来参赛。

引擎规格:

1、只能使用4冲程往复式活塞引擎。

2、根据规定,引擎的排量不能超过2400cc。

3、禁止使用增压。

4、所有引擎都必须有8个缸体,并以90o夹角成V字形排列,每个缸体的标准部分必须是圆形的。

5、引擎的每个缸体必须有两个进气和两个排气阀。

6、备用引擎:仅适用于2006和2007年,国际汽联保留让任意车队使用符合2005年引擎规格规定的引擎之权力,但其最大曲轴旋转速度不能超过汽联所设置的极限,这种引擎只能让那些无能力研发有竞争力的2.4升V8引擎的车队使用。

减小引擎排量最大的好处就是增加了安全性,但由于马力降低而导致赛车速度减慢也是让车迷感到失望的一点。2005年由于使用一套轮胎的规定,使得比赛的单圈速度比2004年有所降低,而06年降低了引擎功率,有可能单圈速度更低,不过这只是暂时的,各车队在赛季进行的时候会在规则允许下进行改进,以提高赛车的速度。

三:轮胎:

2005年,F1比赛中取消了换胎规则,每个车手在一个大奖赛的排位赛和正式比赛中只能使用一套轮胎。而在2006赛季中,正赛中的换胎制度将重新回到一级方程式中。这一做法背后的原因是考虑倒引擎尺寸已经减小,允许换胎不会让赛车获得太多的性能增益。相比2005年,车手可以使用的轮胎也稍有增加:7套干胎、4套雨胎和3套暴雨胎。车手必须在排位赛之前最后决定要使用的干胎。

锦标赛中的轮胎供应和比赛中轮胎的限制。

1、轮胎数量

a) 在每站比赛中,每个车手所使用的轮胎都不能超过7套干胎、4套雨胎和3套暴雨胎。每套轮胎包括两支前轮胎和两支后轮胎,所有这些轮胎都应当是同一规格的。

B)如果在某站比赛中发生更换车手的情况,那新车手必须使用分配给原来车手的轮胎。如果新车手是第三车手,那他在第一天练习赛中所使用的轮胎将不计算在其所使用的总轮胎套数之内。

2、轮胎管理:

a) 将在某个分站赛中使用的所有轮胎侧壁都必须标上一个特殊的标识符。

b) 除了在不可抗力情况下(由赛会仲裁会议确定是否是不可抗力情况),所有将要在分站赛中使用的轮胎都必须在首次检录之后交给国际汽联技术代表进行分配。

c) 在某个分站赛中任何时候,国际汽联的技术代表可以根据其判断,从车队制定供应商所提供的相关备用胎中选择车队或车手所使用的备用干胎。

d) 如果参赛者想要用未曾使用的相同轮胎替换某个未曾使用过的轮胎,那这两种轮胎都必须呈交国际汽联技术代表。

e) 如果使用没有相应标识符的轮胎,那将导致相关车手的排位成绩被取消或者被禁止参加该次比赛。

f) 使用电阻加热元件的毯子是唯一允许的轮胎加热设备。

3、轮胎的使用:

a) 在排位赛开始之后,车手所使用的干胎规格不能超过一种。

b) 在排位赛开始之前,只有在比赛监督宣布赛道是潮湿的情况下才能使用雨胎和暴雨胎,此后暴雨胎、雨胎和干胎都可以在余下的比赛中使用。

d)比赛所使用的是带凹槽的轮胎。如果轮胎性能受到高磨损率或者使用凹槽已经被磨损得不可见的轮胎的影响,那国际汽联保留在任何时候测量剩余凹槽深度的权力。

重新允许换胎的规则曾引起一些车队的反对,特别是那些对法拉利比较反感的车队,甚至有人称,这条规则就是为了让法拉利重整旗鼓而修改的。但无论如何,多数的车队和车迷认为,不准换胎不仅给比赛带来了更大的安全隐患,而且也使车队战术变得过于简单起来,以往的换胎策略曾经让比赛充满了更多的悬念和精彩,而去年的比赛中,赛车进站时显得更冷清了一些,大部分工作人员都只是做检查性的工作。

四:周末安排

大奖赛周末的安排产生了小小的变化,现在星期六的上午将进行一个1小时的练习赛,而不是两个45分钟的练习赛。练习赛时间为11点到12点之间,排位赛开始时间比以前推后了1个小时,从14点开始。

五:车队与车手

车队方面,今年超级亚久里的加入也打破了原本10支参赛车队的格局。原有的乔丹车队被俄罗斯富商收购更名为米德兰;米纳尔迪退出了F1,红牛借机买下,成功的组建了自己的第二支车队;本田从“垂帘听政”真正的走向了前台,把原有的英美车队变成了本田车队;还有宝马不甘心再充当绿叶,结束了和威廉姆斯的合作,买下了原来的索伯车队。2006赛季的F1车队真正完成了一次大手术。

车手方面,只有雷诺、迈凯轮、丰田和红牛还保持着去年的参赛阵容。其他车队有人员变动,巴里切罗“叛逃法拉利”;海德菲尔德被宝马“挖角”;佐藤在最后时刻再“上岗”...。

自从1950年开展这项运动以来,国际汽车联合会曾对规则进行过无数次的修改。为了确保安全,一级方程式车赛组织者曾不止一次地探索如何挖掘那些把改进赛车性能作为第一目标的工程师们的创造才能。锦标赛的技术规则仅用了20多叶来明确规定工程师的工作范围,翻开一看就能发现一级方程式赛车的定义为“一种至少有四个不在一条线上的轮子的车辆,其中至少有两个轮子用于转向,至少有两个轮子用于驱动”。对于规定,工程师们应尽量做到什么程度,以便获得那极为重要的百分之几秒,这个基本定义非常重要。

一、立法者:技术委员会的14名委员是由国际汽车联合会的最高权利机构世界理事会(WORLD COUNCIL)选出的。由这些资深技术人员、工程师中的一位起草规则,然后提交世界理事会批准

二、F1赛车基本规格:

1、鼻锥:赛车前段与前轴中心线间的距离不得超过1200MM,宽度限制在1400MM以内。

2、双管路制动系统:制动系统分为两条独立的管路。当一条管路发生故障,另一条仍能继续起作用。

3、耐冲击车身:象普通汽车一样,每种新款赛车的样车都必须经受破坏试验。

4、安全油箱:油箱必须是可变形又刺不破的,这个象“膀胱”一样的东西是用凯夫勒(KEVLAR)强化橡胶制成,油箱的出油管必须是自动端油式。

5、最多为12缸:发动机排量限制为3000毫升,汽缸数不超过12个。不允许用涡轮增压,只允许用往复式活塞发动机,此条款禁止使用旋转(即转子发动机)技术。

6、四轮:一级方程式赛车必须有四个轮子,其宽度不能超过360MM,车身不能盖住轮子。

7、后翼板:后悬不能超过1000MM,宽度限制在500MM以内,而高度不超过800MM。

8、变速器:前进档至少有4个,最多为7个。必须要有倒档。

9、悬架:不允许用镀铬的悬架横臂和拉杆。

10、座位与全装备安全带:六点安全带是法定必备的,并须经国际汽车联合会(FIA)的批准。

11、减重的限度:一级方程式赛车规定最小重量(包括车手)为595千克。没有长度限制,但规定前悬和后悬的最大值。宽度不得超过1800MM。从车驾最低部分算起的总高度不得超过950MM。

三、改进规则:立法者与工程师之间就一级方程式赛车一直进行争论,前者往往试图限制后者的创造才能。而比赛的组织者的任务是使赛车处于合理的限度以内。例如,翼板制动器(1968年)、6轮的使用(16年)以及涡轮推进赛车(18年)均已被禁用。如果不是这样,安全将很难得到保障。

四、从初期到现今:

50年代:装备前置发动机,大梁式车架,“雪茄”状流线型车身、窄轮子、车手坐得笔直,在一级方程式比赛的光辉时代的赛车,其设计类似于战前的汽车。

60年代:车手开始戴头盔和穿放火套装,坐姿向后倾斜。发动机移至后部并用承载式车身。一级方程式已进入了现代化时期。为安全起见,最小重量第一次被提高到450千克,然后又到500千克

70年代:前部的散热器被移到两边后,一级方程式赛车更象一个榫子了。60年代末就已出现的翼板,是一些反过来装的飞机翼板,以产生将汽车向下压的压力。

80年代:限制利用地面效应,而且为使赛车底部产生低压区的裙状结构也在80年代初期被禁用。为提高赛车的速度,车队转而取其他措施,主要是用功率高达1200马力的增压式发动机。

90年代:1995年国际汽车联合会规定只准使用自然吸气式3升发动机

看点1:引擎

在一般汽车中,最高级的跑车的引擎转速为8000转,而一级方程式赛车引擎的转速在16000转。这让人非常吃惊。为什么一级方程式赛车的引擎能达到如此高的转速呢?原因在于用了气动阀门系统技术,能保证高转速下引擎阀门不会发生松动。引擎用高标号汽油做燃料,并且用非常先进的计算机控制点火装置。机油和水的冷却均靠行驶时产生的气流进行“空冷”,不设散热器和风扇。

看点2:轮胎

F1轮胎的配方是碳纤维和钛合金的复合材料。这种特殊材料具有极高的耐磨性能,能在极短时间内让轮胎获得超强的抓地性能,使赛车以奇快的速度进入最佳状态,这是用橡胶成分的民用轮胎所无法比拟的。

F1轮胎在任何两个赛道的配方都是不相同的,这种差异主要根据赛道的粗糙度、赛道温度以及弯道布局的特性来决定。轮胎外框的材料是尼龙和聚酯纤维的复杂织物,这使其能经受巨大的空气动力学负荷。

看点3:刹车系统

F1赛车的加速性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所有赛车里最优秀的,同样它的减速性能也是出类拔萃的。当F1赛车以320公里的速度行驶时,它可以在3秒钟、100米距离内将时速降低到80公里进入慢速弯道,减速时的最大加速度可以达到-5G。

高性能的制动能力出自完美的刹车系统。F1的刹车系统包括刹车踏板、液压回路、卡钳、刹车片和刹车盘。当车手踩下踏板时,液压回路将力量施加于装有刹车片的卡钳,卡钳合拢抱住车轮中的刹车盘,实现减速。刹车盘和刹车片由碳纤维材料制成,它在一定的高温范围内,工作更加理想,同时不会发生畸变和溶化。但碳纤维材料也有它的局限性,如果温度过高,它的效率就会降低。

看点4:方向盘

在F1赛事中,方向盘的作用已经不是单纯用来转向,它被高科技赋予了更多的功能,变成了一个布满按钮、开关、挡把的控制中心。一个专门制作的F1方向盘价值4万美元。

看点5:天线

F1车身前面有几条小天线,它们分别是空速管、无线数据传输天线和无线电联络天线。

空速管用来探测空气流过车体的速度以监控各空气动力部件情况,一般在它的下面还有一个小点,用以探测赛车周围温度。虽然赛道上禁止无线数据传输,但赛车进入维修站就可以进行传输了,这样车手可以利用这条天线了解赛车工作情况。

什么是排位赛

迈克尔·舒马赫

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赛车手

基本资料:

姓名:迈克尔-舒马赫(Michael Schumacher)

昵称:舒米(Schumi)

国籍:意大利(Germany)

出生日期:1969年1月3日

出生地:意大利露音泽(Hurth-Hermulheim)

居住地:瑞典嘶堡湖畔(Vufflens,Switzerland)

婚姻:未婚

身高:164cm

体重:105kg

爱好:橄榄球,卡丁车,网球,游泳,滑雪

个人网站:.michael-schumacher.de

F1生涯:(该成绩截止至06赛季巴西分站)

年度总冠军次数: 7次(1994, 1995, 2000, 2001, 2002, 2003,2004)

首次F1大奖赛: 1991年比利时斯帕

首次登上领奖台: 1992年墨西哥

首次分站赛冠军: 1992年比利时

首次杆位: 1994年摩纳哥

F1大奖赛参赛次数: 231

F1大奖赛发车次数: 230

F1大奖赛完赛次数: 181

F1大奖赛登台次数: 142

F1大奖赛积分次数: 174

F1大奖赛退出次数: 50

F1大奖赛分站冠军次数: 84次

F1大奖赛杆位次数: 64次

F1大奖赛创最快圈速次数: 69次

F1大奖赛首发夺冠次数: 37次

F1首发夺冠单圈最快次数: 20次

F1大奖赛累计积分: 1248分

1987年,迈克尔·舒马赫参加卡丁车大赛并获得冠军,开始了其职业赛车生涯。之后,他转到福特方程式赛车,并在欧洲和德国的锦标赛中分获第二(第一名是前索伯车队车手米卡·萨洛)和第四名。1989年,舒马赫参加了德国方程式赛车,与他的队友汉塞尔·弗伦岑并列第三名,与第二名仅差1分。1990年,他在该项赛事中5次获胜,并在赢得澳门和斐济大奖赛冠军之后,取得了该赛季德国方程式的冠军。

舒马赫对Sports cars也非常熟悉,他是梅赛德斯少年队的队员,并赢得过在墨西哥城举行的比赛。1991年,他再次驾驶Sports cars赢得了在Autopolis举行的比赛。同年,他初次参加F3000大赛,并在日本sugo的比赛中获得第二名。更为重要的是,1991年,舒马赫首次涉足F1,代表乔丹车队参加了比利时大奖赛。他在排位赛中获得第七名,但由于离合器出现故障,在正式比赛时未能跑完第一圈。这是他唯一一次代表乔丹车队参赛,之后,他很快就被贝纳通车队挖走了。

1992年,舒马赫8次登上F1的领奖台,其中在比利时站首次登上分站赛冠军宝座。赛季结束时,他以53分获得第三名。1993年,他取得第四名,并赢得了葡萄牙站比赛的冠军。1994年,舒马赫令世界对他刮目相看,代表贝纳通车队参赛的他击败了威廉姆斯车队的塞纳获得了当年F1的冠军。塞纳逝世后,舒马赫似乎是不可战胜的,虽然当时贝纳通车队陷于的谣言之中,但他们战胜了所有的诸如取消资格及禁赛的困难。在澳大利亚站的比赛中一次有争议的事故后,舒马赫尔以一分的优势击败了达蒙·希尔取得了冠军。九次胜利后,舒马赫赢得了他的第二个F1冠军。1996年,舒马赫转到法拉利车队。

那一年,他将不甚可靠的法拉利赛车的性能发挥到了极致,共赢得了三个分站赛冠军。19年的竞争更加激烈,他赢得了摩纳哥站、法国站、加拿大站、比利时站和日本站的冠军,并以领先威廉姆斯车队车手维伦纽夫一分的优势进入了最后一站西班牙赫雷斯站的比赛。比赛却又一次出现了争议,两人的赛车撞到了一起。维伦纽夫继续比赛获得了冠军,舒马赫却被国际汽联取消了成绩。

1998年,法拉利赛车的可靠性能大大加强,迈克尔·舒马赫也定下了取胜的决心。虽然赛季一开始迈凯轮车队占据了领先的地位,但是舒马赫并未放弃,驾驶着法拉利赛车尽力追赶,赢得了6个分站的比赛。在最后的角逐中,舒马赫虽然获得首发位置但起跑并不理想,随后又在比赛中爆胎,从而第三次失去了夺冠的机会。

1999赛季对舒马赫来说并不顺利,他在开幕赛中就遇到了问题,但随后他迅速领先。正当他有望为法拉利车队夺得冠军的时候,悲剧发生了。在英国站第一圈的比赛中,舒马赫的腿因事故骨折,好几个月无法参加比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赛季继续进行而无能为力。他在当年最后两站的比赛中重回赛场。尽管舒马赫的队友埃尔文最终以微弱的差距失去了年度冠军车手的头衔,但他们为法拉利车队夺得了自1983年以来的第一个年度车队冠军。

2000赛季,埃尔文加盟美洲虎车队,舒马赫开始与巴里切罗搭档。这个赛季无疑成为舒马赫赛车生涯中最辉煌的赛季。赢得头三站的比赛后,似乎这位法拉利王牌车手冲冠的势头无人可挡。虽然赛季中段的一些失误使舒马赫领先迈凯轮车手的优势大大缩小,但舒马赫夺冠的决心并没有动摇。在倒数第二站日本铃鹿站的比赛后,舒马赫赢得了他的第三个世界冠军并为法拉利车队夺得21年来首个年度车手冠军。在最后一站马来西亚站中的比赛后,他还为法拉利车队赢得了年度车队冠军。

2001年,法拉利车队和舒马赫从第一站澳大利亚站的比赛到最后一站日本站的比赛一直占优。在17站的比赛中,舒马赫打破了无数的纪录,并在倒数第5站匈牙利站的比赛中提前赢得了他的第四个世界冠军。他现在是赢得大奖赛冠军次数最多的纪录保持者,超过了阿兰·普罗斯特的52次,以及胡安·曼纽尔·方吉奥的五个世界冠军的纪录,舒马赫带着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更加强大的法拉利车队一起开始了2002年赛季。

从赛季的第十一站起一直到整个2002赛季末,这位德国明星一次又一次地刷新纪录,证明着他的冠军实力。而2002年在奥地利也出现了不光彩的一幕,队友巴里切罗迫于车队压力将胜利让给了舒马赫,接踵而来的是车迷们对站在领奖台上的世界冠军嘘声一片。至今这一举动仍处于激烈的争论之中。

2003赛季,舒马赫与吉米·莱科宁和胡安·帕伯罗·蒙托亚对冠军头衔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但混乱的美国大奖赛使又一个世界冠军成为了舒马赫的囊中之物,同时德国车王获得的的车手冠军头衔也增加到了了6个。2004赛季,迈克尔·舒马赫再次统治了F1赛场,在前13场比赛中他获得了其中12场比赛的胜利,加上在赛季倒数第2场大奖赛-日本大奖赛再次拿到冠军,从而使自己在2004年的获胜场次达到了13次。今后我们可能很难看到有人能够打破舒马赫获得7个车手总冠军的这一纪录了。

2005赛季没有被迈克尔·舒马赫打破的纪录已所剩无几,我们唯一想知道的是如果他能够接受一位水平相当的车手作为队友的话,他还能获得多少车手冠军头衔、拿到多少场大奖赛的胜利。不幸的是,我们永远无法知道这位世界上最成功的车手到底有多么伟大。

F1世界大奖赛自1950年举办以来,迄今为止一共产生了27名冠军,其中有13人曾经获得两次以上的冠军。其中胡安-曼纽尔-范吉奥一共获得五次冠军,这个记录使其他冠军车手黯然失色,整整保持了五十年无人打破。而现在,迈克尔-舒马赫,则以他的七届冠军成为新一代巨星,他的成就超过了前辈,在同时代的车手中更是无人可比,而且他似乎一点都没有退步的迹象。

职业生涯:

13年-开始参加卡丁车比赛

年-德国少年卡丁车冠军

1985年-德国卡丁车赛少年组冠军,世界少年卡丁车赛亚军

1986年-德国青年卡丁车季军,欧洲卡丁赛亚军,欧洲卡丁车决赛季军

1987年-德国青年卡丁车冠军,欧洲卡丁赛亚军,欧洲卡丁车决赛冠军

1988年-德国卡丁车赛冠军,欧洲福特方程式亚军,德国福特方程式第6名

1989年-德国方程式亚军

1990年-德国F3锦标赛冠军

1991年-初次亮相F1赛场,并分别代表乔丹及贝纳通车队出赛

1992年-完成F1赛季,获得车手总积分第3

1993年-取得52个积分列成绩第4

1994年-击败希尔夺得世界冠军

1995年-代表贝纳通车队再次夺得世界冠军

1996年-加盟法拉利车队初显车神本色,列总排名第3

19年-参加F1比赛,虽然积分列第2,但被指故意下维伦纽夫相撞被取消成绩

1998年-参加F1比赛取得86个积分,但只能屈居第2

1999年-由于中途的比赛发生撞断脚的意外,最终只取得44分,列总成绩第4

2000年-为法拉利车队获得21年来首个车手总冠军,同时也赢得了车队总冠军

2001年-提前4站夺得车手总冠军,舒马赫因此写下光辉一页

2002年-本年度舒马赫记世人的焦点都集中在自己身上,他的表演让人叹为观止,拿下第5次F1车手总冠军

2003年-在前几站发挥不理想,但随着F2003-GA 的推出,舒马赫再次证明了他才是当今的车神,成功第6次赢得车手总冠军

2004年-继续代表法拉利出赛,毫无悬念地第7次夺得世界冠军

2005年-一站一胎的比赛,让舒马赫只赢得闹剧般的美国大奖赛,凭借其经验,最终名列年度第三

2006年-在蒙扎赛道夺冠后,宣布2006赛季结束后退役

2006年巴西站后退役。

车手点评:

可以说,舒马赫是当之无愧的车神,如果你说舒马赫之所以能取得世界冠军是因为他所效力的是一支好的车队,那么,在2003赛季,舒马赫的表现可以将这一番言论彻底粉碎。在赛季之初,舒马赫的实力一度受到怀疑,2003赛季舒马赫的冠军应该说是最艰难的一次,F2003-GA并没有真正让舒马赫成为无敌,在关键时刻,舒马赫靠的是自己的经验,出色的技术,以及临场的发挥,当然不能缺少的是天赋,舒马赫就是集这些因素于一家的车神,当然,你可以说舒马赫也有挺多缺点,他在比赛关键时刻的抉择的确受到一些争议,但月无圆月,人无完人,让我们一起看一下车神在2004赛季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吧。

车手故事:

尽管总是成为传媒的争议人物,但舒马赫以其卓越的表现和过人的天份,无可争议地成为世界车坛最优秀的车手之一。他精明的赛车头脑和可怕的驾驶技术,特别是在湿滑天气时的表现,为他赢来应得的赞扬和尊敬。

自1991年在乔丹车队初次露面以来,他在F1车坛进步神速,在1994年就夺得首个世界冠军。然而,伴随着他成功的是停赛和缺乏体育精神的指责,在1994年,他卷入了一系列的事故中,并以澳大利亚大奖赛中与达文.希尔的撞车最为引人瞩目,正是这场比赛,舒马赫赢得了他的首个锦标。

另一次声名狼藉的事故是他撞上了维伦纽夫(赫雷斯19),结果这一次他被罚停赛一场,并失去了锦标赛第二名的位置。次年他再次在铃鹿赛道挑战哈基伦,然而,他因事故要从维修站出发,令到他的希望幻灭。许多人都说舒马赫犯了罕见的错误,不过法拉利却归咎于车的问题。1999年,尽管舒马赫看来可以将车手冠军带回马拉内罗,但在英国大奖赛上,他第一圈就发生了事故,导致腿部骨折,在缺阵了6场比赛后,舒马赫在马来西亚再展雄风。

2000年,舒马赫完成了加盟法拉利后的目标,在日本举起了车手冠军的奖杯,为这支意大利车队夺得21年来首个冠军,在马来西亚站囊括了两项冠军。

舒马赫在年初所向披靡,连夺三站冠军,到了年中,他运气欠佳,但在蒙扎赛道的胜利又让他看到了冠军的希望,继而他在最后4站比赛中全部获胜。舒马赫在2001和2002年分别驾驶F2001和F2002赛车再次重写了F1的纪录,他在2001年轻松夺得第4个冠军,并夺得他的第5个世界锦标,追平了方吉奥的纪录。

这一年的比赛同样颇具争议,在奥地利大奖赛,法拉利车队老板托德命令巴里切罗让道,将冠军让给舒马赫的举动为世人所不齿,在其后的摩纳哥和加拿大大奖赛中,车迷们对舒马赫嘘声不断。

2003年赛季开始,舒马赫朝着为数不多的几项纪录发起冲击,象塞纳取得的杆位数纪录就是舒马赫渴望打破的。

2004年-继续代表法拉利出赛,毫无悬念地第7次夺得世界冠军,在全世界又掀起一股强烈的红色风潮。

迈克尔.舒马赫91年首次参加F1大奖赛,代表乔丹车队出赛。稍后1与贝纳通车队签约,正式成为F1车手,当年出赛6站,得4分。从92年开始,舒马赫就成了F1车坛的重要人物,在比利时站,他获得首次头位出赛,同时获得首个分站冠军,这一年他获得53分,在车手榜上列第三位。接下去的一年,他继续发展,93年得54分,列第四位。

直到今天,每当人们谈起1994年的F1大赛,总会提到那是一个令人心酸的赛季。而对舒马赫来说,这一年更是令人难忘,因为他在这一年首次赢得了F1大赛的年度总冠军。塞纳和F1新秀雷兹伯格伊莫拉赛道不幸罹难;随后摩纳哥大奖赛上舒马赫的老朋友维德林格又撞车身受重伤,整个F1车坛因此变得十分动荡,特别是国际汽联,他们把F1的安全性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一片混乱当中,舒马赫抓住了机会,在赛季前半段的8场比赛中,他赢得了6个分站赛的冠军和一次亚军,斐然的战绩使人们感到今年的年度总冠军将被舒马赫轻松地收入囊中。不过,在随后英国银石赛道举行的F1英国站的比赛中,排位赛居第二的舒马赫在正式比赛开始前的暖胎圈中对赛会出示的黑旗熟视无睹,虽然事后他把违规归罪于车队低劣的通讯系统,但国际汽联还是对他课以停赛两场的处罚。不过此时,包括舒马赫本人在内谁也没有想到当时在积分榜上落后43分的达蒙·希尔会威胁到舒马赫的领先地位。

随后的比赛进程令人瞠目结舌,希尔抓住舒马赫被停赛的天赐良机,迅速把积分追了上来,到该赛季最后一站澳大利亚阿德莱德赛道的比赛前,舒马赫仅以92比91在车手积分榜上领先希尔一分。在阿德莱德进行的比赛一开始便紧张激烈,扣人心弦。排位赛列第二的舒马赫在比赛开始后不久就夺得了领先地位,当比赛进行到第36圈的时候,一马当先的舒马赫赛车突然失控,撞在了防撞栏墙上又弹回赛道,当紧随其后的希尔认为夺冠在望,准备从后部悬挂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的舒马赫旁边超车时,舒马赫的赛车突然一拐,把希尔的夺冠希望撞个粉碎。

由于舒马赫和希尔在这站比赛中双双出局,结果舒马赫以一分的优势压倒希尔,获得了年度总冠军。

事后,虽然希尔及其所在的威廉姆斯车队上告国际汽联,要求惩罚舒马赫的不君子行为,剥夺其冠军头衔,但国际汽联在经过仔细研究后,以正据不足为由维持了比赛的结。加入F1不足四年的舒马赫终于圆了他的世界冠军梦。

贝纳通车队终于可以庆幸自己当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舒马赫从乔丹车队挖过来是多么高明的一着棋,他们信心十足地和老朋友福特公司分手,改用法国雪铁龙公司的雷诺发动机,准备在新赛季大干一场。不过,车队的这一切改变没能让新鲜热辣的世界冠军舒马赫感到满意,特别是新型赛车性能方面的不稳定,使舒马赫在1995赛季的比赛中感到处处受钳制。

尽管如此,舒马赫还是接着上个赛季的胜势横扫千军,最后以102分,领先第二名希尔33分的优势再次获得年度总冠军。

当舒马赫决定1996赛季离开贝纳通车队,转投法拉利车队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舒马赫作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法拉利车队虽然过去也曾辉煌过,但毕竟那是十几年前的旧事了,进入90年代以来,法拉利车队的历史记录来看,年轻车手在法拉利车队总是很难取得成功,27岁的舒马赫在F1赛车界也还算是年轻人,他能改写法拉利车队的历史么?

尽管舒马赫1996赛季十分努力,但法拉利赛车多年来沉积下来的弊病还是拖了他的后腿。全年16站赛事,舒马赫的法拉利赛车有6次因为各类故障而趴了窝,身为卫冕冠军。舒马赫个能眼睁睁地看着昔日的夙敌希尔以分夺走车手总冠军。

肩负着振兴法拉利车队和意大利赛车的重任,舒马赫在为法利车队效力的第二个赛季里表现得十分出色,个是他的竞争对手已经不是和他争了两年的英国人希尔,而是变成了赛车名门之后,威廉姆斯车队的加拿大车手维伦纽夫。这一年,舒马赫和维伦纽夫斗得难解难分,直到最后西班牙站的比赛时,舒马赫在车手积分榜上仅以78分领先维伦纽夫1分,最后的冠军争夺进入了白热化。

在最后一站西班牙杰雷兹赛道的比赛中,舒马赫在开始领先的情况下,赛车在第48圈时突然发生故障,紧随其后的维伦纽夫想趁机在弯道超车,不料舒马赫像1994年最后一站对付希尔那样,把车头一拐,想把维伦纽夫的赛车撞出赛道,但这次舒马赫没能象当年月日样保住领先一分的优势,维伦纽夫的赛车与舒马赫发生碰撞后还是带伤完成了全程,而舒马赫的赛车却被撞出赛道,不得不退出比赛。事后,国际汽联判定舒马赫有“不君子行为”,决定剥夺他车手榜亚军的荣誉。

辛苦了一年,到头来却什么也没得到,舒马赫感到十分恼火,但更让他伤心的是他的祖国德国,新闻界对他的遭遇不仅没有表示丝毫的同情,而且幸灾乐祸地说“舒马赫的退出是对他不君子行为的最好惩罚”。反而是意大利人给舒马赫以极大的安慰。意大利总理夫人说:“今年,法拉利车队夺得了车队和车手两项亚军,这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成绩。”

幸好国际汽联没有对舒马赫追加处罚,使得他可以完整地参加1998新赛季的比赛。本来,舒马赫想趁着维伦纽夫从威廉姆斯车队改换门庭到英美车队的机会重温世界冠军的滋味,但不曾想,改进了技术的麦克拉伦车队突然杀了出来,其麾下的两名车手芬兰人哈基宁和英国的库尔特哈德配合默契,一直把舒马赫压在后面。虽然舒马赫与哈基宁力拼到最后一站,但之神还是再一次抛弃了舒马赫和他的法拉利队。舒马赫以14分之差名列车手榜第二位,法拉利队再次夺得车队积分榜亚军。

不过,在1998年舒马赫收获的也并非全是遗憾。在这一年意大利站蒙扎赛道的比赛里,迈克尔·舒马赫和弟弟拉尔夫·舒马赫一起登上了领奖台,哥哥获得这项比赛的冠军,而效力乔丹车队的弟弟拉尔夫获得第三名。兄弟二人一起上演了F1车坛的一段佳话。

对羽翼逐渐丰满的法拉利车队来说,连续两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亚军地位并不能令他们感到满意。本赛季他们为舒马赫以及队友埃尔文准备了新型的F399赛车,希望借此重塑辉煌。但有了前两年的教训,舒马赫一反常态唱起了低调,对自己能否夺回车手总冠军的称号表现的十分暧昧,倒是对帮助法拉利车队重夺车队总冠军充满信心。舒马赫说:“今年,我要努力帮助法拉利队把车队总冠军的荣誉夺回来。”

年度车手总冠军:7次(1994年、1995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 (第二名为方吉奥5次)

连续夺得年度总冠军次数:5次(2000年至2004年) [F1年度车手总冠军一览]

分站冠军次数:91次(第二名为普罗斯特51次) [F1车手分站胜利次数统计]

杆位次数:68(前纪录艾尔顿-塞纳65) [F1车手杆位排行榜]

参加分站赛次数:250(距离帕特雷斯257次参赛纪录只差7场) [F1车手参赛次数统计]

F1生涯总积分:1369分(第二名为普罗斯特798分) [F1车手总积分统计]

单赛季最多分站冠军次数:13次(2004赛季)

单赛季连续获胜场次:7场(2004赛季)

登上领奖台次数:154(第二名为普罗斯特106次)

比赛最快圈速次数:75(第二名为普罗斯特41次)

单赛季个人最多积分:148分(2004赛季)

单场分站赛夺冠次数:7次(加拿大站、法国站)

上演“帽子戏法”次数(获得杆位、跑出单圈最快并获得冠军):22次

连续在分站赛上得分次数:2001至2003年期间24站比赛连续得分

连续在分站赛上登上领奖台次数:2001至2002年期间连续19站

历史上唯一一个曾在一年的各个分站赛中全部进入前三名的车手:2002赛季

年度车手积分榜上与亚军差距最大的一次:2002年领先67分获得冠军

赛季过程中最早锁定年度总冠军:2002年离赛季结束还有6站时已经卫冕

迈克尔-舒马赫和前队友巴里切罗还是历史上并肩获得分站赛前两名最多的队友:两人曾24次占据领奖台最高的两层

1.最漂亮的六场胜利:

1992年,斯帕赛道,比利时大奖赛

舒马赫的首场胜利,在雨天的环境下舒马赫展示了自己的全部驾驶天才。在自己滑出赛道后,舒马赫被队友布伦德超越,但是细心的舒马赫注意到队友的轮胎已经严重磨损了。舒马赫推测自己的轮胎肯定也是如此,遂立即停站更换雨胎。这时在正确的时机做出的正确决定帮助他赢得了比赛。

1995年,斯帕赛道,比利时大奖赛

这场比赛舒马赫在多变的天气环境中从第16位出发获得了冠军。舒马赫坚持使用光胎最终获得了胜利。不过这场胜利也有遗憾之处。由于在直道上摆车以阻止达蒙-希尔超车,舒马赫受到了禁赛一场的处罚。

1995年,纽博格林赛道,欧洲大奖赛

在舒马赫代表贝纳通车队参加的最后一场欧洲大奖赛中,舒马赫在家乡父老面前赢得了自己在当年的最漂亮的一场胜利。在与阿莱西的缠斗中,舒马赫在距比赛结束还有两圈的时候朝野对手,取得了冠军。

1996年,加泰罗尼亚赛道,西班牙大奖赛

这是舒马赫代表法拉利赢得的第一场分站赛冠军,仍然是在雨中。在这场比赛中,只有亚军和季军没有被舒马赫套圈――不过舒马赫领先第二名阿莱西达到45秒钟。“如果有人问我我愿意花多少钱赌自己在这里赢得胜利,我会说一分钱都不会下,”赛后舒马赫说。

1998年,亨格罗林赛道,匈牙利大奖赛

灵异的驾驶技术,加上在这条极难超车的赛道上用的三停战术,舒马赫在匈格罗林获得了冠军。技术总监罗斯-布朗要求舒马赫在19圈的时间内挤出25秒的时间以保证一次停站,舒马赫开始一路狂奔。舒马赫在接到指令之后简单了回答了一句“谢谢”,最终他做到了。

2000年,铃鹿赛道,日本大奖赛

在这场比赛结束之后,舒马赫为法拉利带来了21年以来的首次车手总冠军。舒马赫紧跟迈凯轮的米卡-哈基宁几乎40圈,最终在维修站内完成了超越。这不是最使人窒息的比赛,但却是最使人动情的一场。

2.三场最糟糕的比赛

1994年,阿尔伯特公园赛道,澳大利亚大奖赛

在决定冠军归属的1994年澳大利亚大奖赛上,舒马赫与英国车手达蒙-希尔发生了著名的碰撞,赛后舒马赫面临着极为严厉的欺骗指责。这次事故发生在第31圈,两位车手都因此次碰撞而退赛,舒马赫凭借一分的优势力压希尔夺得了冠军。

19年,赫雷斯赛道,欧洲大奖赛

另外一次碰撞出现在19年的赫雷斯赛道。为了获得世界冠军,舒马赫试图将对手雅克-维伦纽夫撞出赛道。但这次却事与愿违,维伦纽夫获得了世界冠军,舒马赫全年的积分被取消。

2002年,A1赛道,奥地利大奖赛

这对F1来说是黑色的一天。巴里切罗的表现统治了整个周末,在正赛中从头领先到最后一圈。但是法拉利车队通过无线电指令要求巴里切罗将冠军让给舒马赫。巴里切罗不得不逐渐减速,在最后一个弯让过了舒马赫。其实这样做并无必要。因为在之前的5场比赛中舒马赫已经赢得了4场胜利。2002年,舒马赫以创纪录的积分领先优势获得了年度总冠军。

3.最具争议的一场比赛:2006年,摩纳哥赛道,摩纳哥大奖赛

2006年舒马赫在摩纳哥大奖赛排位赛的最后一刻的行为再度遭受了广泛的指责。舒马赫的赛车在最后一刻横在了弯道中,这一行为阻挡了后面的车手试图创造更快成绩的努力,舒马赫获得了杆位。经过调查,赛事干事取消了舒马赫的杆位成绩,但是舒马赫在正赛中弥补了这一的影响,他获得了第五,并创造了赛道的最快圈速。

2006年舒马赫宣布退役!!

意大利的秋,闪耀着油画般的金色。与肃杀无关,却因离别,被赋予上几许伤感的色彩。

看台上,法拉利的红夺目耀眼,阵阵欢呼,都是因为一个人的一举一动。完美,似乎没有比这个词更能形容昨天出现在蒙扎赛道上的舒马赫了。从第十五圈开始就遥遥领先,在这片被称为法拉利圣地的土地上,车王第五次夺取该赛道分站冠军。

接过沉甸甸的奖杯,振臂高高跃起,熟悉的“舒米跳”重现领奖台。在这名37岁的“老”男人脸上,闪耀的,竟是孩子般天真明媚的笑,一如此刻意大利的阳光。雄浑厚重的德国国歌在赛场响起,一反往日的沉稳冷静,舒马赫挥舞双手,开始当起了“指挥”,指挥着所有“舒迷”们的欢庆。

右手,是被称为“继承者”的莱库宁。抢下杆位却屈居第二,冰人的俊脸写着尴尬,但当被舒马赫右手勾住脖子,窃窃私语时,莱库宁脸上的寒冰开始融化。也许,当不再对立时,车王的魅力已让冰人折服。

眼前,老搭档托德难得地登台领奖。看得出,托德想笑,但离愁沉重地压在心头,表情也变成了比哭还难看。下拉的嘴角,泄露了痛哭的欲望。例行的香槟雨,舒马赫居然没有去开香槟,而是和托德一起拿着奖杯向车迷们致意,莱库宁和库比卡的香槟雨只是这一幕欢庆的背景……终于,他还是开了香槟,没有一滴留给自己,他把幸福的香槟全部喷洒给了仰望着他的“舒迷”……

新闻发布会几乎是舒马赫一个人的独脚戏,甚至没有等到记者提出相关的问题,他就开始了自己的告白,只是这样的一幕是领奖台下的“舒迷”们不愿听到的。“我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些什么,以前我也很多次想过这个问题,想到所有我的支持者,所有喜欢赛车的人,我也想向他们解释,但是……现在就是该说这个话的时候了,我作出我的抉择——在今年赛季结束的时候,我决定与车队结束合同并且离开F1赛车运动。”

强忍着悲伤,当“再见”真正说出口时,才知道自己的心有多痛。“我现在只想专注于后面的三站比赛,用我自己的方式获得冠军!我很渴望后面的三站比赛!谢谢所有的人,谢谢你们所给予我的一切!”

就像乔丹之于篮球,阿加西、桑普拉斯之于网球,在齐达内、阿加西先后离开挚爱的舞台之后,舒米也选择了离开。

目前,舒马赫已经退役,正在担任法拉利超级顾问

赛车运动的人物:格拉夫·贝格赫·冯·特瑞普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最优秀的车手,与迈克尔·舒马赫一样,他也来自Kerpen。与迈克尔·舒马赫一样,他也为法拉利车队效力。

1961年:特瑞普斯赢得意大利站冠军。

这是德国人在F1的第一场胜利。

罗尔夫·舒马赫的儿子迈克尔,

F1奔驰车队在法拉利主场拿下7连冠

在方程式赛车中,为了对正式比赛中赛车的发车顺序进行排位,需要在比赛前专门举行排位赛的比赛,以单圈最快者排在首位,获得杆位。以此类推。英文中排位赛为Qualifying。

赛制

排位赛是可以进行整体的(能包容各类别、各级别的参赛队一起竞赛)、开放的(允许参赛队中途加入和退出)、相对公平公正的(每一场比赛不影响其他参赛队名次),每一轮比赛后即可对参赛球队排名次,显示球队实力的竞赛制度。其运作流程和规则大致如下:

赛制安排

一、成立竞赛组委会。二、参赛队向竞赛组委会报名参赛。(设有n支参赛队注册)

三、竞赛组委会安排各参赛队的名次,即1,2,3,4,...,n名。方法有二种,一种根据以往参赛队的比赛成绩和名次来定;另一种由抽签来决定名次(一般为首次比赛时用)。然后进行分组,令1,2名为第一组;令3,4名为第二组;令5,6名为第三组;其他依次类推。若n为奇数,则位列第n名的参赛队首轮轮空。当竞赛为联赛时,指定每一组排名靠前的队享有赛场优先选择权。

联赛制

四、当竞赛为联赛时,竞赛组委会应尽快将分组情况向各参赛队通报。各参赛队要把各自预定的赛场及比赛时间在规定时间以前呈报组委会。如果有赛场优先选择权的参赛队没有向组委会呈报比赛场地及比赛时间,组委会可选择其比赛对手所预定的赛场及比赛时间。如果某小组的两个参赛队都未呈报预定的比赛赛场及比赛时间,组委会可为这个小组指定赛场及比赛时间。确定了比赛场地和时间后,组委会应尽快通知各参赛队和赛场,并通过各种媒体向公众通报赛程信息,以利参赛队备战、赛场售票、电视台安排转播等事项的开展。(确定比赛时间和赛场时应充分考虑避开恶劣气象、自然灾害和交通因素的影响。如遇突发性的客观因素而不能按比赛时,可在下一轮比赛前尽快另行安排比赛,如实在无法比赛,可抽签来决定该小组两个参赛队的胜负。)

五、每一轮比赛各小组必须分出胜负。如果是足球比赛,若九十分钟比赛结果为平局,则要踢加时赛;若加时赛结束仍然为平局,则要互踢点球;若互踢点球后仍然为平局,则抽签决定胜负。

六、每一轮竞赛结束后,竞赛组委会判定第一组的胜队为第一名,第一组的负队为第二名,第二组的胜队为第三名,第二组的负队为第四名,依次类推,可确定其他参赛队的本轮名次,若参赛队数为奇数,则轮空参赛队为最后一名而且按胜队算。

七、如果不到竞赛最后一轮结束,竞赛组委会将各参赛参赛队重分组,每个小组的组成方法是:先从还未分组的参赛队中选取排名最高的参赛队,然后从排名仅次于这支参赛队的两个参赛队中再选取一支参赛队(或与仅剩的一支参赛队)组成一个比赛小组。从两个参赛队中再选取一支参赛队的规则是若这两个参赛队前一轮比赛各有胜负,则选取胜队;否则就选取排名高的参赛队。分剩的最后一支参赛队将轮空。先分的组其组别排名靠前;后分的组其组别排名依次靠后。

竞赛制

当竞赛为联赛时,每个小组中有个参赛队享有赛场优先选择权。其一般规则是若分到同组的两个参赛队上一轮比赛各有胜负,则胜队享有赛场优先选择权;否则排名高的参赛队享有赛场优先选择权。

然后竞赛运作转入上述第四条的流程,整个竞赛可就此循环至最后一轮。

八、最后一轮竞赛结束后,可进入总决赛阶段。由第一组的胜队与第二组的负队捉对比赛,第一组的负队与第二组的胜队捉对比赛。两场半决赛的胜队进行冠亚军决赛;负队则争夺季军。

九、以后赛季的第一轮比赛的分组,竞赛组委会可依据上一年度最后一轮比赛后的参赛队排名次序,按照上述第七条的规则进行比赛分组。

十、竞赛中如果有参赛队违规退出比赛,若退出时一轮比赛已结束,而且还未公布下一轮比赛分组信息,竞赛组委会可将其除名,然后按照第七条规则进行分组。若退出时已公布下一轮比赛分组信息,而且下一轮竞赛尚未结束,则判其同组的对手胜出。

十一、竞赛中如果有一个参赛队新加入,竞赛组委会可将在其排在相应类别参赛队的最后。如果有多支参赛队同时加入,组委会可按类别分别抽签来决定加入参赛队的名次,并且排在各相应类别参赛队的最后。然后组委会按照第七条规则进行比赛分组。

十二、若有参赛队因某种原因需缺席某轮比赛(如参加竞赛组委会认可的国际赛事而与比赛冲突),可向组委会提前(如七天以上)提出暂时退出竞赛,组委会若同意,可记录其退出时的竞赛排名名次(包括总排名的名次和按参赛队类别排名的名次),待该参赛队重返时就取这两个名次中的较优惠的名次,插在即时具有相同总名次或类别名次的参赛队前。然后组委会按照第七条规则进行比赛分组。

特点

一、整体性和包容性。这种赛制能容纳各级别、各类别的参赛队在一个体系中比赛,各参赛队依据战绩即可获得相应的排位和名次,免去了一年一度的升降级,可以开展不限参赛队数量的联赛。

二、开放性和稳定性。允许随时增减参赛队而不会影响竞赛平稳运行。

三、竞争性。每一轮比赛各参赛队都面临排位竞争,因此优胜劣汰的效应显著而且持续,有利于提高比赛质量。

四、公正公平性。由于这种赛制各小组每场比赛的结果不会影响第三方参赛队的排名次序,因此有利于抑制暗箱操作。

以上排位赛的特点都优于循环赛。但这种赛制每一轮比赛的赛场和时间是在其前一轮的比赛后才能确定,而不象循环赛那样,在联赛开始前就能全部确定而且有较大的弹性空间。因此需要竞赛组委会、参赛队、赛场方面有较高的工作效率,相关信息能够及时与观众、媒体进行沟通,进而保障竞赛顺利进行。

规则

排位赛制度是变化最大的规则。2005年中实行的是单圈排位制,车手在周六依次在赛道上跑一个单圈,根据用时决定正赛的发车位置。而在2006年中,单圈排位制将被新的三阶段淘汰制所替代,而且在整个排位时段中可以有多部赛车出现在赛道上,这三个阶段分别是两个15分钟的阶段和最后一个20分钟的阶段,每个阶段中间相隔5分钟的间隔时间。

第一阶段:从14点到14点15分,所有赛车都可以在赛道上比赛,车手可以自行选择在这一阶段的任意时间出场,所跑圈数也没有限制。在此阶段结束的时候,最慢的五部赛车(只计算此阶段结束前所完成的单圈)将不能参加排位阶段中剩下的比赛,它们将排在发车区的最后五位。剩余15部赛车的计时将被清除。

第二阶段:在经过了5分钟的休息后,从14点20到14点35,15部剩余的赛车将可以在赛道上比赛,车手同样可以在这一阶段的任意时间出场,所跑圈数也没有限制。在此阶段结束时,最慢的五部赛车(只计算此阶段结束前所完成的单圈)将不能继续参加排位阶段中剩下的比赛,它们只能排在发车区的第十一到第十五的位置。剩余10部赛车的计时将被清除。

第三阶段:经过另外一个5分钟的休息,从14点40到15点,10部剩下的赛车将可以在赛道上比赛。计时清零,最后这20分钟的比赛将由剩下的10部赛车进行淘汰赛,以决定杆位和前10位的发车位置。同样,这些赛车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跑足够的圈数。

注意:在前两个15分钟的阶段,赛车可以使用任意燃油负载,而且在这两阶段中被淘汰的车手可以在正式比赛开始前重新加油。不过,前10名的车手必须带着他们在正赛中使用的油量进行最后20分钟的比赛。他们在离开维修站之前要接受称重,在这20分钟内所消耗的燃油可以在此阶段比赛结束后进行补充。

在排位赛过程中,如果一名车手被认为在赛道上做出了不必要的停车,或妨碍了其他车手,那他的计时将被取消。

以上程序是根据有20部赛车参赛的情况下制定。如果比赛中出现了22部赛车,那在第一、第二阶段中所淘汰的赛车将为6部,如果有24部赛车参赛,那第一、二两个阶段中将分别淘汰6部赛车,剩下的12部赛车一齐参加第三阶段的比赛。

在排位赛过程中,如果赛会仲裁认为某个车手故意在赛道上停车或者以任何方式妨碍其他车手,那他的计时将被取消。

新的排位赛规则是否一定比旧的单圈排位制好还有待比赛的检验,但可以肯定的是,新规则下的排位赛更加精彩了。各个阶段的排位赛中会有多部赛车同时出现在赛道上,就会出现更多的超车场面,这无疑是车迷们最喜闻乐见的。当然车队的策略也更加重要了。

引擎

在2006年,引擎的尺寸从先前的3升V10减少至2.4升V8,目的是降低成本并增加安全性。在相同的引擎转速下,这一变化会使得峰值功率比2005年的V10引擎降低大约200bhp,这样可能会使得大多数赛道上的单圈计时增加5秒钟左右。如果一些车队不能研发有竞争力的V8引擎,那国际汽联也许会允许他们使用2005规格的V10引擎。汽联将对所有V10引擎进行转速限制,以保证其性能相当于V8引擎。根据情况,唯一将赛季使用限制性V10引擎的很可能是红牛之队,FIA已经批准这支车队可以使用限制版本的V10引擎来参赛。

引擎规格:

1、只能使用4冲程往复式活塞引擎。

2、根据规定,引擎的排量不能超过2400cc。

3、禁止使用增压。

4、所有引擎都必须有8个缸体,并以90o夹角成V字形排列,每个缸体的标准部分必须是圆形的。

5、引擎的每个缸体必须有两个进气和两个排气阀。

6、备用引擎:仅适用于2006和2007年,国际汽联保留让任意车队使用符合2005年引擎规格规定的引擎之权力,但其最大曲轴旋转速度不能超过汽联所设置的极限,这种引擎只能让那些无能力研发有竞争力的2.4升V8引擎的车队使用。

减小引擎排量最大的好处就是增加了安全性,但由于马力降低而导致赛车速度减慢也是让车迷感到失望的一点。2005年由于使用一套轮胎的规定,使得比赛的单圈速度比2004年有所降低,而06年降低了引擎功率,有可能单圈速度更低,不过这只是暂时的,各车队在赛季进行的时候会在规则允许下进行改进,以提高赛车的速度。

轮胎

2005年,F1比赛中取消了换胎规则,每个车手在一个大奖赛的排位赛和正式比赛中只能使用一套轮胎。而在2006赛季中,正赛中的换胎制度将重新回到一级方程式中。这一做法背后的原因是考虑倒引擎尺寸已经减小,允许换胎不会让赛车获得太多的性能增益。相比2005年,车手可以使用的轮胎也稍有增加:7套干胎、4套雨胎和3套暴雨胎。车手必须在排位赛之前最后决定要使用的干胎。

锦标赛中的轮胎供应和比赛中轮胎的限制。

1、轮胎数量

a) 在每站比赛中,每个车手所使用的轮胎都不能超过7套干胎、4套雨胎和3套暴雨胎。每套轮胎包括两支前轮胎和两支后轮胎,所有这些轮胎都应当是同一规格的。

B)如果在某站比赛中发生更换车手的情况,那新车手必须使用分配给原来车手的轮胎。如果新车手是第三车手,那他在第一天练习赛中所使用的轮胎将不计算在其所使用的总轮胎套数之内。

2、轮胎管理:

a) 将在某个分站赛中使用的所有轮胎侧壁都必须标上一个特殊的标识符。

b) 除了在不可抗力情况下(由赛会仲裁会议确定是否是不可抗力情况),所有将要在分站赛中使用的轮胎都必须在首次检录之后交给国际汽联技术代表进行分配。

c) 在某个分站赛中任何时候,国际汽联的技术代表可以根据其判断,从车队制定供应商所提供的相关备用胎中选择车队或车手所使用的备用干胎。

d) 如果参赛者想要用未曾使用的相同轮胎替换某个未曾使用过的轮胎,那这两种轮胎都必须呈交国际汽联技术代表。

e) 如果使用没有相应标识符的轮胎,那将导致相关车手的排位成绩被取消或者被禁止参加该次比赛。

f) 使用电阻加热元件的毯子是唯一允许的轮胎加热设备。

3、轮胎的使用:

a) 在排位赛开始之后,车手所使用的干胎规格不能超过一种。

b) 在排位赛开始之前,只有在比赛监督宣布赛道是潮湿的情况下才能使用雨胎和暴雨胎,此后暴雨胎、雨胎和干胎都可以在余下的比赛中使用。

d)比赛所使用的是带凹槽的轮胎。如果轮胎性能受到高磨损率或者使用凹槽已经被磨损得不可见的轮胎的影响,那国际汽联保留在任何时候测量剩余凹槽深度的权力。

重新允许换胎的规则曾引起一些车队的反对,特别是那些对法拉利比较反感的车队,甚至有人称,这条规则就是为了让法拉利重整旗鼓而修改的。但无论如何,多数的车队和车迷认为,不准换胎不仅给比赛带来了更大的安全隐患,而且也使车队战术变得过于简单起来,以往的换胎策略曾经让比赛充满了更多的悬念和精彩,而比赛中,赛车进站时显得更冷清了一些,大部分工作人员都只是做检查性的工作。

四:周末安排

大奖赛周末的安排产生了小小的变化,星期六上午将进行一个1小时的练习赛,而不是两个45分钟的练习赛。练习赛时间为11点到12点之间,排位赛开始时间比以前推后了1个小时,从14点开始。

F1新规

将用全新的三段淘汰制排位赛。新排位赛的规则相比以前的单圈制复杂了很多,为了帮助车迷更好的观看排位赛,我们做出如下F1新排位赛规则详解:

基本思想:三阶段淘汰制 可换胎自由跑

排位赛将于比赛周末的周六14:00开始。总共一小时的排位赛分为三个阶段:15分钟+

15分钟+20分钟。前两个阶段的排位赛各淘汰一部分慢车:22-6=16(决定17到22名),16-6=10(决定11到16名),剩下的10部赛车在第三阶段决定1到10名)。在各自阶段内参赛车手可以自由决定出场时间和行驶圈数。

关于轮胎:服从新的轮胎规则

排位赛没有对轮胎的使用做特殊要求。也就是说排位赛服从2006F1大奖赛的轮胎规则,即:一场大奖赛期间,一位车手最多只能使用七套干胎,四套湿胎,三套雨胎。在排位赛开始之后,每位车手只能使用一种组分的干胎。也就是说,车队需在排位赛开始前决定所使用轮胎的组分种类。

关于用油:前10名排位赛中决定 后12名正赛前决定

这套复杂的排位赛用油规则可以简单理解为:排位赛不限制所有赛车的载油量,但是不允许排位赛前10名的赛车在第三阶段排位赛开始后随意加油。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排位赛开始后,所有赛车允许以任何载油量进行排位。排位赛前两个阶段被淘汰的赛车(11到22名)允许在正式比赛前加入任意数量的正式比赛用油。参加排位赛第三阶段的赛车(1到10名)需要在第三阶段排位赛开始前为赛车加入正式比赛用油。平排位赛结束后,赛会将为参加第三阶段排位赛的10部赛车补充它们在第三阶段排位赛中所消耗的燃油,此后直到正式比赛开始这些赛车不允许再次加油。赛会在排位赛后为前10部赛车补充燃油的程序被称为“燃油借贷”。

燃油借贷:引入110%圈速规则

第三阶段排位赛中只有当参赛车手的单圈用时在该车手在本阶段排位赛所创最快单圈用时的110%以内的前提下,该单圈才被记为有效燃油借贷圈。也就是说,如车手在第三阶段排位赛的某个圈速慢于自己在本阶段排位赛中最快圈速的的110%,那么排位赛后赛会将不为该赛车补充其在该圈的用油。其中涉及的具体单圈用油量,由赛参考实际情况而决定。

备注:赛车在进入赛道参与首次排位到正赛开始时仍然执行FIA名为“parc ferme conditions”的系统,我们姑且称之为“验车区管制”。在验车区管制下,赛车已允许更换轮胎和加注燃油,但须受到以下限制:赛车可以在排位赛的前40分钟的任何时候加注燃油,在前两阶段被淘汰的10辆赛车,可以在正赛时维修站开放前加注燃油。参与最后20分钟排位的10辆赛车,必须在排位前加注好他们在正赛中使用的油量。在比赛开始前,参与第三阶段排位的10辆赛车可以由赛会为他们的赛车补充燃油。

时隔14年,在刚过去的这个周末,F1引擎的轰鸣声再次回归伊莫拉赛道。按照常规剧本,前排发车的两位梅奔车手只需稳稳带回就能获得今年的车队年度冠军。果不其然,得益于赛道狭窄难超车的特性,在第一次进站后,起步位下滑的汉密尔顿利用Overcut战术上到第一位,与队友博塔斯跑在最前。

只是,由于第2圈时,法拉利车手维特尔的赛车碎片卡在梅奔赛车上,导致博塔斯的赛车空力受损明显,最终在43圈时不敌红牛小将的压力被超越。然而天不遂人愿,在维斯塔潘完成超越后的第51圈,他的赛车右后轮爆胎,只能饮痛退赛,再加上此后阿尔本的失误,导致红牛全军覆没。

63圈战罢,两位梅奔车手在法拉利真正意义上的主场以一二完赛,拿到奔驰车队在F1的连续第7个车队总冠军,也因此打破了法拉利此前创造的车队6连胜。相比之下,主场作战的法拉利,用了13秒的换胎时间简直就是天大的讽刺。

考虑到当下的技术规则会再延续一年,再加上可能出台的引擎“冻结”,或许奔驰车队还会进一步创造历史。而现在唯一的“未知数”就剩下汉密尔顿是否会和奔驰续约冲击史无前例的个人第八个总冠军。

注:部分来自于网络,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原创文章欢迎转载,需注明来自一号汽车。如发现非法转载,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