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致同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呈现什么趋势?

2.《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通过,充换电设施等将是未来关键方向

3.我国新能源汽车换电市场产业链分析

4.新能源发展前景怎么样?好吗?

5.新能源车渗透率再创新高,电池产业链火爆!动力电池主要公司一览

6.院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四大要点公布!

新能源汽车行业数据分析_新能源汽车行业系列深度报告

新能源汽车的下半场,应占领哪些制高点?

导语

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已经成为汽车后市场一个确定性的方向,加强新能源汽车售后市场专业人员的技能培训、规范服务流程、提升服务安全保障、维修明细报价公开等极为重要。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用十五年的时间,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参与各项行业标准的制定、产销量连续七年稳居全球第一……这些成绩,不仅让全球汽车行业看到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实力,更让人看到中国汽车行业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如火如荼的新能源汽车,不仅作为核心突破口,积极助力中国汽车行业冲进全球汽车第一阵营,同时也在积极改写着国内汽车行业的格局和走势。

多政策保驾护航下的展

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突破350万辆,2022年虽然受到全国范围内疫情的影响,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依然保持稳定的增长。可以说,对于新能源车企而言,无疑是一个美好的时代。

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2022年两会期间,工作报告也明确指出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近期,北京市印发的《北京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增长的实施方案》中提出,要大力促进汽车等大宗消费;上海市也印发了《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其中针对汽车市场,给予每辆新能源车1万元的财政补贴。

国家层面对新能源汽车的更多利好政策也在酝酿中,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中宣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工信部要尽快研究明确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延续政策,这个政策是到今年年底结束,现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是否延续该政策。”

一边是政策的“保驾护航”,一边是市场与消费习惯的驱动,可见新能源汽车不仅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更是全球汽车工业绿色发展与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问题丛生行业自律与规范刻不容缓

汽车行业发展大环境的改变,也标志着市场的改变,而行业的飞速发展,也伴随着问题的集中凸显。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激增,车辆的维修保养和车辆使用等售后服务问题正在逐渐浮出水面。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结果,2021年,涉及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投诉涨幅明显,并且举证难、维权难,2022年,更是投诉激增、问题丛生。

车主对新能源汽车投诉比较集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配套的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维修网点少、维修技工能力不足,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和满意度与高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体量严重不匹配等等,让我们具体看一下更为详细的情况。

存在技术与安全隐患的动力电池

最为突出的也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依然还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售后问题。由于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高,系统整体性强,导致可维修性差,一旦动力电池出现损坏等问题,售后服务方式就只有直接更换,而且动力电池在回收过程中还存在拆解流程长和存储不规范等安全问题。与之相关的,还有动力电池的专业维修技术人才也存在较大缺口,专业维修技术人员严重不足。

不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

从整体来看,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体系十分不完善,尽管各家新能源车企都宣称要自建售后服务体系,但除了部分头部车企在资本支持下扩大了规模,大部分新能源车企还处于试水阶段,售后服务还是依靠现有的汽车服务。销售与售后分开,导致车主在售后环节频繁遇到麻烦,售后服务网点少、维修服务能力不足、时间成本高、公开透明度差、维修规范性与安全性差、服务不便捷,甚至车主个人隐私及知情权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侵害。

亟待规范的行业服务标准

归根结底,还是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快速上升,而售后服务能力并没有及时跟进。各个品牌的新能源车企,都是根据现有燃油汽车售后服务相关政策,结合自身的特点建立售后服务体系,这就导致各品牌之间的规范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根据新能源汽车的实际发展路径,优化和创新售后服务体系,推进统一的、符合行业发展的服务标准,是当前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体系完善的第一要务,对于提升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整体水平,促进市场发展,提升消费者满意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能源汽车后市场也有大动作

综合以上,新能源售后服务已经成为汽车后市场一个确定性的方向,那么,加强新能源汽车售后市场专业人员的技能培训、规范服务流程、提升服务安全保障、维修明细报价公开等极为重要,并且还需要按照具体的标准规范进行完善,进而保障新能源汽车售后维修检测工作的统一性、公开性、安全性,提高车主的服务体验,保障车主的合法权益。

也有很多平台针对新能源车后市场的业务转型进行战略部署,他们接连出手,势必会为新能源汽车后市场带来新的局面。

以途虎养车为例,途虎养车联合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宁德时代等行业机构和产业链企业发起“新能源与智能汽车后市场联合创新平台”,并公布了途虎养车六大新能源业务布局,涵盖传统车维修网点如何向新能源业务转型、技师培训体系建设以及动力电池三大块业务。据悉,目前途虎养车已经搭建一支超百人的新能源汽车售后专业技师团队,服务范围覆盖全国超过250个城市。此外,途虎养车体系已有近30家门店完成改造,具备新能源汽车“三电”(电机、电控、电池)维修能力和授权许可。

2022年6月13日,开思与博世正式签署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就新能源汽车配件、汽车诊断/检测设备、数字化业务模式、培训、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网络拓展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将不断赋能汽修门店,旨在为新能源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尽管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还面临着不少的难题,但是,整车企业和第三方服务商都在积极致力于服务体系的构建,互相支撑,努力形成互利共赢的生态体系。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可以说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而从“政策驱动”转为“市场引领”,从“补贴时代”转为“市场时代”的当下,新能源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

面对行业内部标准不统一、技术发展水平不一致、利益诉求差异大等诸多严峻的问题,要想立足行业,长远发展,协调眼下各种不平衡的矛盾,就必须凝聚行业的力量,共同建立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上的共性技术和行业标准。期待,接下来整个行业能够有更多的动作,自上而下地为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的发展而努力。

致同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呈现什么趋势?

行业分析报告是对某个特定行业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了解该行业的现状、趋势及未来发展方向。

什么是行业分析报告?

行业分析报告是指对某个行业整体环境、竞争情况、趋势动态、潜在风险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分析的一份报告。行业分析报告是企业决策者或者投资人决策的工具,能够为他们提供有关行业发展潜力、投资机会、行业风险等方面的重要信息。

一份行业分析报告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行业概述:包括行业的定义,规模、发展历史、发展趋势、竞争格局等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所处行业当前的整体状况,以及它的主要变化趋势。

2.行业市场:包括行业的目标市场、市场需求、市场规模等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该行业的市场容量和竞争格局,以及它的主要增长趋势。

3.行业细分:包括行业发展的主要细分领域,以及各个细分领域的市场规模和竞争状况。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所处行业的运营方式和竞争格局。

4.行业趋势:包括行业发展方向和趋势,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所处行业的整体演变方向,以及未来的竞争格局和规则。

5.主要竞争者:包括该行业中的主要竞争者,它们的市场地位和优劣势,并对他们的战略进行评估。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所处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以及他们的优劣势和战略。

6.行业风险:包括行业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以及它们造成的影响和应对策略。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所处行业的主要风险和机会,以及应对策略。

研精毕智市场调研网是专业的市场调研、行业研究、企业研究及监测行业发展现状、趋势前景的综合咨询服务平台。专注市场调研、研究报告、行业分析、定性研究、市场调查、行业可行性研究、专项报告、动态监测、细分市场研究、专家访谈纪要等各类定制报告;研精毕智市场调研网为广大用户提供专业、客观的行业趋势分析、研究报告及市场商机,以供决策参考。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通过,充换电设施等将是未来关键方向

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上市公司:光华科技(002741)、厦门钨业(600549)、杉杉股份(600884)、容百科技(688005)、科恒股份(300340)、当升科技(300073)、长远锂科(688779)、振华新材(688707)、德方纳米(300769)、贝特瑞(835185)、华友钴业(603799)、国轩高科(002704)等

本文核心数据: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分布 能量密度分布 三元材料性能指标 产销量 市场份额 成本结构等

新能源汽车市场:高续航里程需求迅速增长 电池能量密度提升成必然趋势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式增长。随着中高端新能源车型陆续上市,续航里程成为衡量新能源汽车效能重要的参数。根据真锂研究数据,2019年-2020年期间上市的新能源汽车中国,高续航里程的车辆占比迅速提升。2019年,续航里程在200公里以下的新能源汽车占比高达71%,而2020年迅速下降至14%;而续航里程在300公里以上的新能源汽车占比由2019年的15%左右提升至2020年的60%以上,预计未来高续航里程的汽车需求将爆发式增长。

提升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即提高其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而正极材料作为锂电池核心材料之一,是锂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决定性因素,对电池的能量密度及安全性能起主导作用。因此,在新能源汽车高续航里程需求驱动下,锂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成为正极材料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2019年,能量密度小于120Wh/kg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占据70%以上的市场,到2020年,锂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大于120Wh/kg的新能源汽车占比达85%以上,且已有160Wh/kg的高能量密度电池系统量产上市。

锂电池新规要求:国家提升锂电池能量密度标准

2021年11月18日,工信部发布《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1年本)》(征求意见稿)和《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1年本)》(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引导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具体对锂电池产品及其相关材料的主要技术指标标准作出如下规定:

对于电池组的能量密度要求,目前三元和磷酸铁锂基本不受新规限制,但对于单体能量密度的要求,主流的磷酸铁锂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还在160Wh/kg左右,相当一部分产品尚无法满足新规要求。

新规范同时对正极材料提出新的要求:磷酸铁锂比容量≥150Ah/kg;三元材料比容量≥175Ah/kg。目前,三元8系及以上高镍材料毫无疑问均达标,但三元5系及以下的量产比容量或有部分企业不达标,因此三元锂电池市场也同样面临能量密度提升的压力。

主流正极材料性能对比:三元材料具备高理论比容量

当前主流的锂电池正极材料体系主要分为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等多种技术路线,作为对比,比容量、循环寿命、成本及安全性等是正极材料的核心指标。

其中,三元材料的理论比容量高达280mAh/g,工作电压接近3.7V,因此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理论上为目前主流锂电池中最高,作为同样可达到高能量密度的钴酸锂电池因其安全性较低,目前已逐步被市场淘汰。

综合来看,理论上三元材料有较大的能量密度提升空间,在新能源汽车高续航里程需求和锂电池新规的推动下,为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必然选择。

三元材料市场发展现状:产销量均快速增长 市场份额有小幅下降

——三元材料产销量

2016-2020年,我国三元材料产量呈上升态势。2020年,我国三元材料产量为21万吨,同比上升6.6%。

2016-2020年,我国三元材料(NCM和NCA)销量持续上升态势。2020年,我国三元材料销量为23.6万吨,同比上升22.9%。

——三元材料市场份额:三元材料占比呈小幅下降态势

从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结构来看,2019-2021年,正极材料领域三元材料占比略微下滑6个百分点至40%,磷酸铁锂占比上升了3个百分点,至25%。

磷酸铁锂市场占比大幅提升主要是因为:首先,磷酸铁锂具有较低的成本,整体性价比较为明显;同时2019年以来,以CATL、比亚迪、国轩高科为代表的主流电池企业分别开发出CTP、刀片、JTM技术,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得到一定提升;其次,相比三元材料,磷酸铁锂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三元材料市场发展趋势:高镍低钴技术有望带动三元材料市场份额回升

——低钴化:三元材料降低成本的路径

事实上,三元电池虽然现阶段成本高于磷酸铁锂,但凭借材料体系的创新,其成本仍有较大的下降空间。从长期看,三元高镍和磷酸铁锂的成本差距会越来越小。根据财通证券的测算,预计2030年高镍电池成本最终会和磷酸铁锂相当。

在三元正极的成本中,原材料成本对三元材料价格影响显著,其占比超过90%,尤其是钴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而且钴材料对外依存度高达90%。目前业内一致的方案就是取高镍低钴甚至无钴方案,例如NCM811电池正极材料的钴含量相比NCM523的钴含量由12.2%降至6.1%,折算到动力电池每kWh用钴量从0.22kg降至0.09kg,降幅高达59%,在钴价大涨的今天,三元高镍的材料成本优势越发凸显。

——高镍化:三元材料能量密度提升路径

长期来看,磷酸铁锂材料受理论比容量(170mAh/g)的限制,电池单元能量密度的提高空间已经越来越小。相反,三元材料正处在技术的快速迭代期,从NCM333到NCM523再到NCM811,其能量密度是逐步提升,NCM811能量密度相较于目前主流三元NCM523,能量密度提升可18%左右。

目前中镍三元正极材料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根据鑫椤资讯数据,2020年中镍5系三元材料产量占比为53%;中高镍6系三元材料产量占比为20%;高镍8系三元材料产量占比为22%。

未来新能源汽车需要更高的电池容量,600公里以上高镍是最好的选择,800公里以上高镍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因此,前瞻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需求的逐步提升,三元锂电池在新能源高端市场还具备较大的成长空间。随着三元材料能量密度的提升及成本的降低,未来的市场占比有望得到回升,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市场潜力巨大。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我国新能源汽车换电市场产业链分析

10月9日,院总理主持召开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新能源 汽车 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规划》中指出了未来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的四大关键点:

1. 加大关键技术攻关

鼓励车用操作系统、动力电池等开发创新。支持新能源 汽车 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技术互融协同发展,推进标准对接和数据共享。

2.加强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形成快充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对作为公共设施的充电桩建设给予财政支持。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

3.鼓励加强新能源 汽车 领域国际合作

4.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使用新能源 汽车 的政策支持

今年,换电设施建设一提再提,从工作报告中将“建设充电桩”扩展为“增加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到《关于完善新能源 汽车 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中为换电模式大开方便之门,再到如今规划中所强调的“发展关键”。一时间,“换电”成为了新的风口。

面对车辆残值、电池安全和充电便利性这“三座大山”时,换电可以说是目前最快捷的解决方式。但当下无论是技术条件,还是相关标准、法规的制定仍存有许多方面的问题:,包括电池技术与投资成本、相关法规对于换电所出现的安全问题的界定、换电模式标准体系建设等。

以电池技术与投资成本为例,各厂商电池技术的标准是不同的,车辆电池的类型、尺寸以及布置是不同的。因此目前的换电站基本上都只能支持单一品牌的特定车型进行换电,没有相对应的标准,这给换电模式的统一标准化操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同时,从投资成本来看,换电模式的便利性依赖于密集布点的规模化换电网络,这也意味着超大规模的投资要求,其规模化建设也面临着巨大的资金输出所带来的发展阻力。

因此,大规模发展换电模式并非易事。但相信随着工作的进行和各大车企不断的投入,健全的换电新秩序以及完善的技术、标准将指日可待。

新能源发展前景怎么样?好吗?

我国新能源汽车换电市场?产业链分析

新能源汽车换电市场产业链主要由上游动力电池、换电系统、充电系统、整车制造商等;中游是换电站运营商及动力电池回收;下游应用于各类新能源汽车。中国新能源汽车近两年来高速发展,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别增长96.9%和93.4%。2022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1310万辆,纯电动汽车保有量1045万辆。

随着终端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增加,以及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用户补能需求较难得到满足的问题日益凸显。2020年,换电站第一次被写入《工作报告》,成为中国新基建的七大重要领域之一。2022年3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22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也提出,要“加快构建完善电动汽车充换电标准体系,推进纯电动汽车车载换电系统、换电通用平台、换电电池包等标准制定”。

在能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的背景下,国家将开发新能源作为改善环境和节约成本的重要措施,电动汽车已经呈势不可挡的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续航能力越来越强。

截至2022年12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充电桩179.7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76.1万台、交流充电桩103.6万台。从2022年1-12月,月均新增公共充电桩约5.4万台。与充电桩快充、慢充两种补能模式对比来看,换电的补能时间在5分钟左右,其补能效率远高于快充与慢充,能够有效缓解当前用户的补能时间焦虑。

中国换电市场发展主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探索期(2007-2012),国家电网牵头,示范基地为主,换电模式进入市场,形成“换电模式为主,充电模式为辅”的发展格局;沉淀期(2013-2018),充电模式成为市场发展的主流,主导快充、兼顾慢充,换电模式发展缓慢;发展期,车企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电池租赁消费方式,换电模式再次得到关注,形成充电与换电模式并行发展。

随着公共交通领域全面电动化发展进程加速,换电模式发展空间较大。当前,换电模式具备的补能高效、快速、安全、购置成本低等优势,能够极大满足出租车和网约车、公交车、货车以及私家车的充电需求。

2019年至中国换电站保有量为306座,2020达到555座,2022年,2022年换电站保有量增长到13座,较2021年增长52%。按近几年的发展速度,预计2023年中国换电站保有量有望达到2400座。 截止2022年12月,中国换电站主要奥动新能源、蔚来、吉利、国家电网、博众等企业参与建设。

更多关于新能源汽车换电行业的全面数据和深度分析,《2023-202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换电市场全景调查与市场年度调研报告》。《2023-202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换电市场全景调查与市场年度调研报告》为共研产业研究院自主研究发布的行业报告,是新能源汽车换电领域的年度专题报告。

《2023-202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换电市场全景调查与市场年度调研报告》从新能源汽车换电发展环境、市场运行态势、细分市场、区域市场、竞争格局等角度进行入手,分析新能源汽车换电行业未来的市场走向,挖掘新能源汽车换电行业的发展潜力,预测新能源汽车换电行业的发展前景,助力新能源汽车换电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新能源车渗透率再创新高,电池产业链火爆!动力电池主要公司一览

新能源汽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1、新能源汽车专业就业前景光明。

当前,我国正在贯彻“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战略,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实施重点扶持政策。目前国家财政扶持节能减排,促进了新能源产业加速发展,并且已成为新一轮汽车促销的亮点。随着油价不断攀升,能源与环保问题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车无疑会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因此,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定然是未来的稀缺人才。

2、新能源汽车专业毕业生就业途径比较广。

新能源汽车专业毕业生可以通过竞聘,做新能源汽车公司的技术人员;也可以到4S店做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技师;还可以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

3、新能源汽车专业简介: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是国家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紧缺人才专业。

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专业核心能力:具备新能源轿车的装配、检测、维护能力和汽车与配件营销服务能力。

所以你去学校学习新能源技术,是好的。

院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四大要点公布!

摘要

8月我国实现新能源 汽车 销量32.1万辆,同比增长181.9%,2021年1-8月我国新能源 汽车 累计销量达179.9万辆,同比增长194.0%,3-8月每月的销量都超过了20万辆,8月新能源 汽车 销量达到 历史 新高32.1万辆,行业处于高速爆发期,预计全年销量有望达300万辆。

: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月度新能源 汽车 渗透率持续走高,8月再创新高,达到17.8%,远超2019/2020年同期水平,行业进入发展爆发阶段。8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达19.5GWh,同比增长161.7%,装车量12.6GWh,同比增长144.9%。

从车型上看,五菱宏光Mini仍然稳坐第一宝座, 依靠低廉的价格和错位竞争持续拓展市场,8月以来比亚迪秦PLUSDM-i销量反超ModelY销量,理想ONE于5月底发布2021新款,三季度以来销量有显著上升位居第4。

2021年1-8月特斯拉Model3和ModelY累计销量分别排名第2和第3,比亚迪汉作为比亚迪的高端旗舰产品位居第4,理想ONE于今年上半年发布2021新款后销量有明显的上升,位居第五。

2021年1-8月动力电池累计产量达111.5GWh,同比增长201.0%,装车量累计达76.3GWh,同比增长176.3%

单月来看,8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达19.5GWh ,同比增长161.7%,环比增长12.3%,其中三元锂电池产量达8.4GWh,同比增长91.5%,环比增长4.8%,占比约42.9%,磷酸铁锂电池产量达11.1GWh,同比增长268.2%,环比增长18.8%,占比约56.9%; 8月装车量达12.6GWh, 同比增长144.9%,环比增加11.2%,其中三元锂电池装机量5.3GWh,同比增长51.9%,环比下降2.1%,占比约42.1%,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7.2GWh,同比增长361.8%,环比增加24.4%,占比约57.1%。

从产量和装机量上看,磷酸铁锂占比份额较去年全年水平有所上升, 其市场份额较2019年和2020年同期保持增势,2019年8月磷酸铁锂装机占比18.5%,2020年8月占比30.5%,而2021年8月磷酸铁锂占比达57.1%。由于铁锂的综合性能持续改善, 预计2021年全年磷酸铁锂装机份额将达44%-48%,占比呈现持续上升态势。

动力电池行业龙头效应依旧,8月国内CR3装车份额达76.3%

8月排名前三、前五、前十家动力电池企业装机量分别为6.59GWh、10.55GWh、11.65GWh;8月CR3装车份额达76.3%,CR5额达83.9%,CR10份额达92.7%。

从具体公司上看,8月宁德时代依然稳坐国内装机量与份额老大位置,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稳健稳居第二,国轩高科位置上升至第三,总体基本符合预期。 从SNE公布的全球数据看,1-7月累计宁德时代出货量份额仍然稳坐头牌,LG化学和松下分别占据第2和3名。

全球数据来看,电池厂竞争格局逐步清晰,在装机量及产能扩产规模上来看,宁德时代、LGC、松下已毫无疑问成为第一梯队, 头部CR3份额占比达69%;其次为比亚迪、SDI、SKI也均实现装机量突破或与头部OEM厂完成深度绑定,二线龙头地位较为稳固。

数据不断验证景气度,全球新能源 汽车 市场共振向上,渗透率将持续提升,带动锂电池产业链维持高景气,目前行业仍处于下游需求旺盛、上游产能紧张格局,产业链价格维持高位运行,预计三季度业绩保持快速增长。

产业链个股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德方纳米、恩捷股份、赣锋锂业、天赐材料、永太 科技 、当升 科技 、星源材质、中科电气、璞泰来、新宙邦等。

参考资料:

20210914-浙商证券-新能源 汽车 行业专题报告:新能源 汽车 及锂电系列之九-8月电池装机电动车销量保持高增速

20210907-东莞证券-锂电池行业2021年中报综述:电动车高景气,锂电产业链21Q2业绩继续高增

本报告由研究助理协助资料整理,由投资顾问撰写。投资顾问:黄波(登记编号:A0740620120007),研究助理:于鑫(登记编号:A0740120040019)

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政策的推动下将进一步加速冲刺。

10月9日,院总理主持召开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会议上通过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序发展,推动建立全国统一市场,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

政策引导产业有序发展

会议指出,要适应产业升级趋势和绿色消费新需求。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会议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在技术路线选择等方面的主体地位,更好发挥在标准法规制定、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作用。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序发展,推动建立全国统一市场,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

为此,一要加大关键技术攻关,鼓励车用操作系统、动力电池等开发创新。支持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技术互融协同发展,推进标准对接和数据共享。

二要加强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快充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对作为公共设施的充电桩建设给予财政支持。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

充电和续航是限制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瓶颈。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底,全国各类充电桩保有量达132.1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55.8万台,私人充电桩76.3万台,数量位居全球首位。但这一数字仍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用户的需求。而充电桩的限制,反过来也将大大限制新能源汽车的续航性。

据预测,2020年国内预计将新增公共充电桩15万台,其中公共直流桩6万台,公共交流桩9万台;预计新增私人桩约为30万台;预计新增公共充电场站8千座。同时,换电作为运营类车辆能量补给方式的补充会有进一步发展。

三要鼓励加强新能源汽车领域国际合作。

四要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领域车辆,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

经查阅,上述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目前包括:福建省、江西省、贵州省、海南省四地;而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主要指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辽宁中部、山东、武汉及其周边、长株潭、成渝、海峡西岸、山西中北部、陕西关中、甘宁、新疆乌鲁木齐城市群,共涉及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约?132.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3.81%。

快充成为重点,要求更加务实

去年12月3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正式发布。截至发稿,本次通过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细则尚未公开。不过从报道中提及的四大重点内容来看,总体方向并未有显著变化。

对比征求意见稿来看,正式通过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有两处较大改变,一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明确了快充的重要地位;二是公共服务领域支持新能源汽车使用的要求更加务实,放缓了节奏。

具体来看,相比征求意见稿国常会通过的正式规划进一步提升了快充的地位,提出要“快充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同时还明确了将对充电基础设施给予财政支持。

而在此前征求意见稿中的相关表述为:“合理布局充换电基础设施,加快形成适度超前、慢充为主、应急快充为辅的充电网络。”另外,这一次还在规划中明确了将对充电桩建设给予财政支持,此前虽有相关补贴政策,但此前的征求意见稿中并未提及。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工作报告中,充电桩建设也被纳入了新基建重点领域。可以预见,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国内充电桩网络将进一步完善,能够更好地提高新能源汽车用户的用车便利性,缓解续航焦虑,如此又能带动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提升。

另外,本次通过的规划对于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要求更加务实。去年发布的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用车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而在规划中,“全部”变成了“80%”,节奏进一步放缓,更加务实。

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自2015年起,连续五年产销量居世界首位,2019年销售120.6万辆。截至2020年6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417万辆,占国内汽车保有总量的1.16%。

如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通过,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目标、并有相应的措施,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进一步加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