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 m5_问界汽车销量飙升大涨
问界m5的6月销量是:7002辆。
问界M5是华为与金康赛力斯合作的高端汽车品牌AITO旗下的首款车型,于2021年12月23日发布。根据乘联会的数据显示,上半年问界M5销量为20220辆,6月的销量为7002辆,且订单和销量都在稳步增长。
问界m5透露出爆款的潜质
华为与赛力斯联合推出的问界M5,在6月份迎来了销量大爆发,上险量达到5615台,排名第五,成为国内插混车型中最大的黑马。而根据官方交付数据显示,问界M5在上个月总交付突破7000台,隐隐透露出爆款的潜质。
目前赛力斯旗下的高端新能源品牌AITO已经推出了两款SUV,分别是问界M5和问界M7,在中型SUV和中大型SUV市场分别占好了坑位,从问界M5大受欢迎的市场现状来看,问界M7也已经提前预定了爆款,毕竟有华为技术的加持,在国内的销量稳了。
6月1日,AITO品牌早早地公布了5月份的交付数据,在疫情冲击以及芯片供应欠缺的环境下,有华为深度加持的AITO,在5月份交付量竟然一举突破5000辆,87天累计交付破万,达到11296辆,是所有新品牌单款车型交付最快破万的。
从出来后争议不断到87天破万,问界M5的“步伐”确实比之前的赛力斯要走的更快更稳。这不禁让人深思,与华为的深度捆绑后,究竟赋予了AITO多大的能量?
产品竞争力上了一个“台阶”
在问界M5首次亮相的华为冬季发布会上,余承东说了一句这样的话,“AITO问界M5作为华为持续创新与专业实力的最新见证,将会开启智慧出行新的时代。”
首先,华为全程参与了这款车的从设计到研发再到营销最后再到渠道铺设的整个闭环后,这款车的“含华量”显然要比当初的赛力斯5要高出不少。而且达到工业4.0标准的重庆两江智慧工厂,显然要让问界在面对大部分选择代工模式的造车新势力上更有“底气”。
底盘操控方面,余承东称AITO问界M5的底盘能媲美百万级豪车。前双叉臂、后梯形多连杆独立悬架加持下,问界M5还用轻量化铝合金底盘,副车架也用了柔性化设计,极大地提升了操控性。众所周知,此前理想ONE 赢得细分市场的青睐,并不是靠智能座舱与驾驶,而只是比一般车型切入得更准,更能找到国人的用车痛点。而问界M5在产品端比起理想有不少“长板”的同时,更有华为出众的号召力,因此销量逐渐“浮出水面”,也是意料之内的事情。
全策全力之下,华为30万的销量可能在今年内不能达到,但在明年,后年新势力逐渐沦为头部竞争的角逐好戏中,华为出众的整合能力,确实是其攻破其他对手最有力的长矛。
智选模式优势逐现?
自从华为2019年开始宣布进入 汽车 行业开始,已经走过了多达3年的时间。从一个简单的供应商到现在大家普遍认为的“亲自下场”,华为合作对象可谓是寻觅了不少对象,就目前来看,选择华为HI模式的有(北汽、长安、广汽),而智选模式的仅有赛力斯一间。
从一开始,华为就认定智选模式优先级要远大于HI模式的设定,或者可以说,从余承东此前的话语中,也可以清晰认知到华为内部对于智选模式与HI模式的定位。其曾经在一次内部会议中谈到,跟华为合作的车企“要品牌没品牌,要渠道没渠道,要零售没零售,产品设计、体验各方面都不行……”。余承东在言语中无疑中把广汽、长安拉下水,要知道这两家企业在造车行列中实力都位于前列,而华为仍然对于这两位合作伙伴感到不满。从广汽和长安与华为合作的车型仍未问世,华为对于合作车型的要求相当之高。
因此在华为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主导权拉回到自身手中。从而诞生了由华为主导的智选模式。简单来说,智选模式就是由华为终端消费者业务团队帮助客户做设计优化、体验优化。
而智选模式与HI模式有何差距,或许大家没有一个系统的认知,缸哥在这里就为大家科普一下。HI模式下,即华为inside模式,华为提供全车智能化解决方案,而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方案打包交付给合作的车企。而智选模式则是,从设计、开发、用户体验等从头到尾每一个细节,都由华为来主导,华为来选择。因此如果说HI模式“含华量”有60%~70%,那么智选模式最低限度有95%。因此,可以在不少论坛上看到,在提车问界M5后,不少人会将车后赛力斯的标签撕掉,贴上华为的英文标识。
虽然智选模式有着HI模式无可媲美的优势,却有一个致命缺点,便是未来这种模式想要扩张出去让更多车企参与进来,又有多少传统车企或者有份量的新势力车企“愿意”呢?可以预见的是,华为 HI 模式未来主要针对传统车企,因为两者合作需要话语权的平衡。而愿意被贴上华为标签,逐步沦为华为“代工厂”的企业绝对不会是目前一线传统车企。因此,华为智选模式能走多远,缸哥认为并不在于智能座舱有多么“华丽”,反而是 汽车 质量在3~5年后,现在热销的问界M5.以及即将发售的M7能不能得到消费者在质量口碑上的普遍认可。
余承东的下一步怎么走?
众所周知,华为卖车的的迫切心情早在被美制裁5G手机的一刻就已经暴露无遗。虽然余承东在此前粤港澳车展上再次将 汽车 与手机类比,但明眼人都清楚, 汽车 与手机的区别并不在一个“维度”。甚至可以说,华为要想从 汽车 上复制手机销量的神话,还有一大段路需要走。
要不断对外扩张,已经是华为目前的重中之重的任务。而且下一步华为要将HI模式打造成驾驶的极致,智选模式打造成智能座舱的极致,已经可见苗头。
而分开的两条线路,如何划分好之间界限,避免过度同质化,同样是余承东需要担忧的问题。虽然两者在路线上开端有所差别,但越往上走,华为的必然共性越多,到最后很容易造出智能化程度相仿的两个甚至多个产品,不同的是,只是挂上不同的厂方标识。“灵魂”和“肉体”华为占据多少,这条数学题,是华为考量未来的第一步,而接下来才是不断的获取足够多的车企客户。
从长远来看,华为的“野望”当然是中国第一,甚至世界第一。但回顾现实,今年要完成30万的“小目标”已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综上所述,目前华为造车,可以说只是成功踏出了胜利的一小步。而且AITO交付量的攀升,也存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交付的可能性。而且,要如何处理好此前赛力斯5用户的不满,也是华为与赛力斯需要联合解决的事情。这款车被华为一举甩开。潜移默化地会让问界的用户担心,自己购买的M5、M7,是否在不久的将来也会遭遇同样的情景。
写在最后
6月6日,iPhone制造商Apple在其年度开发者大会WWDC上展示了其CarPlay的新一代版本。尽管真正安装的 汽车 要等到2023年下半年才会公布,但这先行版已经引发了 汽车 行业的巨大反响。毫无疑问,一直以智能座舱为宣传重点的华为,在未来除了要守住自己的固有阵地以外,更要与苹果争夺智能座舱的下半场。面对重重压力,余承东能带领华为走得多远,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