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政策2014年解读_新能源汽车政策2014年
1.中国,新能源汽车,国家有补助吗?
新能源汽车政策发展阶段
1.萌芽期(2001~2008年)
这一时期出台了相关的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同时开启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项目,新能源汽车被正式推出。在这一阶段,示范推广的试点在进一步的推广和加深,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不断出台,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政策体系。代表政策为《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车示范推广试点等通知》。
2.推广期(2009~2014年)
这一时期出台了相关的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同时开启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项目,新能源汽车被正式推出。在这一阶段,示范推广的试点在进一步的推广和加深,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不断出台,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政策体系。代表政策为《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车示范推广试点等通知》。
3.高速发展期(2015年至今)
这一时期的产业政策与推广期类似,涉及推广试点、政策补贴等主要方面得以完善,但不同的是,这一阶段政策扩充到了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因此对动力电池要求更高。自2015年起,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补贴标准在不断调整,呈现出技术门槛不断提高,补贴的额度不断退坡的变化趋势。代表政策为四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该政策的发布标志着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进入了新的阶段,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补贴政策在2016~2020年继续实施,补贴逐年退坡。
中国,新能源汽车,国家有补助吗?
原定于根据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系列政策及规划,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将于 2022 年 12月31 日终止,在此之后上牌的车辆国家将不再给予补贴(现有补贴额度为每辆纯电动车12600 元)2022年7月29日,院常务会议表示2023年延续免征新能源汽车购
置税政策。该政策最早于2014年开始执行,目前这已是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第三次延期,按照之前的政策,现行的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原本将于今年底结束。此次延续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虽然还未出台相关细则,但对有购车打算的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也将为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注入一股动能。
一.这已是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第三次延期,按照之前的政策,现行的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将于今年底结束。“在购车时,车辆购置税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这个政策的推出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长期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9月26日,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延续政策将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再次注入动能。
二,车企将更好开展车型规划
对于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工业和信息化部、税务总局将发布《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实施管理。
自《目录》发布之日起购置的,列入《目录》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都属于符合免税条件的新能源汽车。2022年12月31日前已列入《目录》的新能源汽车可按照本公告继续适用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购置日期按照机动车销售统一或海关关税专用缴款书等有效凭证的开具日期确定。“如果购置税免征政策年底到期,外加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新能源车价格上涨,新能源车型最终的购置价格将大大提高。因此新能源车购置税免征政策的延续将有助于缓解车型购置成本增长过快的情况,同时维持对燃油车的价格竞争优势。”乘联会方面认为,延期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有利于维持新能源车的竞争优势。此外,这一政策将为车企提供更多缓冲期,有利于车企的长远发展。“通常一款车辆的开发周期最少是在两年时间,哪怕小改款的车型开发周期也需要一年多的时间。车企现在知道了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政策延续之后,就能放心大胆地投入明年的
产品规划和研发。尤其对百度、小米等造车新玩家而言,他们的新车还没有上市,如果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在今年就结束的话,对它们而言将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张翔认为,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政策的延长会给车企吃下“定心丸”,让其多一些准备期。
三.车企将更好开展车型规划
对于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工业和信息化部、税务总局将发布《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实施管理。
自《目录》发布之日起购置的,列入《目录》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都属于符合免税条件的新能源汽车。2022年12月31日前已列入《目录》的新能源汽车可按照本公告继续适用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购置日期按照机动车销售统一或海关关税专用缴款书等有效凭证的开具日期确定。“如果购置税免征政策年底到期,外加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新能源车价格上涨,新能源车型最终的购置价格将大大提高。因此,新能源车购置税免征政策的延续将有助于缓解车型购置成本增长过快的情况,同时维持对燃油车的价格竞争优势。”乘联会方面认为,延期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有利于维持新能源车的竞争优势。此外,这一政策将为车企提供更多缓冲期,有利于车企的长远发展。“通常一款车辆的开发周期最少是在两年时间,哪怕小改款的车型开发周期也需要一年多的时间。车企现在知道了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政策延续之后,就能放心大胆地投入明年的
产品规划和研发。尤其对百度、小米等造车新玩家而言,他们的新车还没有上市,如果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在今年就结束的话,对它们而言将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张翔认为,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政策的延长会给车企吃下“定心丸”,让其多一些准备期。
四.业内看好新能源汽车走势早在8月19日,据央视新闻联播报道,院常务会议就已经决定延续实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等政策,促进大宗消费,将
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延续至2023年底,继续予以免征车船税和消费税、路权、牌照等支持,预计新增免税1000亿元。在政策的“保驾护航”下,国内新能源汽车呈现出积极走势。今年8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约为66.6万辆,市场占有率达到28%;今年前8个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约为386万辆,市场占有率达22.9%。中汽协方面预计,在中央和地方稳经济、促消费政策持续作用下,加之夏末秋初南方极端高温干旱天气造成的电力紧张问题有所缓解,且伴随传统黄金消费季的到来,未来几个月乘用车销量仍会呈现较快增长。
实际上,乘联会已对今年全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预测的550万辆上调至600万辆。考虑到新能源客车在2022年仍保持调整态势,专用车保持良好增长态势,乘联会总体预测新能源汽车总体销量会在650万辆左右。
“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大概就是600万辆上下,后续不一定会再上调销量预期。”张翔认为,“因为之前很多消费者担心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会结束,从而提前了购车。现在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延续到明年底,很多消费者可能会因此把购车延迟或者有所调整。但整体来看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延续这一政策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长远发展产生重大利好。”
“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延续符合预期。”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此前表示,今年底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退出,将释放一部分购买力,而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延续到明年底将再一次拉动一部分购买力,这样梯次退出有助于逐步拉动新能源汽车市场消费力。
基于我国新能源车市良好发展态势,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在9月6日举行的第四届全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上表示,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有可能达到550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56%。《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确定的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20%目标,大概率可提前3年,即在今年实现。
法律依据
《财政部 税务总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公告2020年第21号),自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财政部 税务总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延续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22年第27号),延续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对购置日期在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内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是为贯彻落实院关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制定的标准。
补贴标准
2013年前标准
1、1.6L以下、排放达国IV、满足第三阶段《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的乘用车和非插入式混合动力车 补贴3000元。
2、插入式(PlugIn)混合动力车 补贴4000-50000元。
3、电动车 补贴60000元。
两年标准
按照《财政部 科技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展改革委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财建〔2013〕551号,以下简称《通知》)规定:
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纯电动专用车、燃料电池汽车2014和2015年度的补助标准将在2013年标准基础上下降10%和20%。
现将上述车型的补贴标准调整为:2014年在2013年标准基础上下降5%,2015年在2013年标准基础上下降10%,从2014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
补助标准依据新能源汽车与同类传统汽车的基础差价确定。其中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都以纯电行驶里程(R)为标准。
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含增程式)R≥50公里每车补贴3.5万元,纯电动乘用车80≤R<150公里每车3.5万、150≤R<250公里每车5万、250公里≤R每车6万元。
对于纯电动客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客车,按其车长划分,纯电动客车每辆补助标准为30万至50万元,混合动力客车每辆则补助25万元。(超级电容、钛酸锂快充纯电动客车定额补贴15万元) 。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