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砸了思皓之后,江淮钇为能否后来居上?

2.江淮大众更名改姓,失去话语权或是件好事

3.江淮大众“改姓”,中国车市对等合资的时代落幕了

4.江淮汽车2021年产销50万,乘用车二工厂部分资产转让

江淮汽车价格2021价目表大全_江淮车报价大全

同属于安徽汽车厂商的奇瑞和江淮,各有千秋。奇瑞在乘用车领域的整车产品、销售渠道和服务网络都强于江淮。商用车领域,江淮的产品、网络、服务都比奇瑞好。奇瑞在核心技术动力总成方面优于江淮。在产品一致性和整车制造水平上,江淮优于奇瑞。

乘用车板块

随着奇瑞较早布局乘用车领域,从第一代风云开始,奇瑞开始深耕家用车市场。那一年,它甚至打出了十年创新、百万中国车的英雄口号。2019年,奇瑞集团累计销量为74.5万辆,三大产品品牌——奇瑞汽车新一代Tiggo8和Arrizo系列、奇瑞控股捷途系列年销量均突破10万辆。

江淮从2007年开始进入乘用车领域,比奇瑞晚了很多。其首款B级轿车岳斌上市后,表现也非常一般。后期,同悦、何_、瑞丰S3均有不错的市场表现,月销量均超万台。最新的佳悦A5表现不错,上市40天销量突破万辆。2019年,江淮集团销量为42.1万辆。

商用车板块

在商用车领域,奇瑞和江淮正好相反。江淮汽车从1954年开始用商用车建造工厂。经过多年的吸收、改进和创新,逐渐在国内商用车领域站稳脚跟,商用车种类繁多,配置齐全,价格丰富。旗下的康灵、凌俊、帅铃、格尔发重卡和星瑞轻型商用车在各自细分市场均表现出色。江淮商用车2019年销量23万辆。

奇瑞商用车包括三个子公司:卡里汽车、卡里绿卡和巴士。目前主要销售的车型有K50、K50S、李淑昕轻卡等车型。由于进入商用车领域较晚,国内卡车市场基本被前几家车企占据,奇瑞商用车在细分市场只有一定的销量。

核心技术及动力总成板块

在R&D方面,奇瑞拥有超过5500名国际汽车设计工程师的团队,在2019年汽车专利创新指数榜单中以4387件的专利数量获得第一名。在发动机研发方面,奇瑞完成了第三代发动机的研发,多台发动机获得中国十佳发动机称号。其自主研发的ACTECO第三代1.6TGDI缸内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燃油效率超过37.1%,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荣获2019中国心十佳发动机。

奇瑞仍在开发基于平台的设计。平台化设计的优势在于,可以使产品技术成熟、质量稳定、开发速度快,加速产品迭代。目前奇瑞的所有产品都是基于T1X、M1X、M3X和新能源专属平台四大产品平台开发的。

在新技术和自动驾驶方面,奇瑞很早就完成了“奇瑞LIONCherylion”的智能化战略。实车在ADAS领域配备了ACC、AEB、APA等先进的驾驶员功能。目前,L2自动驾驶车型已经实现量产。预计2020年实现L3有条件无人驾驶技术,2025年实现L4高度自动驾驶技术。

江淮汽车还拥有一支近5000名国际R&D工程师的团队。通过整合全球优秀R&D,进一步深化以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合丰R&D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为主体,海外R&D中心为支撑(意大利R&D中心和日本R&D中心),高校和科研院所为联盟(天津大学内燃机研究所),全球专业设计机构和核心供应商为合作的多层次创新和R&D体系建设。在发动机的研发和制造方面,形成了包括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和替代燃料在内的GREENJET品牌。它拥有1.5T+6DCT白金传动系统。在自动驾驶方面,L2自动驾驶已应用于全系列乘用车,L3自动驾驶将于2021年实现产业化。同时,L4自动驾驶技术也在研发中。

写在最后,通过上述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奇瑞和江淮两家汽车厂商都有各自的侧重点或者说是行业优势。在乘用车领域,奇瑞的瑞虎系列、艾瑞泽系列都有很好的市场占比,单一车型在细分市场销量排前。在商用车领域江淮的瑞风商务车、康铃、骏铃、帅铃、格尔发重卡也是行业翘楚,占据市场举足亲重的地位。同时两家车企都很重视研发投入和新技术应用。特别是江淮和大众进行合资后,全面导入大众VDA质量管理体系,并在全公司推广应用,其乘用车产品还与合资公司产品共线生产,相信江淮在产品品控上会有不错的进步。

百万购车补贴

做砸了思皓之后,江淮钇为能否后来居上?

财经网汽车讯?江淮汽车2021年产销目标约为50万辆。

12月23日、24日,江淮汽车连续发布公告,对外公布2021产销,以及乘用车二工厂部分资产转让进展。

江淮汽车表示,根据公司初步测算,2021年度产销各类整车及底盘约50?万辆。不过,其称该产销为管理层初步目标,最终目标尚需经公司董事会批准。

日前,江淮汽车发布产销数据,11月销量为4.11万辆,相较去年同期增长23.67%;1-11月累计销量为41.67万辆,同比上涨7.74%。

江淮汽车11月上旬发布公告,表示拟转让乘用车二工厂部分资产,资产评估价值7.16亿元。其表示,资产转让主要是为盘活闲置产能,实现存量资产变现。

12月24日,江淮汽车表示,接到安徽省产权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竞价结果通知书》,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众安徽”)成为受让方,交易价格为?77006.67?万元。

事实上,早在去年3月,网上就传出江淮汽车有意将乘用车二工厂转让给江淮大众(即大众安徽)。此前,财经网汽车曾询问江淮是否已有意向购买者,对方表示“具体以公告为准”。

招银国际研究部白毅阳表示,集团内部交易,有利于提高整体产能利用率。

截至2019年末,江淮乘用车设计产能为45万辆,报告期内产能为16.86万辆,产能利用率仅为37.47%。江淮汽车强调,资产处置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若本次交易顺利实施,将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目前,大众安徽项目已正式落地。江淮汽车董事长安进表示,大众(安徽)将投资200亿元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年产能规划35万辆,至2023年投产生产多款基于MEB平台打造的新车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江淮大众更名改姓,失去话语权或是件好事

不管江淮自己承不承认,思皓就是已经做砸了。

2017年江汽集团和大众集团合资成立了江淮大众,随后推出了思皓这个全新的汽车品牌。可以说思皓是含着金钥匙出生,在当年推出时因为江淮攀上了大众这颗高枝而备受瞩目。一方面思皓被视为是大众在中国电动化转型的重要一颗棋子,另一方面思皓也承载着销量急剧下滑的江淮汽车在新能源时代寻找新增长点的希望。

但是江淮的如意算盘,随着大众的“变心”而全盘落空。

2020年,大众集团增资江淮大众股份至75%完全控股,并且还获得了江汽集团50%的股份。“江淮大众”随即更名为“大众安徽”,大众安徽将思皓品牌授权给中方伙伴江淮汽车使用,合资公司将不再使用该品牌。

换句话说,思皓成了大众的一颗“弃子”。于是这两年尽管在终端渠道上,思皓还是打着“德国大众旗下合资品牌”的旗号,但实际上其技术和产品都来自于江淮,逐渐沦为了江淮汽车油改电的换标产物。而且,本来是主打新能源的思皓,旗下也掺杂了大量的燃油车型。

爹不亲,娘难爱,思皓的销量就更加惨不忍睹了。

目前思皓品牌下面在售的车型共计有13款之多,但平均每月的销量不足万辆。2022年9月是思皓品牌自诞生以来的销量最高点,月销量1.26万辆,之后就掉头向下,今年1月最低点时月销量只有4720辆。

思皓的低迷也影响着整个江淮汽车的业绩。

从江淮汽车年初发布的2022年业绩预亏公告看,预计2022 年度归母净亏损为14.37亿元左右,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亏损为25.65亿元左右,相比2021年的业绩有着大幅下滑,属于巨亏状态。

而在此之前的2017年-2021年,江淮汽车扣非净利润已经连续五年亏损。按照统计,最近6年里,江淮汽车从获得的补助累计高达75.07亿元。可以说,江淮汽车能够活下去,基本上靠的就是补助这一重要保障。

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江淮汽车今年年初又合资成立了一家新公司钇威汽车。4月12日江汽集团的全新品牌战略发布会上,江汽集团乘用车不仅推出了全新的标识,也发布新能源乘用车品牌江淮钇为。而这个新品牌就归属钇威汽车这家合资公司。

这意味着江淮终于要自己下场做新能源品牌了,同时也意味着着思皓将会越来越边缘化,最终退出历史舞台。事实上,有思皓内部员工透露,原先的思皓团队已经加入了江淮钇为。而在一些社交平台上,原先注册为“思皓新能源”的账号也已经更名成“江淮钇为”,思皓其实已经名存实亡。

不过,尽管“以智能领导智能”的口号喊得很响亮,“全球第二代纯电平台——DI平台”似乎也颇有吸引力,小编认为江淮钇为后来居上的希望并不大。

且不说这几年由于思皓的失败,江淮在新能源市场其实并没有形成多少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口碑。从历史上来看,江淮汽车与合肥这座城市一样,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机会主义者。当初在左延安时代的江淮汽车抓住了中小企业MPV和公务车市场的机会,成就了江淮瑞风的风靡;安进时代的江淮汽车,则是一度抓住了低端A级轿车和小型SUV市场的机会。

如今从江淮钇为的市场定位来看,无非还是重复过去的老路,试图在新能源时代再次复制一个机会主义者的成功。但2023年新能源的各个细分市场,都已经从蓝海进入了红海竞争。此时方才入局的江淮钇为早已错过了最佳时机。

其二,从江淮钇为主打10-15万价格区间,以及江汽集团控股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项兴初提出的,“要做当下消费者买得起、用得上的智能”来看,江淮钇为最终还是会走低价路线,依靠性价比来打低端市场。这与同样走低价路线的五菱其实大同小异。

但今年低端市场开始出现萎缩,事实上五菱也在想尽办法来提高自家车型的利润。如果江淮钇为同样选择走这条路,意味着至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它对江淮汽车的扭亏无法形成足够的支持。

其三,江淮已经连续亏损6年,2022年的亏损幅度在所有A股上市车企当中,仅次于赛力斯和北汽蓝谷,与几乎不卖车的海马汽车旗鼓相当。毫不客气的说,江淮汽车的亏损幅度实际上已经是处在悬崖边缘。

而我们都知道,新能源造车就是一个烧钱无底洞。目前除了比亚迪之外,还没有哪一家国内新能源车企能够实现稳定的盈利的。现在江淮还要扶植一个全新的新能源品牌。如江淮钇为不能一炮而红,那么只会将江淮汽车继续拖入巨亏的泥潭。试问本已巨亏的江淮汽车,后续还有多大的资金实力来支持江淮钇为呢?

因此,江淮钇为或许是江淮汽车在新能源时代的最后机会,但江淮钇为的未来确实很难让人看好。对此你们是否赞同呢?评论区里留言说说吧。(文/优视汽车 老炮)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优视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江淮大众“改姓”,中国车市对等合资的时代落幕了

江淮汽车又涨了。

因为江淮大众正式改名姓大众了。

12月2日,江淮汽车发布了《关于江淮大众合资合作事项的进展暨工商登记变更、交割完成的公告》,公告指出大众中国投资对江汽控股的增资,和大众中国投资、江淮汽车对江淮大众的增资事项已完成工商登记变更,其中,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更名为“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随后,12月3日江淮汽车(600418.SH)开盘1小时便涨停,每股报价10.65元。

12月8日午后,江淮汽车开盘后再次迅速涨停,每股价格为10.99元,其后市值一度突破220亿元。这一次是因为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揭牌暨研发中心竣工和制造基地开工仪式在安徽合肥举办。

至此,江淮大众改名这一关乎身份地位的大事终于是尘埃落定,从此“江淮大众”就要改跟大众姓了。过去,关于江淮汽车混改,时常有些不看好的观点,往后,用25%的话语权,又能否换来江淮汽车的东山再起呢?

听爸爸的话

早在11月下旬,就有媒体传出改名的风言风语,但是当时传出的版本是说安徽江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更名为江汽大众股份有限公司,后被江淮官方驳斥为新闻,并要求对方撤稿。

如今江淮没有改名倒是江淮大众改了名。

早在今年?5?月底,安徽省国资委、大众中国投资、江汽控股就签署了《关于向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增资之意向书》。

7月22日,江淮汽车发布公告称,其已经与大众中国投资共同向合资公司——江淮大众新增资65.02亿元,并完成了对江淮大众新股权的认购。其中江淮汽车增资12.84亿元,大众中国投资增资52.16亿元。完成后,江淮大众的总注册资本从20亿增加至73.56亿元,大众中国投资持有江淮大众75%股权,公司持有江淮大众25%股份。

增资事宜于11月2日正式获得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备案通过。在投资交易完成后,大众汽车集团将接管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的企业管理权,此合资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将纳入大众汽车集团财报。

在传统的家庭观念中,孩子都是跟爸爸姓的,在大众和江淮的联姻上也不例外。

在合资股比正式放开之后,大众终于成了占据股权大头的爸爸,掌握了合资公司的话语权,“孩子”跟爸爸姓自然也是情理之中了。这也成了我国第一起由国外车企对控股合资车企更名的。

在7月增资的公告中,江淮汽车指出,本次增资系公司和大众中国投资战略合作中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推进公司和大众中国投资的战略合作。

公告还显示,江淮大众2019年末总资产17.20亿元,净资产13.61亿元,2019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8亿元,实现净利润-3.64亿元。

据8月份江淮汽车发布的2020年半年度报告显示,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9.41亿元,同比下滑7.6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74亿元,同比下降217.84%,较上年同期由盈转亏。

销量方面,2020年上半年,公司销售各类汽车20.94万辆,同比下降10.%,表现优于行业水平。

江淮汽车2017年和2018年的“扣非净利润”分别是-0.93亿元和-18.77亿元,2019年也达到了-9.78亿元,所以,尽管上半年销量表现略优于行业水平,但事实上江淮已经连续三年亏损。

如今,由大众把控合资公司,对于合资公司的发展以及对于长期停滞不前的江淮汽车而言,或许是一个焕发新生机的转折点。

敢改,敢实干

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的正式揭牌、全新研发中心的竣工和制造基地的正式开工,也意味着电动化将成为大众汽车(安徽)以及江淮汽车复苏的强力举措。

官方表示,未来大众汽车(安徽)旗下产品将基于集团MEB模块化电驱动平台打造,公司还将充分利用集团在全球的协同效应,逐步提升MEB平台产品的本地化研发能力。其首款车型于2023年投产。新车型将充分考虑年轻用户群体的喜好,拥有前卫且独特的设计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MEB平台的应用以及关键部门间的协同合作,也将大幅缩短新车型研发和上市周期。

大众汽车集团董事会迪斯也表示:“在未来的三年中,我们将通过这座位于安徽的研发中心,开发基于MEB平台的车型和全新的纯电动产品矩阵,并提供领先的技术解决方案。今年约10亿欧元的投资,将加速大众汽车(安徽)的发展。而大众汽车(安徽)的发展,也将进一步强化中国市场在集团电动化、数字化战略中的作用。”

研发中心的二期扩建工程也于2021年启动,生产线基础设施、设备也将进一步完善,其中包括建立电池车间和车辆及部件检验车间,该纯电动车型工厂规模完备,最大年产量预计可达35万辆,预计将于2022年底竣工。

目前,大众汽车(安徽)正在积极扩大本土研发人才储备,预计到2025年,研发团队员工数量将达到约500名。此外,江淮汽车还收购了合肥电池供应商国轩高科的战略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为了给集团旗下新能源产品提供车联网和数字化服务,后续还在合肥建立一个数字化中心。

多措并举,可见无论是江淮汽车集团、大众汽车集团还是合肥地方对于大众汽车(安徽)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视。江淮求发展,大众要加码电动化占领中国市场,而安徽省则为了大力发展汽车产业进一步盘活地方经济,三者之间各有所图,却又能想到一块去实在是难能可贵。

至此,这场江淮汽车混改以求存的征途,终于算是正式踏上了起点。大众的中国电动化之路能否逆风翻盘,这是关键的一战。

但是,对于江淮混改,一直以来都是褒贬参半。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增资扩股短期来看是为了获取经营和发展所需资金支持,但更需要从长远角度考虑投资方的实力,以免后期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

还有意见认为,企业应当明确以独立自主为根本目标,否则即便未来江淮汽车通过合资的方式赢得生存空间,最终也可能成为大众在中国的制造基地、深度代工厂。

但是如今看来,江淮还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吗?作为56岁的国营车企,江淮汽车在自主技术上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看家本领?当下,自主品牌的竞争格局俨然是满员大巴,连年亏损的江淮此时若是固执地坚持独立自主,又能有什么出路呢?

当前,借助合资产业让经济状况健康起来,让产业技术跟上节奏才有希望,敢改敢实干才是真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江淮汽车2021年产销50万,乘用车二工厂部分资产转让

12月8日午后,江淮汽车(600418.SH)开盘后迅速涨停,每股价格为10.99元,总市值突破208亿元。

当天上午,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揭牌暨研发中心竣工和制造基地开工仪式在安徽合肥举办。安徽省及合肥市相关领导、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安进、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冯思翰等出席仪式,共同见证这一里程碑时刻。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冯思翰博士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安进

据透露,大众汽车(安徽)首款基于MEB平台打造的纯电动车型预计2023年投产,新落成的研发中心最大年产量预计可达35万辆,将于2022年底竣工。

外方最大股比合资公司诞生

这不是江淮汽车本月的第一次涨停。

12月2日晚,江淮汽车发布公告称,大众汽车集团增持江淮大众股份至75%投资交割完成,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

交易完成后,大众将持有江汽控股50%股权、大众(安徽)75%股权,实现合资公司的绝对控股并获得管理权。12月3日,江淮汽车(600418.SH)开盘1小时便涨停,每股报价10.65元。

从表面来看,这只是一次企业名称变更的“常规”操作,事实上,这亦是我国第一起由国外车企对控股合资车企更名的。

自此,外方最大股比合资公司诞生,这也标志着中国汽车行业对等合资时代的落幕,中国汽车产业全面开放的号角正式吹响。

下一个需要更名的合资企业,会不会是华晨宝马呢?

不过,虽然德方控制权的加码,让江淮汽车的存在感越来越低,但从资本市场的反应来看,本次对于江淮汽车的意义似乎是更为积极的。

江淮汽车的机遇or挑战?

作为安徽省国资委控股的自主品牌主机厂,江淮汽车成立于1964年,目前已发展成为一家集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及动力总成研产销于一体、跨众多领域的综合型汽车企业集团。

然而,在经历了短暂的高光后,江淮汽车的发展出现了长时间的“原地踏步”,优势逐渐丧失转变为劣势。这艘巨船,如今连转身都万般艰难。

数据显示,过去3年江淮汽车扣非净利润一直为负,今年前三季度其净利润仅为4400万元,同比下降64%。四面楚歌之下,与大众集团的合作,竟成了江淮发力乘用车业务的新支点。

根据协议,大众品牌将授予大众(安徽)基于其纯电动平台的4-5款产品。同时,在中国法律允许且取得许可前提下,大众将优先考虑在江淮大众生产大众B级车、C级车等插电混动汽车和燃油车。

大众(安徽)制定的发展目标是,力争在2025年生产20-25万辆,在2029年生产35-40万辆,预计总收入在2025年达到300亿元,在2029年达到500亿元。

如此一来,随着大众车型的投产和放量,将会从根本上解决江淮乘用车产能过剩的问题。

要知道,自2016年产能利用率达到80%以上后,江淮乘用车产能利用率就一路下滑;2019年其乘用车产能为45万辆,产能利用率仅为37%,处于严重过剩状态。

高昂的固定资产费用和存储成本,使得江淮乘用车营业成本居高不下,导致乘用车业务的毛利率持续下滑,2019年仅为3.52%,再加上产线的折旧费用等等,都进一步拖累公司整体利润。

2015年-2019年江淮乘用车产能利用率变化

其次,江淮汽车更寄望通过合资反哺自主,借助德国大众的技术优势和品牌价值,提升其在乘用车业务里的自主能力。

今年下半年开始,江淮汽车乘用车业务已经加快转型步伐,在开发、制造等方面全面向大众汽车靠拢。

制造方面,江淮旗下的乘用车一工厂已按照大众标准完成改造,和江淮大众合资产品共线生产,实现产品品质的提升。

与大众在电动化、互联互通、自动驾驶、智慧出行等领域深化合作,也将助力江淮获得更多支持,实现新能源汽车“十四五”战略规划目标。

眼下,江淮品牌格局逐渐清晰:乘用车使用思皓品牌,商务车使用瑞风品牌,而商用车继续使用JAC标识。

江淮汽车的业绩同样慢慢好转。最新产销快报显示,江淮11月销量41,140辆,同比增长23.67%;前11月累计销量41.67万辆,同比增长7.74%。其中,11月纯电动乘用车销量为5820辆,同比增长120.79%。

市场表现回暖,无疑为江淮乘用车的转型升级“开了一个好头”。当然,江淮自主品牌未来的市场表现,还要看与大众磨合的情况,若能借大众之力重新打造自主乘用车板块,那是最好不过了,否则的话,其最终可能沦为大众的“代工厂”。

大众打造在华电动出行新基地

至于大众,它对中国市场的野心依旧蓬勃,新能源车领域将是它的下一个战场。

发布会上,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迪斯博士表示:“未来的三年,我们将通过这座位于安徽的研发中心,开发基于MEB平台的车型和全新的纯电动产品矩阵,并提供领先的技术解决方案。

今年约10亿欧元的投资,将加速大众汽车(安徽)的发展,而大众汽车(安徽)的发展,也将进一步强化中国市场在集团电动化、数字化战略中的作用。”

合肥这座新的研发中心,将研发、质保、同步工程、全功能预生产和测试等多个部门集中在一个园区,充分落实产业价值链的整合。

二期扩建工程于2021年启动,生产线基础设施、设备也会有所完善,比如建立电池车间和车辆及部件检验车间。该纯电动车型工厂规模完备,最大年产量预计可达35万辆,将于2022年底竣工。

2023年,大众汽车(安徽)旗下首款车型将正式投产,新车型充分考虑年轻用户群体的喜好,拥有前卫且独特的设计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MEB平台的应用以及关键部门间的协同合作,也将大幅缩短新车型研发和上市周期。

目前,大众汽车(安徽)正在积极扩大本土研发人才储备,预计到2025年,研发团队员工数量将达到约500名。同时,来自德国总部的研发专家也将为在合肥的员工提供专业培训。

此外,集团还在合肥建立一个数字化中心,旨在为集团旗下新能源产品提供车联网和数字化服务,以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不难发现,双方的意图都非常明显。大众看中了江淮汽车的产能以及便宜的估值,江淮汽车既有机会走出产能利用率连续下降的尴尬局面,同时又能引进的先进制造工艺,双方似乎都获得了共赢的局面。

但“平静”之下,仍难掩暗流涌动。可以预见的是,江淮和大众的新故事才刚刚开始,而未来,中外合资车企的利益博弈,或将愈演愈烈。

文?|?葫鹿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近日,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根据公司初步测算,公司2021年度产销为产销各类整车及底盘约50万辆。该产销为管理层初步目标,最终目标尚需经公司董事会批准。

2020年1-11月,江淮汽车累计销量为416732辆,同比增长7.74%。但是,在乘用车方面,轿车累计销量虽然同比上涨,但MPV、SUV销量均同比下跌。明年的产销目标,对江淮汽车的压力并不大。

此外,江淮汽车发布公告,2020年12月24日,公司接到安徽省产权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竞价结果通知书》,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成为受让方,交易价格为77006.67万元。本次转让标的为江淮汽车乘用车二厂部分土地使用权、房屋建筑物、设备、存货等资产。

由此看来,江淮汽车的重心已经开始向大众汽车(安徽)倾斜,似乎对自己的乘用车越来越没有自信了。

文/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