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雪佛兰科沃兹这款车的性能怎么样呢?推荐购买吗?

2.全球销量第一家轿神车!油耗只要3.1L 造型更年轻

3.十万左右大众车哪款好

4.这辆摩托车是什么牌子,什么型号?

5.这种收入水平能吃得消汽车消费吗

6.永州驾照科目二14年2月底改考场是什么个情况啊

7.怎样洗车才能洗干净?

捷达汽车座垫子_捷达汽车座套

十万左右的车性价比高的有丰田卡罗拉、日产轩逸、大众朗逸、本田凌派、吉利帝豪。

1、丰田卡罗拉

丰田卡罗拉在不仅在国内销量不错,在全球也属于畅销车型。卡罗拉在质量和油耗方面,都是有口皆碑。不过在去年的广州车展上,丰田发布了第十二代卡罗拉车型。相比现款卡罗拉,颜值更高,并且是基于丰田TNGA架构下打造,并用了新的动力系统。如果不着急买车的话,不妨再等等。

2、日产轩逸

日产轩逸凭借不错的空间和舒适度以及出色的性价比,在国内相当受消费者的青睐。此外,优秀的燃油经济性和可靠的质量,也积攒下了不错的消费者口碑。月销量4万多台的成绩,就足以证明它过硬的产品力。

3、大众朗逸

朗逸是上汽大众针对中国市场而打造的一款车,在去年上汽大众也发布了全新朗逸。新朗逸基于大众MQB-A1平台打造,颜值相比老款可谓上升了一个档次,动力系统上1.5L发动机取代了旧款的1.6L发动机。朗逸在可靠性和燃油经济性上同样有着不错的口碑。从亮眼的销量成绩上看,也证明了它的硬实力。

4、本田凌派

本田凌派同样也是一款中国特供车型,在去年本田凌派也进行了换代。全新一代本田凌派不仅外观上看起来像“小雅阁”,轴距相比上一代车型也加长了80mm,使其有着更宽敞的乘坐空间。令1.0T三缸发动机,也取代了上一代车型的1.8L发动机。

凌派凭借不错的性价比、省油耐造,获得了相当不错的口碑。每月1万多台的销量,也可以看出消费者对其的青睐。

5、吉利帝豪

吉利帝豪不仅是吉利旗下的明星产品,说它是国产轿车的牌面也不过分,每个月的销量都能维持在1万辆以上。巨大的市场保有量和坚挺的销量给帝豪带来的是维修保养的经济性和稳定的口碑,十万以下的售价更是把它的性价比又提升不少。

配置方面,帝豪做到了全系标配胎压显示、无钥匙进入、自动大灯等,中高配车型则搭载定速巡航、倒车影像、自动驻车、电动天窗、前排座椅电动调节等,比不了豪华车,但是帝豪顶配车型的售价都不超过10万,这样的配置已经是相当丰富的了。

选购要点:

1、比动力。

看发动机的功率、变速箱的结构。功率越高,动力越足。变速箱手动挡不如自动挡或者cvt使用方便。

2、比质量。

这个价位的车,皮实耐用最好,可以去各大论坛看车主们反馈的使用问题,去质量排行榜看不同车型的故障率,选择故障率低的车型。

3、比配置。

一般来说,合资车型配置会低一些但技术更成熟,质量更稳定。但国产车型性价比高,配置丰富。这个需要你自己进行取舍。

雪佛兰科沃兹这款车的性能怎么样呢?推荐购买吗?

提到大众,可能你就会想到它那些"千篇一律"的轿车车款,比如说捷达、宝来、速腾、桑塔纳、朗逸、朗行,在众多的大众车当中虽然它们各有名号,但始终都离不开一张大众式的"套娃"脸,因此你要说大众车有个性,我觉得这个词可能不太妥当。

不过,虽然大众式的设计确实很"一成不变",但大众在华也还是推出了一些定位相对比较小众的车型的,就比如我们今天要来说的这款车,一汽大众的跨界旅行车蔚领,它就是一台定位比较个性、适合那些喜爱"瓦罐"车型消费者需求的车型。为什么突然要来说它呢?其实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在于大众这次动真格了。

目前蔚领的2020款新车全系降价就已经接近3万,最低配起售价格也已经来到了10万元以内,作为一款空间很大的旅行车,蔚领的降价已经完全可以让我们放弃卡罗拉、轩逸这些并不"实用"的三厢轿车,所以就目前而言我觉得大众蔚领是值得入手的。

外观方面,蔚领的车头跟老款宝来相似度很高,耐看但没有什么亮点,二者之间最主要区别在于前包围和前格栅的中网,相比之下,蔚领要显得更有质感,但跟新宝来比,它还是不够精致。

灯光对于旅行车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去远方夜里不够亮怎么行,而在灯光配置上,蔚领显得有些小气,全系标配的都是卤素大灯,并且没有LED日间行车灯。虽然除最低配车型外,其余车型都支持选装氙气大灯和日间行车灯,但哪怕顶配车型标配一个也好,这点大众做的不厚道。

来到车侧,四个元素将"跨界旅行"这个概念展现得淋漓尽致,它们分别是更高的底盘、塑料包围、车顶行李架和大屁股。说到它的大屁股,就不得不夸两句,这个屁股加的毫无违和感,并且要比同级别的朗境和阅朗更有旅行车的味道。尺寸上,蔚领的长宽高分别为4550/1793/1487mm,轴距2614mm,整体中规中矩。轮圈上,顶配用的17寸轮圈,从侧面看过去不会显小,其余车型用的都是16寸轮圈,由于底盘加高了,因此看着不太协调。

至于车尾,整体还是比老款宝来要更有气质的。延伸至后尾灯上方的腰线和后备厢盖上的线条让车尾的立体感变得更强。后包围上的两个排气其实是的,真正的单边双出排气则隐藏在下方。

内饰部分,整体给人感觉有些失望,拉开车门,毫无新鲜感,你印象中的大众什么样,它就是什么样,四平八稳的内饰显得有些老气,没办法,这就是大众的风格,或许喜欢Old?School风格的人会喜欢。

做工用料也不是它的强项,中控台从上到下基本全是硬的,好在塑料表面的纹路设计得比较好,再加上不错的装配工艺,整体看上去倒不显廉价。配置水平也偏低,现在消费者喜欢的电子手刹和自动驻车它都没有,就连化妆镜也都没有灯光,这点要给差评。

至于空间,蔚领和老款宝来之间最主要的差异在于后排头部空间,毫无疑问,蔚领的后排头部空间更加宽敞。后排中间位置无论是空间还是乘坐舒适性都差点儿意思,长时间乘坐会让人感觉很难受。后备厢内部比较规整,即便不放倒后排座椅,也是比较大的,放个童车没什么压力。后排座椅靠背支持4/6分割放倒,如果只是放倒靠背,那么斜坡还是挺大的,在需要放大件物品时,可以将后排座椅座垫翻起来,然后再放倒靠背,这样就能形成一个相对还不错的储物空间。

最后是动力,蔚领有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和1.4T涡轮增压发动机两种选择,1.4T发动机的数据表现并不突出,和1.4T明锐旅行版、1.3T阅朗和1.5T杰德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不过,大众这套经典的动力组合只要跑起来,变速箱的表现那也是没得挑,和发动机的匹配很成熟,挡位选择的逻辑也很合理,并且降挡时很痛快,干净利落的就完成了降挡动作。只是低速行驶时会有一些抖动,对于1、2挡之间的切换有些犹豫不决。动力上谈不上惊喜,一切都是老样子,悬架初段的支撑够扎实,小振动过滤得比较彻底。

油耗上的表现也不错,百公里综合油耗7.4L,符合一台家用车的定位。另外,根据车主口碑显示,该车日常使用的平均油耗约为6.6L/100km,这确实很省油。

小结:当下紧凑型轿车市场的竞争已变得极其激烈,所以可能正是迫于各方的压力,因此蔚领不得不通过降价来保障一定的销量。不过不管怎么说,降价后最大的受益者还是属于消费者的。而在大幅优惠之下,这台蔚领旅行车的性价比也还是相当不错的。对于现阶段想要换车的朋友来说,如果你不想要传统的速腾、朗逸、宝来,那蔚领凭借优美的腰线和超大的后备厢空间,相信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足:据车主口碑反应,大众蔚领普遍存在悬架减震不舒适、内饰不好、起步慢、后排中间地板凸起大、底盘异响、刹车片磨损等问题。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全球销量第一家轿神车!油耗只要3.1L 造型更年轻

动力操控好,内饰设计科技时尚,适合购买。

优点:动力操控好,内饰设计科技时尚,用料厚道,安全配置可以。

缺点:化妆镜只有副驾驶一侧才有,不仅没有照明灯,而且还是裸露着的,没有备胎。

外观:外观线条锐利,造型也很立体,和捷达以及福睿斯那些对手相比,它能引起注意多了。

内饰:看上去层次分明的内饰设计就很能给人惊喜,整体风格非常的年轻动感。

空间:后排腿部空间不算特别大,不过好在宽度不错,后排坐三个人也没压力。

配置:带有ESC车身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是个优势,毕竟这是基本的安全配置啊。

动力:油门给人的感觉有些钝,,只要你“实在”点对待油门,转速上升可积极了。这时候发力起来给人感觉非常轻盈畅快。

操控:平顺性做得不错,升降挡都足够顺畅,没有很明显的顿挫。

油耗:综合平均速度25左右,9个油不算高了,毕竟车重超过1.5吨,对比起朋友的福睿斯1.5不带T的都要9个多已经很满意了。

舒适:坐姿很容易调整到舒适位置,座垫角度和侧翼支撑到位,胎噪和风噪都抑制得很好。

十万左右大众车哪款好

经典车型不在少数,但是能够让父子两代人一见倾心的确实不多。像捷达、凯越等曾经的经典车型,如今已经很难博得年轻人的喜爱了。经典之名来源于时间的积淀,然而在面对快节奏变化的市场,经典往往容易固步自封,亦或是患得患失,最终真正成为人们口中的“经典”。

也有例外,像凯美瑞、雅阁、轩逸,曾经的老爸心爱,如今也出现在年轻一代的购车单中。卡罗拉也是其中一个。12次的迭代就足以证明卡罗拉是紧凑级家轿中的绝对经典,只不过这个“经典”依旧很有活力。2019年一汽丰田实现了2%的逆势增长,而卡罗拉销量占到了总销量的48.5%,成为绝对的主力车型。迎来换代的卡罗拉顺利接过了接力棒,11月份的单月销量更是突破了4万辆。这足以说明在消费者的眼中,卡罗拉的这次换代是非常成功的。

这样的成绩只靠玩TNGA概念是做不到的,应该说卡罗拉的这次换代带来了很多“干货”。配置明显提升、行驶品质也更好了,而且还有了一些驾驶乐趣,不过改变也不全是完美的。这些变化在全新卡罗拉双擎(下文简称卡罗拉双擎)中体现得更明显,而体验这些变化就是我们这次的测试目的。

驾驶:诸多变化中最核心的一个

首先来说驾驶体验,因为这是卡罗拉双擎最核心的一个变化。动力系统依旧是1.8L阿特金森发动机搭配丰田THS混合动力系统,但是发动机在燃油经济性和NVH方面做了调整,混动系统也改用了针对TNGA架构调整的THS II,双电机的布局从单轴变成双轴,表面来看是减轻系统重量和体积,但其实更多的也是提升燃油经济性和系统的NVH表现。所以新调校的混动系统应该更适合城市代步,而相比于动力的些许提升,开起来很安静才是这套系统一个最为明显的变化。

在体验卡罗拉双擎的诸多驾驶上的变化时,有几个变化让我印象比较深刻。

底盘质感的提升

底盘质感的提升是最先让我感受到的。细分来说就是悬挂的减震效果以及底盘的完整性两个方面。

卡罗拉双擎的后悬挂从扭力梁改成了多连杆,而且TNGA架构下的后多连杆悬挂的下摆臂和纵向控制臂都用了比较粗大的造型,并且悬挂多用软衬套。在观察了几台TNGA架构下的车行底盘后发现,即便是不同级别的车型底盘的相似度也比较高。而事实上卡罗拉双擎的悬挂减震质感与更高级别的亚洲龙和凯美瑞并没有太大的差异,相较于同级日系轿车也是处于优势。

悬挂在铺装路面上处理碎震是很干脆的,感觉上其实更像德系车的味道。但是在碾压井盖或是减速带时还是会发现减震器的后程依旧是比较软的,而卡罗拉双擎尤其明显。大部分震动都能被吸收掉,即便是快速碾压车轮也不会有明显多余的晃动。这种厚重感对于提升后排乘客舒适性很有帮助,虽然受制于电池的布局后排座垫不算厚,但是我坐在后排并不会感觉到太多震动。

此外底盘的中间会增加一些加固横梁,来提升底盘的刚性。虽然卡罗拉双擎的悬挂调校最终还是偏舒适的,但是不可否认在跑山路或者是快速过弯时,底盘带给我的信心是比较足的。其实车身并没有因为悬挂的极限压缩变得很夸张,与之前那种慢条斯理的过完风格相比,现在的卡罗拉双擎让我更喜欢去挑战一下极限。

说到底还是一台家用车

不可否认卡罗拉双擎增加了很多驾驶乐趣。底盘更扎实,方向盘更小而且转向很紧致。但是在开过几款TNGA车型之后,我觉得卡罗拉双擎说到底还是一台家用车。因为它更注重舒适性。

相对于其他几款TNGA车型而言,卡罗拉双擎除了悬挂的偏软调校外,转向还是预留了一些虚位的。在正常驾驶变道时,车头的响应不会那么积极,对于乘客来说这是很友好的,可以避免频繁变道时车头敏捷的左摇右摆带来的乘坐不适。不过在紧急变道或规避危险而大角度打方向时,车头也不会很迟钝。相比之下雷凌和凯美瑞的车头响应就会更灵敏一些,但是紧绷的操控质感有时会让驾驶员容易忽略掉乘客的感受。

刹车的脚感也是混动车型中比较接近燃油车的。卡罗拉双擎的刹车踏板不会有非常明显的电子控制感,而且初段的制动力没有那么突兀,这一点在制动测试中也有体现。再加上能量回收时的减速效果也不是很明显,所以即便是想我这种初次驾驶它的人,也能够给乘客带来顺滑的减速体验。美中不足的是在遇到前车急刹等情况下需要快速深踩一些刹车的话,制动力的释放有些粗暴。

此外就是前文提到的NVH的提升,应该说这是卡罗拉双擎下功夫去改进的一方面,事实上我坐在后排进行噪音测试时就能明显感觉到,车辆在高速行驶时的隔音水平是要优于像轩逸这样的同级别其他热门家轿的。而NVH的提升,无疑是注重乘坐舒适性的体现。

发动机戏份变少了

很明显新的混动系统工作逻辑中,EV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只是怠速和起步时候用EV模式,在加速阶段能看到发动机的介入更晚,介入后的转速更经济。此外高速行驶时在油门的一松一踩后,动力的衔接也都是由EV模式完成的,而此前的混动系统在应对高速巡航时,发动机几乎是唯一的角色。换句话说,如今的卡罗拉双擎,电机的戏份明显增加了。

正常行驶和提速下,发动机的介入是难以察觉的,动力的衔接平顺,并且发动机也不会有明显的抖动和噪音。但是在怠速充电和急加速情况下,发动机的震动还是会比较明显,震动主要通过油门踏板传递到驾驶员身上,所以还是比较容易察觉到的。

测试:油耗和噪音表现出色

0-100km/h百公里加速测试

得益于比较好的悬挂支撑,卡罗拉双擎在全力加速时后悬挂的压缩不算很夸张,车身展现出不错的姿态。起步时用纯电机驱动,扭矩的快速释放能够带来比较明显的推背感,发动机介入时动力输出也没有出现明显的波动,体感是很平顺的。从加速曲线图上不难看出,加速的前段g值比较高,在4秒之后回落到相对平稳的状态,中后段的加速缺乏一些力道,而推背感也是在初段明显。最终测得的百公里加速成绩11.37秒,与实际的加速感受相符。60km/h下的城市道路卡罗拉双擎能表现得比较轻松,高速路况下提速会稍显吃力。

100km/h-0百公里制动测试

全力制动时可以看到前悬挂的压缩也没有非常彻底,点头的效果并不明显,车身姿态稳定。整个制动过程,制动力的施加还算平均,只是在刹车最初段,制动力会有一个响应的过程,虽然很短但说明制动力的施加并不是直接达到最大的。在实际驾车体验中也能感受到,刹车初段的制动力调校比较柔和,为了避免过于灵敏的刹车带来不适感。此外轮胎的因素也需要考虑在内,最终测得的百公里制动成绩为42.21米,在这一级别中算是中规中矩。

噪音测试

在怠速情况下由于发动机不介入工作(除充电外),车内相对燃油车更静谧。卡罗拉双擎在60km/h速度巡航时的胎噪会稍显突出,而在更高速度巡航时,风噪的有效控制带来了比较显著的效果,噪音相比于同级别其他车型来说要更安静一些。整个过程中发动机的存在感并不强,只是在急加速时会有震动和明显的噪音闯入,进入巡航状态下发动机转速迅速调整到经济安静的区间,震动和噪音就难以察觉了。

油耗测试

油耗测试用常规的测试方法,加油至跳枪,将小计里程和平均速度清零,并且将空调调至23℃自动状态,驾驶模式全程用ECO模式。测试路段以城市道路为主,其中包括了比较多的拥堵路况,此外包含约30%的城市快速路,来模拟正常的城市用车场景。

丰田的THS II系统针对拥堵的城市道路更能展现出它的节油优势,多数走走停停的跟车情况都是由电机独立驱动完成的,发动机的介入并不多。而频繁的刹车和溜车也能及时补充损耗的电量,所以很少出现依靠发动机单纯为电池充电的情况。全程共跑了123.6km,平均时速31km/h,非常接近日常代步用车的平均车速。最终用同一把油枪加油3.92L,算得实际油耗为3.17L/100km。这一成绩对于混动车型来说都是相当出色的了。

内外设计回顾与空间体验

全新卡罗拉双擎设计回顾

因为此前有试驾和实拍文章对新车的设计做了详细的解读,所以这里只做一些简单的回顾。

全新卡罗拉双擎在改用TNGA架构后,低高宽比以及低重心是新车想要极力表现出来的。所以新车看起来会更低更宽。不过相比于丰田其他TNGA车型的设计,我觉得卡罗拉双擎的前脸在追求年轻的同时还是注重了以往沉稳居家风格的传承。大嘴中网和前保险杠的棱角没有那么鲜明突出,更讲求中网与大灯的自然结合。而尾部则没有像雷凌双擎那样收缩得很窄,看起来还是更舒展,少了些运动,风格上依旧很居家。

另外全车还是保留了非常多的镀铬装饰,这也是卡罗拉一直以来的特点。但是镀铬的使用比较讲究,没有粗暴的堆砌,而是恰到好处的勾勒。中网、侧身窗框以及两个尾灯中间均有镀铬,但是每一处镀铬量都不大,以细长条勾勒为主,显得很精致。尾部的镀铬条表面还增加了磨砂效果,非常讲究。

内饰变化比较大,液晶仪表和12.1英寸中控大屏带来的是满满的 科技 感,美中不足的是中控屏分辨率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优化。内饰基本上手到之处都是软搪塑材质,仪表台上还用了真实的缝线装饰。门板扶手测试加入了皮质包裹,硬塑料在内饰中已经是难觅踪迹了,这在同级别其他车型中绝对是有优势的。

空间及座椅舒适性体验

空间表现方面,卡罗拉双擎的电池被布置在后排座椅下方,对使用空间不再有影响。后排座椅可以4/6比例放倒,后备厢也与燃油车型无异了。TNGA架构下的卡罗拉双擎后排空间还是有所压缩的,但是从实际体验来看满足日常乘坐影响不大,只是后排头部空间略显局促,腿部和中间地台的表现都不错。

细节舒适性的表现很好。前排方面,中央扶手箱用了前后可滑动式,滑动至最前端时,并不会影响一般高度的水瓶的放置。驾驶席座椅提供了10向电动调节也是非常难得,不足的是腰托的位置有些靠上,实际上腰部的更多面积还是出于没有支撑的情况,如果腰托位置能向下移动一些会更好。

后排座椅的坐垫虽然不厚,但是填充物还是比较柔软的,并且座椅靠背也更注重包裹感,靠背倾斜角度再大些会更好。门板扶手变得更宽大,胳膊放上去更舒适。此外后排还提供了出风口和双USB接口,也是非常周到的考虑。

亮点配置的体验

卡罗拉双擎的配置提升也是一大亮点。一方面是丰田TSS智行安全系统升级到了2.0版本,增加了自适应巡航的低速跟车功能以及车道居中保持功能。此外12.2英寸中控大屏的使用有什么亮点和槽点,也是非常值得细细体验的。

丰田TSS 2.0更好用了

升级的系统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在DRCC动态自适应巡航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低速跟车功能,开启后当车速低于30km/h后会自动进入跟随前车的状态,直至完全停止。因此这套系统已经不再依赖于城市快速路和高速路况,普通的城市道路也可以使用。在系统将车停稳后仪表盘会显示等待中,但是再次启动需要人为通过油门操作,随后即可再次进入巡航模式,因此还不能实现完全自动跟停启动。另一个细节提升是在DRCC工作的情况下变道操作时,车辆会在安全的情况下预先提速,而不是等完成变道后再激烈提速,不论是安全性还是车内人员的体验舒适感上,都会有一些提升。

这套系统的车道保持功能开启的前提条件是DRCC功能在运作,也就是说必须在自适应巡航或者是自动跟车的状态下系统才会让车保持居中。如果单独开启车道偏离预警功能,则依旧只是偏离提醒和方向盘的纠正,但不会实现车辆的居中保持。这一逻辑能够避免高速路况下驾驶员对车道居中功能的单纯依赖带来的潜在危险,也能看出丰田对L2级自动驾驶的理解,其基础还是DRCC功能。

除此之外卡罗拉双擎还提供了前排座椅加热功能,但是并没有提供HUD平视系统,因此无法实现像雷凌双擎 科技 版上那样的三屏联动。至于喜欢哪个配置,就要看个人的喜好了。

趣驾WeLink体验

卡罗拉双擎的多媒体系统仍然是被人吐槽的比较多的,屏幕的增大并没有相应地提升屏幕分辨率,此外触控的流畅程度也不算很好。这套系统只提供了百度CarLife,使用苹果手机的用户会比较头疼。不过可以看到系统中提供了一个趣驾WeLink功能,这一功能可以实现安卓手机和苹果手机的投屏互联,也算是弥补了苹果手机用户的一些遗憾。

功能的使用不算复杂,只需在手机上下载趣驾WeLink APP后连接USB即可。这套系统中包含了导航、音乐、新闻以及微信等多项功能,但是想要保持投屏,手机上的APP界面必须放在前台,这一点并不合理。此外投屏的分辨率和触控反应体验也不算很好。

其中导航是用该系统自己的,试了一下不太好用,一个是不能同时设定出发点和到达点,此外导航地图的缩放和移动比较卡顿。目前该导航系统不能用第三方导航(例如高德等),但音乐则是可以使用QQ音乐和喜马拉雅,只是仍然需要在手机上下载相应APP才行。比较有趣的是该系统可以实现在线阅读和语音播报新闻,车载微信不知原因暂时无法登录,所以没能体验到。此外该系统可以通过语音识别来进行一些操作,例如语音控制导航搜索附近的加油站等,并支持语音唤醒。整体来说这套趣驾WeLink功能还是比较丰富的,但是用户体验方面不论是画面显示和操作,还是导航等细节功能的使用,都有再提升的空间。然而有胜于无,对于苹果用户来说也是一种选择。

测试总结

如果要说卡罗拉双擎最主要的提升在哪里,我觉得首先是底盘质感和噪音抑制方面的进步,开起来更高级了,此外新的THS II系统确实更省油,拿来城市通勤确实很节省费用,其次是丰田TSS 2.0系统的针对性提升,并且该系统在卡罗拉和卡罗拉双擎上都做到了全系标配,这是很能提升性价比的。

有些车应对市场的年轻化会选择走激进运动的路线,也有一些车是更居家更务实的,无疑卡罗拉双擎属于后者。在车成为彻底的私人玩具之前,居家实用的重要性是不可忽略的,即便是消费群体不断年轻化的当下,像卡罗拉双擎这种深挖家庭用户的,依旧不会过时。此外最重要的是卡罗拉双擎不到16万元的价格,与同级别燃油轿车的中高配车型价格相当,并不存在混动车型价格高的问题,应该说预算在15万元紧凑级家用轿车的消费者,都有能力选择卡罗拉双擎。

而价格+混动系统+丰田TSS 2.0,也就成了卡罗拉双擎最有力的竞争武器了。(图/文/摄:太平洋 汽车 网 黄克宇)

这辆摩托车是什么牌子,什么型号?

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各大厂商旗下推出的车型也越来越多,力求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买车是个困难事,不知道你是否也在烦恼着10万左右大众轿车买什么好,选车挑得眼花缭乱,那不如把这个工作交给我们吧。太平洋汽车网将从汽车指导价格、车型介绍、车主综合评分以及口碑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分析比对,为大家筛选出10万左右大众轿车最值得购买的车型。

点击“每周半价购车”,询价即可获得限时5折购车机会。

10万左右大众轿车排行

排名 指导价 综合评分/参与人数

1. 高尔夫 11.92-23.42万 4.49分/400人

2. 大众Polo 7.79-14.39万 4.33分/256人

3. 宝来 9.88-15.6万 4.31分/392人

4. 捷达 7.98-10.68万 4.23分/128人

5. 朗逸 10.79-15.89万 4.11分/352人

TOP1-高尔夫官方指导价:11.92-23.42万

是一款由大众汽车在14年推出的经典掀背/小型家用车型。已经在全球市场推出了七代,是大众汽车公司生产最多的品种,也是大众最畅销的车型。在全球畅销车型中位列第三,到2007年总产量已经超过了2500万辆。

---------------------------------------------------------------------------------------------------------

时光机 评分:4.25

车型:高尔夫 2019款 280TSI DSG豪华型 国Ⅴ

优点外观时尚漂亮,内饰做工精细,用料实在,动力响应快,动力充沛,操控灵活,空间灵活多变。

缺点科技配置略低,自动启停鸡肋难用,中高速噪音比较明显。

---------------------------------------------------------------------------------------------------------

qgzwang 评分:4.25

车型:高尔夫 2019款 1.6L 自动时尚型 国Ⅴ

优点隔音不是很好,噪音有点大,打算后面自己去做点隔音,座椅设计可以再长点

缺点动力,起步还是比较肉,提速也不快,前面的时候感觉还好,后面就没啥感觉了。

TOP2-大众Polo官方指导价:7.79-14.39万

大众polo诞生于15年,在其后的30年时间里,历经五代产品演变,总产量超过700万辆,并曾长期位居德国经济性小型车销量榜首,被称为德国大众的“神奇小子”。长期以来,Polo轿车也一直被视为经济型小型车可靠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的标准。

---------------------------------------------------------------------------------------------------------

刚刚好才好 评分:3.63

车型:大众Polo 2018款 1.5L 自动安享版

优点性价比,对做工还是比较满意。船小好调头,上班买菜神车。

缺点一、空间不够,后排座垫太高太厚太硬,不是水平也就算了,还特别翘,娇小型的人脚不能自然舒服地落在地板,身材中等的人又坐着太挤;二、最难受是是头枕,向前突出太多,把头抵得太靠前,脖子靠不上椅背好累,加了个挂式的头枕,脖子还是空空的感觉,真想把头枕的金属杆给掰直了;三、大冷天暖车后行驶,如果开了暖风同时要自动挡模拟3挡升4挡的时候,要踩油门2500转以上才能升上去,把暖风机关了,速度上到35-40公里小时,1800转不到就比较顺利升上去了,四、能设置成自启停默认关闭么,每次都要手动关闭很抓狂。

---------------------------------------------------------------------------------------------------------

王凯峰 评分:5.00

车型:大众Polo 2018款 1.5L 自动安享版

优点同价位左右的车,空间绝对赞个,比其他车还大,配置是相当出色,无钥匙进入和无钥匙启动相当方便。

缺点悬挂硬,噪音有点大,内饰稍显塑胶感。

TOP3-宝来官方指导价:9.88-15.6万

宝来是一汽-大众第一款自主设计的车型,被誉为是一款“传承经典,超越经典”的新车。宝来是一汽-大众旗下主销的家轿车型,为了满足年轻化的消费群体,宝来也必须来一次带有诚意的改款才能继续在这个市场里立足。新一代宝来在MQB平台的加持下,给人许多新鲜感。

---------------------------------------------------------------------------------------------------------

疯狂的司机 评分:3.63

车型:宝来 2019款 1.5L 自动舒适型

优点颜值很高,完全没有老款宝来那种胖胖的感觉,初次接触根本不相信这是宝来。外观有点像速腾。

缺点动力稍差,起步肉感较强,加速性能也不是很好。中控屏幕太LOW。

---------------------------------------------------------------------------------------------------------

zcn519cn 评分:4.13

车型:宝来 2019款 改款 280TSI DSG精英型 国VI

优点前脸大嘴霸气,进气栏有电镀条,和行李架的颜色相呼应比较协调;屁股通栏尾灯扁平化的设计非常符合现代审美的主流。

缺点没什么觉得不太行的地方。

TOP4-捷达官方指导价:7.98-10.68万

自换代以来,捷达一直保持着很高的热度,均衡的表现以及品牌是消费者主要看中的地方。

---------------------------------------------------------------------------------------------------------

向文斌℡ 评分:3.38

车型:捷达 2019款 梦想版 1.5L 自动舒适型

优点最满意的还是油耗,简直让人难以置信!加满一箱油,六百公里妥妥滴!外观也很漂亮!

缺点缺少发动机隔音棉,深踩油门的时候发动机噪音很大,车里听得很清楚.还有就是内饰的材质,触目可见,触手可及的地方全部都是硬质塑料!同价位的国产车的内饰比这个强多了,经过这么久的驾驶,还是不错的,除了上边说的这些......

---------------------------------------------------------------------------------------------------------

337455486 评分:4.50

车型:捷达 2019款 梦想版 1.5L 自动时尚型

优点外形漂亮真是没话说,一看就是觉得我的菜。我第一次开到公司楼下,所有人都说好看好看。

缺点目前还没有有什么小毛病,等以后发现了再来补充。

TOP5-朗逸官方指导价:10.79-15.89万

朗逸是由上海大众生产一款轿车,2008年6月上市。在延续了A级车市“动感时尚”的设计语言的基础上,LAVIDA朗逸体现了一种全新的设计DNA——“融合”。作为为中国消费者度身打造的一款新车,LAVIDA朗逸既保持了德国设计的优秀品质,又融入了很多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以及站在时代前沿的设计元素。

---------------------------------------------------------------------------------------------------------

逸起来 评分:4.88

车型:朗逸 2018款 1.5L 自动舒适版 国V

优点前脸设计很帅气,之前老款完全是大叔级别,现在可以说变成了鲜肉级别了,层次感比较棒,很好看而且辨识度也很高

缺点尾部设计缺乏动感,显得有点中规中矩

---------------------------------------------------------------------------------------------------------

mb48077040 评分:4.75

车型:朗逸 2018款 280TSI DSG舒适版 国V

优点实用性配置不错较多,如远近LED大灯带透镜,日间行车灯,17寸双色轮毂,自动空调带空气净化功能,倒车后视镜自动下翻,8英寸大屏带导航,夜间车内以及车门氛围灯,豪华版多功能方向盘,自动雨刮,倒车影像还配有八个雷达,功能强大,内部空间较满意,一家人坐不拥挤,后备箱空间大,ACC自适应巡航使用体验不错。

缺点车灯太暗了,说它是蜡烛灯不为过!起步确实有点肉!内饰塑料感太强!

这种收入水平能吃得消汽车消费吗

10000%的不是本田,也不是YAMAHA的,这是轴传动的宝马K1200R。

2008 BMW K1200R 规格表

引擎形式:四冲水冷并列四汽缸DOHC 16气阀

缸径 x 冲程:79.0mm x 59.0 mm

压缩比:13.0 : 1

总排气量:1157 cc

最高马力:163bhp/10,250rpm

最大扭力:13.26 kg-m/8,250rpm

车架形式:铝合金双翼梁框式车架

传动系统:湿式多片6前速轴传动

燃油供应:BMS-K 电子燃油喷注系统

左右舵角:61°

前倾角(R):--°

拖曳距(T):108mm

前悬挂系统:BMW Duolever气压ESA电子调整前叉,115mm行程

后悬挂系统:BMW Paralever单筒ESA电子调整避震,135mm行程

轮胎(前):120/70 ZR17

轮胎(后):180/55 ZR17

前掣动系统:320m双浮碟(Integral ABS)

后掣动系统:265mm单碟(Integral ABS)

长 x 阔 x 高:2228 x 856 x 1180 mm

轴距:1580mm

最低离地距:--

座高:820mm(790mm)

乾重/湿重:215kg / 241kg(连机油电池及满缸电油)

油缸容量:19公升(四升后备)

2007 BMW K1200R Sport

通常全啡呤跑车型号是「R」,半截啡呤是「S」,街车会是「N」。但BMW电单车绝对有实力自成一派,把我们常见的英文字母的意思完全调转了。跑车版现在是「S」,街车版现在是「R」,半截啡呤是「Sport」…

今次我们在德国慕尼黑试骑的半截啡呤「Sport」版,配备了ESA电子避震调较功能和综合式ABS防锁死煞车系统及发热手柄。1200R Sport是以街车版K1200R为基,把手位置较高。标准座位高度是820mm,但车主可选配790mm低座垫。乘骑感比起K1200S较舒适自在,但仍能为骑士提供一定保护。

Sport版在怠转时声浪带点兽性,引擎运作时震汤感也比日本电单车高,但我相信这是BMW刻意营造出来的味道。把K 1200 R Sport开上德国无限速的高速公路时,Sport版的车架反应一如以往R版般稳固。以55度前倾的直四引擎营造了一个低和相当集中的重心表现,赞!而在半截啡呤的保护之下,K系的163hp马力更容易更舒适地发挥。虽然保护性下及K1200S,但比起全裸K1200R优胜很好了。

引擎在5000rpm以上时表现相当严肃,丰厚的扭力源源不绝地涌出。事实上K1200的引擎真是一台十分厉害的机器,BMW使用的六速波箱和坚固的车架,令引擎有良好的发挥。轴传动也许在低转时表现带出硬崩崩的特性,但在高转时我完全感觉不到轴传动的特性。

车身湿重(连电油)虽然高达240kg,在静止推车时当然感到重量十足,但开车后笨重的感觉便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高速时稳重的安全感。

BMW的ESA电子避震表现优良,在低速时选用soft设定,行车感觉舒适怡人。当要刺激一点时,调硬避震只是一只手指按钮的事情,相当好玩相当易用。单骑或载客要调整避震预载,可以在弹指之间完成调较,相当方便好玩呢!而同属Option的综合式ABS系统,表现同样出色,在湿滑的道路上要制停高速的240kg电单车,反应敏捷淡定,充满德国人的风格呢!

总结:

K1200 R Sport比街车版K 1200 R 更好用,因为多了半截啡呤,令车主有更多机会享受163hp高速移动的欢愉时光。但可惜Sport版的外型较R版成熟保守,没有了街车R版的狂野霸气。

2007 BMW K1200R Sport 规格表

引擎形式:四冲水冷并列四汽缸DOHC 16气阀

缸径 x 冲程:79.0mm x 59.0 mm

压缩比:13.0 : 1

总排气量:1157 cc

最高马力:163bhp/10,250rpm

最大扭力:13.26 kg-m/8,250rpm

车架形式:铝合金双翼梁框式车架

传动系统:湿式多片6前速轴传动

燃油供应:BMS-K 电子燃油喷注系统

左右舵角:61°

前倾角(R):--°

拖曳距(T):108mm

前悬挂系统:BMW Duolever气压ESA电子调整前叉,115mm行程

后悬挂系统:BMW Paralever单筒ESA电子调整避震,135mm行程

轮胎(前):120/70 ZR17

轮胎(后):180/55 ZR17

前掣动系统:320m双浮碟(Integral ABS)

后掣动系统:265mm单碟(Integral ABS)

长 x 阔 x 高:2228 x 856 x 1180 mm

轴距:1580mm

最低离地距:--

座高:820mm(790mm)

乾重/湿重:215kg / 241kg(连机油电池及满缸电油)

油缸容量:19公升(四升后备)

2007 BMW K1200R Resident Evil 3 规格表

引擎形式:四冲水冷并列四汽缸DOHC 16气阀

缸径 x 冲程:79.0mm x 59.0 mm

压缩比:13.0 : 1

总排气量:1157 cc

最高马力:163bhp/10,250rpm

最大扭力:13.26 kg-m/8,250rpm

车架形式:铝合金双翼梁框式车架

传动系统:湿式多片6前速轴传动

燃油供应:BMS-K 电子燃油喷注系统

左右舵角:61°

前倾角(R):--°

拖曳距(T):108mm

前悬挂系统:BMW Duolever气压ESA电子调整前叉,115mm行程

后悬挂系统:BMW Paralever单筒ESA电子调整避震,135mm行程

轮胎(前):120/70 ZR17

轮胎(后):180/55 ZR17

前掣动系统:320m双浮碟(Integral ABS)

后掣动系统:265mm单碟(Integral ABS)

长 x 阔 x 高:2228 x 856 x 1180 mm

轴距:1580mm

最低离地距:--

座高:820mm(790mm)

乾重/湿重:215kg / 241kg(连机油电池及满缸电油)

油缸容量:19公升(四升后备)

2006 BMW K1200R

配置并列式四气缸超级引擎的BMW K系电单车,总共有三款型号。在未爬上街车款K1200R之前,老编还以为街车只不过是巡航版K1200GT的NK版本...岂料两车完全是两回事。同一款引擎,但经过BMW悉心调较之下,竟然会出现各走极端的戏剧性效果!

无啡呤的街车版K1200R,车身的阔度竟然不比K1200GT窄得了多少。坐上车后发现大腿仍然要打得相当开,才能双脚著地。停车时落脚会撞到啡呤的问题,情况在K1200R身上 得到改善。著车后,K1200R的怠转维持在1000rpm左右,但已从死气喉听到它粗暴的呼吸声。轻催油门,把转数针hold在3000rpm,再扭油,转数针马上「弹」上7000rpm,活塞运动的灵敏程度和跑车没有两样。回油时死气喉传来轻微声音,据说是刻意调较出来的效果,让K1200R多一份粗犷味.....个人感觉是K1200R明显地较K1200GT「raw」,定位鲜明。

以街车的标准来说,K1200R的驾驶姿势属於侵略激进的。把手的位置设定颇低,与座位相隔颇远,令人很自然地摆出一个略为前倾的俯伏姿势。脚踏位置适中,仍能维持一个舒适的体位。行车时,感觉到它的转波反应非常敏锐,但不算太平滑。引擎的动力输出十分强劲,但没有GT的幼细感觉,这味道和Ducati的高性能街车非常相似,老编惊叹BMW的直四引擎,竟然可以被调较得和V2引擎如此相近:粗暴狂野的加速力,令人心生敬畏。

在实地试骑下发现,K1200R的拉扯力十分猛烈,而且动力来得相当粗糙来营造狂野的驾驶乐趣。即使是骑惯重车的老编,也有「 成个心离一离」的感觉。正!

问题是,K1200R这种没有商量馀地不带妥协的脾性,在路面有沙有石的情况下,便会有点步步为营的感觉。尤其是K1200R的油门响应性,竟然是和K1200GT完全不同。GT的细腻表现,竟然在R版身上找不到半点。

K1200R油门ON-OFF的感觉相当明显,伴随著猛烈的加速力,当在湿滑的路面上行车时便会构成一定心理压力。解决办法可以是善用极力子来弥补油门的粗糙表现,但最好的方法,还是尽量把K1200R开得快一点,别让它在闹市中开开停停。

对不起,老编好像老是说K1200R不是之处。原因是尝过K1200GT之后,个人对K1200R的期望十分高。BMW刻意调较出来的Raw味,放在老编身上不太懂得欣赏。还有一点老编不喜欢的是,K1200R原厂转向钉把十分紧,但又不设调较。快车当然好正,但在慢车时,过紧的钉把令头轮有自己的转向意思,「撬撬地」令人经常需要加力修正头轮的方向。如果可以将钉把的油压作用减轻一点,或索性拆除了它,在慢车时表现便可以轻松很多。

总结:

K1200R是一台十分强劲,宜快不宜慢的高性能街车,但可惜对驾驶者的技术有一定要求。在粗暴的动力和唐突的油门反应之下,要让乘客留下深刻印象是一件颇为容易的事。R版街车外型抢眼,呼吸声音相当动人,论外观论科技论官能刺激,K1200R都能拿下很高分数。

试骑的K1200R配备ESA电子避震、更换了六吋阔的轮框和添置了高风档,令吸引力更上一层楼。个人认为,如果BMW能把K1200GT的油门反应放在K1200R身上,再重新调较一下转向钉把的话,K1200R便会是老编最想拥有的街车之一。

2006 BMW K1200R 规格表

引擎形式:四冲水冷并列四汽缸DOHC 16气阀

缸径 x 冲程:79.0mm x 59.0 mm

压缩比:13.0 : 1

总排气量:1157 cc

最高马力:163bhp/10,250rpm

最大扭力:13.26 kg-m/8,250rpm

车架形式:铝合金双翼梁框式车架

传动系统:湿式多片6前速轴传动

燃油供应:BMS-K 电子燃油喷注系统

左右舵角:61°

前倾角(R):--°

拖曳距(T):101mm

前悬挂系统:BMW Duolever气压ESA电子调整前叉,115mm行程

后悬挂系统:BMW Paralever单筒ESA电子调整避震,135mm行程

轮胎(前):120/70 ZR17

轮胎(后):180/55 ZR17

前掣动系统:320m双浮碟(Integral ABS)

后掣动系统:265mm单碟(Integral ABS)

长 x 阔 x 高:2228 x 856 x 785 mm

轴距:1502mm

最低离地距:--

座高:820mm(790mm)

乾重/湿重:211kg / 237kg(连机油电池及满缸电油)

油缸容量:19公升

2005 BMW K1200R

高性能街车的引擎,通常都会取自车厂退役的跑车引擎,再经过街车化调较,强调引擎的中低段输出。例如Ducati的S4R引擎取自同厂跑车996,Kawasaki的Z1000取自ZX-9R,Hornet 900取自CBR919RR,Yamaha Fazer 1000来自2000年的YZF-R1等等例子,都可以看到高性能街车的引擎往往都是取自退役跑车,实行物尽其用。

但这「节俭」的美德,被德国BMW打破。在04年下旬BMW发布超级跑车K1200S不久后,便公布会把K1200S的并列四汽缸引擎放进街车版K1200R中。一台全新开发,马力超过160bhp的超级引擎马上被放进街车型号,是十分特殊也是十分罕见的举动。此举令BMW K1200R,马上挤身成为世界上最新款,而且是输出最强的无罩式街车。

K1200R的左右舵角增加至62度,让把手转动的幅度更多,令驾驶者在闹市中摄车或泊车时,能有更高的自由度。加上拖曳距和前倾角有所减少,K1200R会比K1200S更适合特技驾驶。

和K1200S一样,K1200R的163bhp直四引擎,以55度角前倾放置在铝合金车架内,降低重心让新车更易操控。引擎曲轴的长度不够17吋,引擎阔度比一般600级跑车还要窄。引擎的阀门操作,借调了一级方程式的制作技术,确保引擎适合长时间高时转使用。

为了配合K1200R的街车特性,引擎的导气管由K1200S的两支改为一支,令供油程式可以更注重中低转的表现。波箱方面,K1200R的波箱直接从K1200S借调过来,但为了强调街车特性,BMW把街车版的最终减速比稍为调高,以强调中低速的加速表现,但和K1200S相比,会无可避免地减低了极速数字。

K1200R的铝合金车架只重11.5kg,车架主干绕到引擎上方,可以收窄车身的总阔度,引擎以六点式装嵌在车架中,也是压力成员之一。

K1200R的油缸用轻巧防撞事的特殊合成物料制作,所以一般市面发售的油缸袋并不适合使用。头灯用R1200GS的H7孖头灯,座位比K1200S苗条,让个子不高的人更易落脚掂地,还是有问题的话,座高也可从标准的820mm选购配件调低至790mm。

电气系统和K1200S一样,都是用汽车级的CAN BUS线路系统,能大幅减少电线数量和不需要保险丝设计,并具有自我诊断,软件升级的强大功能。

晶片防盗系统也是K1200R的标准设备,为这珍贵的电单车,提供多一分防盗力量。

K1200R的表板和K1200S完全不同,但一样具备燃油计,波段显示灯,电子避震设定显示等等豪华资料。

唯一不足的地方是速度计仍是传统指针式而不是现今跑车常见的跳字显示。

R版的头避震系统和S版一样,都是用最新开发的Duolever连捍式避震系统。引述BMW的说法,Duolever是以一件铝合金铸造组件作为前叉,底部却似套筒前叉,安装车轮和制动卡钳。而上半部则以两组A形摇臂连接到车架,单筒油压弹簧吸震筒就置於下A臂和车架之间,转向操作就依靠两组附有波子头的连杆与上眼镜的转向轴连接。之前老编说过,BMW电单车的设计很喜欢模仿汽车的设计。而Duolever整个系统的原理,便似汽车的双愿骨Double Wishbone系统。

BMW想做到的效果是当前避震运作时,不会改变与车架之间的角度,即是前轮的倾角不会因悬挂的伸缩活动而出现改变,达到最理想的悬挂设定。Duolever另一个卖点是一般前叉设计在制动时,挤压力会由车架的鹅颈部份一起参担,但Duolever头担其中一项特性,是把制动时所产生的挤压力,转移给车架一起摊分。好处是在制动时,头避震仍然能细致地发挥吸震作用。简单来说,Duolever避震系统比起Telelever,能为车手提供更丰盛的路面感。

K1200R的后悬挂系统用新的EVO-Paralever系统,比起1988年推出的上一代Paralever悬挂系统,新系统拥有重量更轻,阔度更窄的优点,实际发挥中也能提高离地距和增加尾轮牵引力的贴心优点。

BMW还有另一门独门秘技ESA电子调校避震系统可以让K1200R的车主选购。到目前为此,电单车用电子避震技术,暂时只有BMW独家供应。这套ESA电子系统能让车主安坐车中,便可选取九宫格Matrix内的九种预设避震模式。举例是在Sport/Normal/Comfort的先决菜单下,再选取单骑、单骑载货或双骑载货的不同模式。电子避震可以改变前避震的回弹力和后避震的预载及回弹阻力,让避震系统出现不同变化,进一步迎合不同路段和个人化设定的需要。

K1200R的头軨和头胎规格和K1200S一样,都是3.5"x17 / 120/70-ZR17。但R版的尾軨比S版窄,只是使用5.5"辘軨而只能使用180/55-17轮胎。如果想使用190/50-17轮胎,可以额外选购K1200S的6.00"尾軨。

K1200R的设备充满高科技设定,制动系统当然会备有BMW开发的EVO动力制动系统,迎合爱BMW电单车的车友口味。半联动式防锁死煞车系统Partial Integral ABS system则是额外选购的设备。

BMW的制动系统有分Full EVO系统和partial EVO系统。Full EVO系统是前后掣动都连结在一起,踏下掣动板也会启动前轮掣动。前后掣动永远双向连结,比较适合豪华舒适和流畅驾驶为主的巡航车使用。

Partial EVO系统用意是保留多一点驾驶自主空间予技术型骑士,扣前迫力,会启动尾掣,但踏下掣动板,则不会启动前轮掣动,对於习惯在弯中轻拖尾迫力来调整线位的高阶骑士很有帮助。所以对注重激烈驾驶的车款来说,Partial EVO系统较为适合。

引述厂方资料,K1200R以90km/h巡航,每公升电油可走21.3公里,若以时速120km/h巡航,每公升电油可走18.2公里。0-100km/h只需三秒,极速超过200km/h。

拥有超级性能的直四Naked Bike - K1200R,是BMW从来没有提供过的款式。单缸的F650GS是两用车,R1150R是街车但使用boxer引擎,直四偈的K1200S是跑车......唯有K1200R,拥有真正高性能的直四水冷引擎。留意它的压缩比高达13.0:1,绝不是说笑胡混打个招呼便收工的货色。

老实说,BMW近年最能吸引老编的电单车便是K1200R。当看见BMW前后专利悬挂你会马上辨认到这是BMW电单车,但是一台紧凑的直四引擎在没有啡呤的掩护下赤裸裸地展现出来,却是第一次,效果是出奇地好!

163bhp输出,BMW制作的直四水冷偈,211kg乾重,单是听见便叫人兴奋。剩下的问题是,R1200K的BMS-K电子燃油喷注系统反应是否做得细致呢,如果反应有如F650GS般线性的话,要找出它的弱点便会有点难度。

2005 BMW K1200R 规格表

引擎形式:四冲水冷并列四汽缸DOHC 16气阀

缸径 x 冲程:79.0mm x 59.0 mm

压缩比:13.0 : 1

总排气量:1157 cc

最高马力:163bhp/10,250rpm

最大扭力:13.26 kg-m/8,250rpm

车架形式:铝合金双翼梁框式车架

传动系统:湿式多片6前速轴传动

燃油供应:BMS-K 电子燃油喷注系统

左右舵角:61°

前倾角(R):--°

拖曳距(T):101mm

前悬挂系统:BMW Duolever气压ESA电子调整前叉,115mm行程

后悬挂系统:BMW Paralever单筒ESA电子调整避震,135mm行程

轮胎(前):120/70 ZR17

轮胎(后):180/55 ZR17

前掣动系统:320m双浮碟(Integral ABS)

后掣动系统:265mm单碟(Integral ABS)

长 x 阔 x 高:2228 x 856 x 785 mm

轴距:1502mm

最低离地距:--

座高:820mm(790mm)

乾重/湿重:211kg / 237kg(连机油电池及满缸电油)

油缸容量:19公升

2005 BMW K 1200R Power Cup

由2000年开始,BMW都在部份MotoGP分站的比赛当中,同场举行的BMW Boxer CUP支援比赛。赛事讲求公平,所以参赛车辆都是由BMW统一供应的R1100S,因为统一了改装项目,所以赛事强调个人的技术发挥。随著K1200R的出现,2004年是Boxer Cup的最后一年赛事。因为从2005年开始,BMW将会改为供应K1200R让车手参赛,赛事名称亦改为Power Cup赛事。

一如既往,参赛的K1200R只是改装了死气喉和在赛道上行车的必要改装,例如啡呤,波箱,防护装备,计时器,转波灯,强化避震和供油程式等等。参与Power Cup赛事的K1200R,最高马力是175bhp,只需三秒时间便可由静止加速至100km/h。

第一次的BMW Power Cup赛事,会在2005年三月十五日,在法国利曼赛道第四站MotoGP赛事中同场举行。经过总共七站的赛事(集中在欧洲国家),总冠军可以获得BMW 630i Coupe一部(正到喊),亚军可以得到BMW X3 2.0D(弱好多喎),季军则以得到BMW新一代的电单车一台(都系630i Coupe正d...)。

永州驾照科目二14年2月底改考场是什么个情况啊

给你算一笔账,按目前主流1.6的车型算;

1、车辆上路的费用。裸车价格12万,上牌、买各种税、费、头年保险,做最基本的贴膜、装饰,14万-14.2万上路。

2、每年的保险费。12的车,买基本的交强险、20万三者险、盗抢险、车损险、划痕险、司乘座位险,一年的保险费用在4600左右。当然你也可以只卖交强险,但是你开起来是悬的,不能出事,出事交强险不够赔的。

3、保养费用。如果是日本车,5000公里保一次,一次大概600-800,如果是欧系车,可以7000-10000公里保一次,按家用每年20000公里算,这项开支在3000左右。当然你可以延长保养里程,节约一点费用。(说明,虽然你说你每天上下班15公里路程,15*360=5400公里,但是你只要买了车,绝对是到处开,周末会友,接送父母、老婆、娃儿,你每天的里程据对不止30公里)

4、油费。按每年20000公里,按油耗8升/100公里计,加93#油,每升7.35元,一年的油费11760元,算1.2万。

5、杂费。停车费、过路费、洗车费,这个根据实际情况不同而不同,姑且算1500元。

所以,综合起来,你在一次性支付了买车上路的钱以后,每年在车上的开销绝对在20000元以上,并且这是车本身不出问题、开车不出事故的前提。

鉴于你的收入,买车养车可以负担,但是负担了以后,你的经济状况肯定会立即拮据起来!

个人建议,你的女儿只要一上幼儿园,每年又是一笔开支,并且要知道他一直念书完成。如果不是必要,可以考虑不买车。车用起来是方便,但是确实是消耗品。

如果你坚持买,建议你买捷达、爱丽舍这样的车,原因:1、这些车质量好,出了名的经得整;2、价格相对便宜得多;3、保值率高,哪天你负担不起了或想卖了,还能买个好价钱,你要买个日系车,哪怕是买来放在那里放两年,再卖也不值钱了。4、保有量高,皮实耐用,保养维护方便、零配件价格便宜。

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还有疑问,欢饮来电话交谈。

怎样洗车才能洗干净?

新地图3.13过(望纳点赞)

永州驾考中心新场地图及科目二过关心得

永州驾考新考场终于启用了,当听说考试有新旧捷达两款不同的车型时,自己还真地紧张了几天,根据教练加紧训练了坡点手刹加油门启动、倒库提前转向中途修正方向的技能。又上网查看了许多关于新捷达的考试方法心得。还好老天保佑,在正式训车和考试时都排上了老捷达,我的第二次考试有惊无险地通过了。

其实新考场也有优势:首先都是新车,其操控性好同型号车基本一致,特别是离合器很习惯。不像在南方驾校考试的车,训车时离合抬得很高,考试时车的离合又很紧,跟不上脚的反应;其次考场有水喝了,虽然驾考中心建设还没有完工,但考生可以喝水看电视放松心情。

不利的就是新捷达考试车了,很多考生都没训过这款车,心里没底有意见是人之常情。我也是交了补考费后才知这事的,没办法只得硬着头皮去了。就我个人经历所知:新考场大概有不少于10台车。其中11~15号车是老款捷达车,老捷达车只走6号道。大概是训车时是哪款车,考试时就是哪款车(不确定请自行向驾考中心求证)。

考试准备:听考新捷达的同学说看不到车头,所以可以准备个坐垫,还可以带点零食和饮料。因为不知道要在考场等多久,吃喝点可以顶饿还可减少压力与紧张。但不要太多,否则考试被便意影响就划不来,另外要讲卫生,一地垃圾那样没素质。

训车:我建议多几次训车,训车目的是熟悉车况、车道和失误时如何返回起点,重点是弄清右边线30CM的看点(A点)和车头横线与左侧后视镜下边线相对的位置(B线),这些是可以用在坡点停车和倒库时的参照。可以问引导员(训车时在车上)或上车前在地上划线取得。不要跑完了事,要做到心中有数,发现可能存在问题,预防失误。从左至右是1~6道,训车时跑哪道考试就走哪道,老捷达是6车道。

考试:考试时存在一定的偶然,但关键还是平时的训练,能够解决意外情况。其次要保持心态平和,要相信自己,千万不要紧张激动,否则易失误。另外不要急,前面有人刚考完(如侧方位)时,不要急于进入,待他走远点(坡点起步过完)才进入。在我前面考的有两位,一位在坡点起步时不知为什么一路狂倒档到侧方位,另一位则在侧方位里调头。如果这时进入势必影响自己的成绩。在考试时出现失误电脑会提示扣分情况,没提示就没扣分,但每个项目过后都会有个提示。

本人中等个子,下面是我考老捷达的体会,参杂了一些对新捷达看点的理解,仅供参考。

上车:调整车座位到合适自己离合刹车的位置,如果觉得太矮可以用座垫垫高;调整车椅靠背到平时训车习惯角度;调左视可见左后轮(镜下边)和左后门把(镜上边),调右视可见右后轮(镜下边)和右前门把(镜左上区),左右后视镜在侧方位和倒库时很重要;准备好后,一定要记得挂上安全带,之后直到电脑提示考试完毕,将车开回起点可以下车时才能解开。然后等待引导员(考试时不在车上)指令。等得越久越好,期间不仅可以熟悉车况还可以平复激动紧张的心情。如果还是紧张,就做深呼吸,跟引导员多说说话,很多失败的同学实际上是紧张所致。只要没有刷指纹,考试就没有开始,你就是在场内跑完N圈也没有成绩。

侧方位:刷指纹正式开考后,头不能伸出窗外。跟在驾校一样起步将车对准考道,如果前车已经过了上坡起步,就进入侧方位,否则停车等待。因为新考场的侧方位与上坡起步太近,万一前面那位失误影响自己就划不来了。保持右边线30CM进入侧方位,电脑自动提示侧方位考试开始,跟驾校不一样的是车头不要出白线(引导员提示,出线有什么后果没试过)。右后轮过了停车位左上边角一段距离就可以停车,挂倒档慢松离合直到车子开始倒车,用离合控制车速不快也不要太慢更不能停车。同时观察右后视镜,右后车轮过了停车位左上边角即右满方向盘,继续倒车的同时观察左后视镜,当左车身边即将对准停车位右下边角时回直方向盘,继续倒车的同时观察左后视镜,当左后轮即将轧线时即左满方向盘,继续倒车直到车身与库平直,停车挂一档,直到电脑提示入库成功。才打左灯出侧方位,注意不要轧边角和边线。侧方停车新老捷达操作应该是一样的。

坡道起步:坡道起步与侧方位不仅很近,而且上坡定点停车位太低,来不及进行边距调整。我训车时一次边距超30CM(扣10分)一次轧线(扣100分),所以考试时没敢强求边距。当左视镜下边线刚过中线一半时立刻停车(网传新捷达是快看到第三道线时,自己百度新捷达考场对点绝招),打左灯后慢慢松离合,车身抖起来时慢松脚刹,车子就可以走了。在这里要果断,我稍犹豫脚刹放晚了就熄火。而考新捷达的同学表示起步时不加油门也没有熄火。我在这里扣了20分,事后想起来还是没控制好车速。

直角转弯:上坡起步后,下坡时带点刹车控制车速,然后半离合控制车靠左边线30CM进入直角转弯,慢慢直线前进,当右转弯角即将对准右视镜或右门内侧门把手前端时果断右满方向盘。转过后回正方向。

倒车入库:考试具体操作与在驾校练习一样,半离合倒车时不能太快更不能停车。我个人认为这个考试重点是要掌握在倒车中通过左、右后视镜观查并随时修正倒车方向的技能,这样无论是考新捷达还是老捷达,都在左后视镜下沿线即将接触地面白线时开始打方向,无须担心因转向太晚而无法入库。车身入库后观察左后视镜下沿线刚盖住地面白线时(前面所说的B线)停车(新捷达网传是两线快接触时)。

S路很容易,因为首先是右转,所以进入S路时注意车身稍靠左。左转时车身稍靠右,这样后轮就不会轧线了。当然也要控制好车速。S路出来后,电脑会提示考试结果,通过的将车开到起点,停车走人。没通过也别着急,仔细吸取经验教训,还有一次机会的。

最后祝所有考生顺利通过,心情愉快!

2014年3月25日星期二

附场地图(受现场光线及手机限制,图像不是很好请谅解):

--OTHERANSWER:--重点强调 1、毛巾和海绵的分类运用,不同的部位使用不同的毛巾。 2、三个人配合洗车 其中两个人要步调一致、整齐划一的作业 因为这样做,不仅洗得快、不易忽视死角、同时还会给顾客一个良好的视觉效果。用这种方法反复练习,一旦熟练后养成习惯, 就会发现这种方法洗车快捷又干净。 --OTHERANSWER:--洗车应在车身冷却的状态下,在无风同时阳光又直射不到的地方进行,用毛巾或海绵配合清洗。洗车的顺序最好是车顶、引擎盖、两侧,同时依一定方向绕车身清洗,这样去污的效果较好。洗车时最好使用清洁剂。因为泡沫可以避免发生刮痕,并可刷得彻底,洗清因废气、雨雪等积在车身上的油垢。洗车剂分浅色漆、深色漆、银色漆几种,对不同颜色的车体应分别选用。洗车之后,剩余清洗剂不要立即丢弃,它可以清洗轮胎、轮圈、排气管出口。水洗完成后,紧接着便是擦拭车身。鹿皮是最好的擦车材料,一般洗车精品店有售,通常最好准备两张,分别擦车身和车窗。 洗完车之后,接下来就是打蜡了。同样,打蜡最好在车身冷却状态下进行,而且一定要在洗净之后进行,打蜡的顺序与洗车相同,也是由车身上方向下方进行。再者,持海绵推蜡的方向并非传统观念中的圆弧方式,而是按相对汽车的行进方向90度的位置。打蜡时要注意细致部位,这些地方可以用乳状或液体蜡,或用喷雾毛刷上蜡。至于车轮、车圈等部位,尽量选用专用蜡。 如果有必要,我们还可以清洗车厢,这样可以除臭、去,所以至少应一个月清洗车厢一次。洗车厢时要将脚踏垫取出清洗,放置阴凉处晾干。然后用内部清洁剂和抹布擦拭车子内部,从内部车顶、内部车门、方向盘、排档杆、音响面板循环由上向下擦拭。塑胶皮上的或渗入纹路的污垢,应用较小的软刷子沾上清洁剂擦洗。同时注意在清洁车厢内部时一定要与擦外面的抹布分开,以免污染车内。 最后用吸尘器清除地毯和角落的灰尘。这样你的车就焕然一新了。掌握了这些小窍门,你就可以放心大胆地自己做一回汽车美容师了。 洗车虽是最基本的汽车保养,但也大有学问,洗不好会伤及车漆以及一些橡胶件。 要到正规店 许多车主经常到路边临时搭建的洗车点洗车,认为反正都是洗干净,其实这是不对的,临时搭建的洗车点多数不具备为汽车做美容的技术,一旦发生损坏车漆的事情,很难通过正规渠道解决。 要用专用洗车液 正规的汽车美容场所不是用碱性强的洗涤剂或肥皂粉洗车而是用专用洗车液,因为用洗涤剂或肥皂水洗车,车体表面的亮光很快就会被侵蚀掉,还会加速车身橡胶件、轮胎的老化,而专业洗车液则不会损伤车漆。 要有先后顺序 正规的汽车美容场所洗车应该在洗车前将专用的洗车液喷洒在车身上,经过浸泡,可以使大部分的泥沙与车漆脱离,再用水枪冲洗,这样可以避免泥沙划伤漆面。 要有专用设备 正规的汽车美容场所一般都有龙门式的自动洗车机;水枪,用来冲洗车身以及底盘部分;高压空气,用来吹车上一些死角的灰尘;柔软的毛巾,用来将车身上的水渍擦干;专业的干湿两用吸尘器,用来对车厢内进行吸尘处理;长毛刷,用来洗轮毂;海绵,用来洗轮胎。而非正规的洗车点只有毛巾和水枪,其他设备能减就减,所以洗车也极容易伤及车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