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吉利和长安“反目成仇”,竟是为了这个男人?

2.新能源车不合规,多家知名车企被约谈

3.吉利什么时进入大众视野的

4.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湘潭分公司怎么样?

浙江吉利豪情汽车工业学校_浙江吉利豪情汽车职业学校

吉利汽车公司发展史 作为中国最早进入汽车工业并获得迅速发展的民营企业,吉利控股集团已成为国内轿车制造业“3+6”格局的重要成员,并正以“中国自主品牌”的资格和自主创新的姿态,引人注目地登上国际汽车工业舞台,成为中国轿车走向世界当之无愧的代言人。 回顾吉利的发展史,任何对中国汽车工业稍有了解的人都会承认,这确实是一个奇迹。对吉利在打造民族轿车上的执着和艰辛,任何稍有民族情结的人都会肃然起敬。2005年10月,国家科技部召开的“吉利现象研讨会”甚至用这样的热情洋溢的语言评价吉利: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要想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不能没有像吉利一样的灵魂,不能没有像吉利一样的脊梁。 剥下轿车的“贵族”外衣 19年,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走进临海城东一片荒草没膝的田野,开始了他的造车之梦。次年8月,当第一辆吉利轿车在欢庆的鞭炮声中从流水线上开出时,人们在高悬的大红横幅上读出了这样的字句:“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 在此之前的中国,尽管改革开放已多年,但轿车仍然是“”、“局长”的坐骑,“老板”、“老总”的专利,大街上跑的不是“官车”就是“商车”。1998年,由于吉利轿车的问世,披在轿车身上的种种令人目眩的外衣,像神祗身上年久的油漆一样,一片一片地开始剥落。首先是价格,四五万元的吉利轿车一上市,理所当然在中国汽车市场引起极大的轰动。众多合资品牌轿车,即使心犹不甘,也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 然而,更重要的还不是价格的返朴,而是观念的归真。这个来自西方工业文明的普通代步工具,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伪尊贵,被李书福无情地横扫在地,还原了它的本相。 轿车是什么?不就是四个轮子,两张沙发,一个铁壳吗! 我们一定要让吉利轿车走遍全世界,而不是让外国车走遍全中国! 李书福就是用这种貌似狂妄的语言,彻底刷新了人们对轿车的理解,颠覆了中国人对制造轿车的敬畏感。这种刷新和颠覆不亚于是中国轿车界的一次思想解放。 在此之前,弥漫在轿车界的“没有20年时间打造不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中国造不出自己的发动机、变速箱”、“中国没必要搞自主品牌汽车”等悲观、猥琐的论调比比皆是,窒息着中国汽车人自主创新的意志。 在此之后,络绎不绝的中国企业家步上吉利的后尘,意气风发地加入自主研发中国品牌轿车的行列。一支可以与外商叫阵、令世界汽车巨头不敢小觑、让国际传媒惊呼“中国车来了”的力量终于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吉利的观念创新,成就了中国汽车界的一场革命。 打造强势“吉利军团” 李书福嗜“才”如命。中国汽车工业几十年的发展,积累下大批德馨俱佳的汽车技术人才。这些佼佼者的共同信念,就是期望在振兴中国汽车工业的热潮中建功立业。然而蜂涌而入的合资企业,无情地扼杀了精英们证明自身价值的报国热情。 当立志“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让吉利轿车走遍全世界”的李书福树起“招贤纳士”的旗帜,“投奔”者如过江之鲫就一点也不奇怪了。短短几年间,吉利旗下英才云集,身怀绝技的专业人才多达900余人。其中有工程院院士2名、外国专家8名、博士数十名、硕士数百名、高级工程师及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数百名。 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人才,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在吉利的决策层、技术管理层、生产制造层等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开始发挥作用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逐步形成科技自主创新型的发展模式,很快改变了吉利的面貌。 短短几年,吉利已经成功研发并投产九大系列不同的车型,其中美人豹、自由舰已在国内外成为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代名词,近期投产的还有6款新车型。 在开发手段上,吉利已迅速向世界先进水平靠拢,目前已完全具备了全数模的开发方式,拥有每年开发2-3款新车型的研发能力。 逐步掌握轿车核心部件研发技术,实现了中国第一台也是迄今中国唯一的自动变速器的设计制造、电子智能助力转向系统的设计生产、世界领先国内领先的大升功率发动机的设计制造和整车设计、匹配、试验、验证技术的全面应用。 如今,吉利已经形成豪情、美日、优利欧、SRV、美人豹、华普、自由舰、吉利金刚、远景等9大系列30多个品种的产品谱,拥有1.0L到1.8L的8大系列发动机和JLS160、Z110等8大系列变速器。 不仅仅是注重“引才”,李书福更注重“育才”。自1998年至2005年,吉利先后在临海、北京、海南创办了“浙江吉利汽车工业学校”、“浙江吉利技师学院”、“北京吉利大学”、“海南大学三亚学院”等大专院校,培养专业的汽车技工、技师和各类汽车人才。进入2007年,吉利又创办了国内首家培养行业高级专业人才的“浙江吉利汽车工程学院”。在办校同时,吉利又设立了“未来人才基金”,为吉利未来事业定向培养1000名学习成绩好、创业心强、不怕苦、愿奉献,但家庭贫寒的大学生。 李书福最近在接受访时宣称:根据吉利汽车年产销量200万辆的规划,吉利共需员工近20万。因此,我们把吉利在校学生增至10万人,平均每年毕业2-3万人,每年进入吉利工作1—2万人。再经过10年的发展,一个年产销200万辆汽车的吉利集团公司就有了基本的人才保证。 只有自主开发方能命运自主 李书福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开发,也就是说主权经济,你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面。”进入轿车行业后,吉利是怎样把这个“主权”始终紧紧攥在自己手里的呢? 一是下大力气攻克轿车核心部件研发技术。李书福提出,吉利必须要有自己的发动机、变速箱、整车技术。为此,吉利投下巨资,建起现代化的汽车研究院,现代化的基础、电气、道路模拟、多功能实验室,现代化的变速箱、发动机厂……其间自然有无数的艰难困阻,这里毋庸细述,结果则是:479Q发动机下线了,MR479Q系列发动机通过国家鉴定了,电力助力转向系统开发成功了……一系列的成功,标志着吉利完全具备了一家自主企业必须拥有的整车造型、车身、底盘、汽车附件、发动机、变速箱、整车电子电器等开发设计能力。 当然,坚持自主开发并不是“从头开始”,更不是“闭门造车”。相反,吉利愈是坚持自主,愈是注重汲取世界先进技术。吉利没有同世界上的任何汽车公司合资,但却同世界上几十家汽车技术及相关专业公司进行着技术合作,包括引人注目的与英国锰铜合作打造世界名牌出租车。这是一种拥有100%自主权的合作,吉利具有充分的话语权。这也正是吉利能在较短时间里迅速赶上国际先进造车水平的“奥秘”所在。 二是逐步实现零部件全面国产化。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纺织、五金、机械、模具、塑料、橡胶、电子电器、石油化工、计算机工程、信息技术等行业都已经得到迅速的发展。李书福由此认为,将这些行业的相关技术整合在一起,通过技术集成优化,就是一辆中国汽车。 正是通过这种整合,吉利与国内众多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家建起了合作伙伴关系,通过知识的交流互动,形成了以本土企业为主的核心零部件供应体系。吉利的销量也由此呈现出几何级数的增长:由1999年的1600辆,跃向1万辆、2万辆、4万辆、8万辆、10万辆、15万辆直到2006年的20.4辆。2007年,集团更把目标锁定在29万辆。 自主创新,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吉利这一“科技创新型发展模式”的成果灿烂而又辉煌。

参考资料:

://.0351auto/NewShow.asp?id=10358&typeclass=&x_page=3

吉利和长安“反目成仇”,竟是为了这个男人?

吉利汽车现在有八个生产基地:临海基地、宁波基地、路桥基地、湘潭基地、兰州基地、上海基地、成都基地、济南基地;

临海基地生产的车型有豪情、美日、优利、皮卡、熊猫、跑车;

宁波基地生产的车型有自由舰、帝豪;

路桥基地生产的车型有金刚、金鹰;

湘潭基地生产的车型有远景;

兰州基地生产的车型有自由舰。

扩展资料:

2017年5月10日,吉利正式发布了 “iNTEC人性化智驾科技”技术品牌,并将每年的5月10日设为吉利汽车技术开放日。“iNTEC人性化智驾科技”是吉利汽车以人性化为核心,融合全球智能科技、顺应智能化时代而构建的汽车驾乘技术解决方案。

iNTEC构建了吉利汽车未来发展的技术路径,将助推吉利汽车集团“20200”战略向纵深发展。

iNTEC品牌标签中的“iN”代表智能(Intelligent)、融合(Integration)以及潮流趋势(INTrend),“TEC”代表着科技(Technology)。

“iNTEC人性化智驾科技”包含了“高效动力技术G-POWER”、“人本安全技术G-Safety”、“智能驾驶技术G-Pilot”、“健康生态技术G-Blue”、“智能互联车行技术G-Netlink”等汽车产业的核心技术模块,并且iNTEC涵盖的技术内容模块将随着科技的进步而逐步升级。

百度百科-吉利汽车

新能源车不合规,多家知名车企被约谈

大家好,我是你们爱吃瓜的社长。

前段时间,吉利长安之间的设计纠纷,可是牵动了无数吃瓜群众的心。

刚发布完系列的吉利,转头就收到长安发来的一封律师函,称吉利的“之光”原型车,抄袭了长安汽车的设计。

吉利的反应也很快,第二天就回敬了一封声明,拒绝长安“泼脏水”:“该律师函的内容严重失实”、“对我司的指责毫无根据”、且“对我司品牌和商誉造成了严重损害”

一来一回过招完毕之后,竟再无后续,长安没有针对吉利的反驳发出第二封律师函,吉利也没有因长安的“污蔑”而进一步要求对簿公堂。

想想倒是可以理解,抄袭向来是个难以界定的老大难问题,想要彻底掰扯清楚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无论对于哪一方来讲都成本过高。

不如各自放句狠话,表明一下态度,接下来该干嘛干嘛。

一个冷知识:律师函本身并不具备任何法律效力,只是作为一种非官方文件,表达当事人对的某种看法。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威胁:再不收敛点,你小子要挨揍!

而双方你来我往的焦点,也早被明眼人看出来,车型设计上的相似度还在其次,最关键的是一位资深设计师——自长安离职、后又入职吉利的陈政

这位大佬虽然看上去年轻,但如今已是吉利集团的设计副总裁,分管吉利设计业务。

“之光”就是由他主导设计的,发布会上还亲自站到台上讲述车型的设计理念,基本算是国内设计师界的天花板了。

但在2022年2月入职吉利之前,陈政可是长安汽车的王牌设计师。

像是长安的销冠车型长安逸动、CS75、UNI引力系列、深蓝系列等等都是他的设计作品,他也直到2021年12月“因家庭和个人原因”离开长安。

于是不少人据此推测,长安是不满被吉利挖墙角,才发出了那份提出指控抄袭的律师函。

那么,陈政对长安来说到底有多重要?

从2002年毕业之后,陈政就一直在长安任职。他也从一位不起眼的创意设计师,先后历任设计副总经理、设计副总监等职位,并一路做到了长安汽车的全球设计总监。

他给自己的定位是:二十年设计两万里,西学东鉴,融汇东西,是一个从玩电路版的技术宅到观文化的设计师。

说陈政是长安一手培养起来的汽车设计人才,一点不为过。

在绝大多数自主品牌都由外国人主导品牌设计的今天,陈政能担任长安汽车集团的全球设计总监,算是极为难得。

一方面体现了长安“汽车界黄埔军校”的精神,另一方面也证明陈政的确实力不俗。

而陈政在长安汽车长达20年的工作生涯中,除了或参与、或主导一系列车型的设计,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贡献,就是为长安培养了一批属于自己的汽车设计人才

即使是陈政离开之后,这个团队也能让之前的设计风格延续下去。

看一下2022年7月推出的长安深蓝SL03,是不是一些设计元素跟吉利的“之光”也颇为相似?

不过讲道理,在社长看来,长安和吉利这种大企业肯定会针对高管的流动,制定相应的保密政策和竞业协议等等。

真正的“核心设计素材”、“机密文件”,长安必不可能让离职的陈政带走。

但陈政成型多年的个人风格或设计习惯,也不可能因为离职就来个彻底的改头换面。

从这个角度看,短期内长安与吉利之间的设计相似,或许真的无法避免。

只是这种相似,肯定不会再现当年众泰“皮尺部”的辉煌了。

在传说中,众泰的设计部门靠着手中一把皮尺,就能实现对诸多著名车型的精准复刻。

凭借着这番手艺,众泰曾接连推出了酷似保时捷Macan的众泰SR9、酷似奥迪Q3的众泰SR7、酷似大众途观的大迈X5等车型。

甚至连前段时间众泰破产时,拿来抵债的资产清单里,都有一台保时捷Macan……可见其功力之深厚。

而除了臭名昭著的众泰“皮尺部”,当时名噪一时的还有抄袭路虎的陆风(最终被判赔150万),以及被本田起诉山寨却反诉成功,倒获得1600万元赔款的双环。

其实严格来说,国内自主品牌做出这等板上钉钉的抄袭行为,多少也是出于无奈。

当时中国汽车工业相对薄弱,汽车设计人才匮乏,国产车的品牌也没有打响。

想在合资车的统治下撕开一道口子,抄袭和夸张的营销手段,成了为数不多能吸引到消费者关注的方式。

一句话,实力不足,没资格谈原创。

也不是只有众泰一家中国车企干过抄袭的事,日本汽车工业的发家史同样没有绕开过“逆向研发”的道路。

丰田AA是抄了美国克莱斯勒的Airflow,本田N360“借鉴”了英国的MINI……

但这些黑历史过去,丰田和本田最终成长为拥有丰厚原创实力的国际车企,开发出许多自主设计的经典车型。

时至今日,“借鉴经典”已经成为汽车圈见怪不怪的常见现象,很多后来的经典也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有所成就。

但抄袭,绝不是长久之计。没有任何自主性的拿来主义,只会葬送自己未来的道路。

消费者可以一时戏称“我的法拉利梦想,就靠众泰汽车来圆”,可今天的众泰早已衰败得只剩下最后一口气。

(好不容易2022年说要复产,现在又没消息了)

好在,世纪之初的中国汽车市场,不仅有一心只想投机取巧的众泰,同样还有扎扎实实积累基础的其他自主品牌。

只是在那个时候,自主品牌需要攻克的首要问题还不是设计,而是技术和质量。

如果把开启比亚迪新能源神话的传说——“王传福干杯电解液”,看作是中国汽车工业弯道超车的标志件。

那么当年自主品牌普遍面临“质量差”、“技术差”的质疑,则是中国汽车工业落后的真实写照。

第一批吉利豪情汽车的生产车间里,每位工人手里都拿着一把锤子,零件装不进去就来一锤子敲进去。

就这样纯手工打造出来的车,淋雨漏水、关门进烟,连测试都通不过,让李书福一气之下下令把这批车全部砸掉。

后来有技术了,质量也开始能说得过去,总算轮得到设计说话,自主品牌又“吃瘪”了。

因为自主品牌自己设计出来的车,太丑了。

不是中国消费者就喜欢“丑东西”,而是好看的车中国车企做不出来。

漂亮的汽车设计图哪个设计师都能画,但是把一辆车从设计图搬到地面上,需要考虑用料、功能、配置等各方面因素。

怎么让这辆车在设计不打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电动车公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吉利什么时进入大众视野的

据工信部12月8日消息,为达到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目的,针对11月19日公布的监督检查中存在违规问题的25家汽车企业,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进行了约谈。其中不乏东风、广汽、北汽、吉利和比亚迪等知名车企。

东风旗下三款有问题的新能源车型中,DFL7000NAH1BEV纯电动轿车被检查出存在过放电保护值不合规的问题;EQ6100CACBEV4纯电动城市客车存在喇叭未发声的问题;DFA5040XXYKBEV2纯电动厢式运输车,存在驾驶室两侧喷涂不合规以及未配备停车楔的问题;

广汽旗下也有三款车型不合规,分别是GMC6450BCHEV、GAC6450CHEVASE以及GHA6450NAC5APHEV,三者都是插电式混合动力多功能乘用车,均被检测出车载能源管理系统生产企业名称与备案参数不一致的问题。此外GAC6450CHEVASE存在工况条件下百公里耗电量(加权)超过备案参数值,GHA6450NAC5APHEV存在电动汽车插头型号与备案参数不一致以及工况条件下百公里耗电量(条件A)超过备案参数值方面的问题。

吉利旗下两款新能源车型出现问题,HQ7002BEV15纯电动轿车行李箱容积不合规,DNC5049XXYBEV02纯电动厢式运输车低速行驶提示音不合规。

比亚迪旗下BYD7150WT5HEV4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出现备胎标识不合规的问题。

此外,厦门金龙、长江汽车等车企,也被检查出了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专注于制造新能源车的新兴车企并未出现在表格中,例如理想、小鹏和特斯拉等,旗下产品均未在此次检查中出现任何问题。

忽略基础技术?传统车企问题频出

为响应国家政策,传统车企也纷纷在新能源车领域投入精力。按理说,传统车企在造车方面经验更加丰富,应当有着更加扎实的基本功。如果说,传统车企在新能源领域的新兴技术上或许还处于研发阶段,不如传统车成熟,但在造车的基本技术上出现问题,实属不太应该。

举例来说,北汽(广州)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BJ7000C5E7G-BEV纯电动轿车,出现了安全带方面的问题;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BYD7150WT5HEV4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出现了备胎标识不合规的问题;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HQ7002BEV15纯电动轿车,出现了行李箱容积不合规的问题。

另外,出现的问题还有未配备反光背心、三角警告牌以及未配备停车楔等问题,这些基本都属于造车技术的基本功,在传统车和新能源车两方面,基本没有区别。如果说为了研发新能源技术,而忽略掉这些车辆最基础的方面,似乎不太解释的通。在这些方面出现问题,传统车企在新能源制造领域的表现,似乎有点儿“狗熊掰棒子”的味道。

全力解决问题,才能获得更多销量

发展新能源车,符合当今大势所趋。11月,乘联会公布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最新数据。

数据显示,11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16.9万辆,同比增长136.5%;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18.0万辆,同比增长128.6%。1-11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零售销量达90.3万辆,同比增长2.7%;新能源乘用车累计批发销量达96.0万辆,同比增长5.7%。可见,在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仍在不断增加。

在销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新能源车企更应当注重车辆是否合规的问题,给予车主和潜在消费者最基本的安全保障。工信部也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对道路机动车辆产品的事中事后监管。

对于这些被约谈的车企而言,只有致力于改进旗下产品问题,才能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让消费者获得一定安全感,从而提高销量。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湘潭分公司怎么样?

2006年。

直到1998年8月8日,吉利第一辆汽车——豪情下线,吉利汽车尚属于“黑户”。那个建立在沼泽地之上的秘密基地——浙江临海吉利豪情汽车工业园区,建起打得是“造摩托”的幌子,“造车”拿的是“6字头客车”的“许可证”,而非“7字头轿车”。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汽车产业逐渐开始放开,民营企业造车也成为可能,豪情就是这一年登上了目录。同年,吉利第二款车——美日,以6.58万元的售价入市。2003年3月,MR479Q发动机通过国家单列市级新产品鉴定;5月,CVVT-JL4G 18发动机研发项目在宁波启动。同年,吉利进入国家“3+6”主流轿车制造厂家行列,以及全国企业500强。2006年,吉利以每股2.5英镑的价格认购英国锰铜公司(现在的伦敦出租车)570万新股,持有其23.2%的股份,成为其最大的股东,并将英国汽车产业重镇——考文垂带入大众的视野。

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湘潭分公司是2006-04-17注册成立的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湘潭市九华工业园风光路。

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湘潭分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30300790349409N,企业法人俞学良,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湘潭分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经济型轿车及其发动机和零配件的制造(凭目录生产),农业机械(不含农用车)及配件制造;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及技术的出口业务和本企业所需的机械设备、零配件、原辅材料及技术进出口业务,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上述经营范围属 法律、法规限制经营的凭专项审批经营)。

通过爱企查查看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湘潭分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