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畅想未来新能源论文

2.本科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毕业论文题目有哪些

3.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论文

4.求一篇科技小论文(新能源)

5.谁给我一个 汽车论文 1500字左右

6.新能源汽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论文_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论文题目大全

汽车环保毕业论文

 汽车的节能与环保是目前我们急剧解决的社会问题,汽车尾气污染已占大气污染的百分之七十,汽车尾气排放已成为我们的首要污染源。下面为大家分享了汽车环保的论文,欢迎借鉴!

  摘 要 我国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给能源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本文在分析我国汽车行业现状的基础上,研究影响汽车油耗的主要因素,并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研发使用汽车节能减排技术、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强化汽车使用过程节能等方面提出汽车节能减排的对策。

  关键词汽车行业;节能减排;汽车油耗;新能源汽车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在汽车产业快速增长的同时,也给环境和能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能源和环境已成为制约我国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做好汽车节能减排工作,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1 我国汽车行业现状

 我国汽车保有量增长迅速。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hina Association of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统计,2013年,中国汽车销售2198.41万辆,同比增长13.87%,再创全球最高记录,已连续五年蝉联全球第一,扣除报废量,汽车保有量增加1651万辆,同比增长13.7%。从2003年到2013年10年间,我国汽车保有量从2400万辆增长到1.37亿辆,是2003年汽车数量的5.7倍。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汽车社会发展仍将保持强劲势头。汽车给居民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方便,但是伴随着汽车的快速增长,消耗大量能源,汽车尾气污染已经成为威胁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汽车汽油消耗量在汽油总消耗量的比例中占80%以上,成为汽油消耗的绝对主力。《2013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显示,2012年全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4612.1万吨,其中氮氧化物640.0万吨;碳氢化合物438.2万吨;一氧化碳3471.7万吨;颗粒物62.2万吨。汽车是污染物总量的主要贡献者,排放的NOX和PM超过90%,HC和CO超过70%。汽车的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紧急任务。

  2 影响汽车油耗的主要因素

 发动机油耗对汽车的油耗有决定性的影响。发动机的压缩比高、供油系统完善及燃烧室形状合理,用电子点火系统能降低发动机的油耗。柴油机的压缩比远高于汽油机,明显节油。在行驶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可以使用小功率发动机以降低负荷率。

 整车结构对汽车的油耗有重要影响。汽车传动系效率越高,传递动力过程中能量损失越小,油耗就越低。目前机械齿轮变速器要比液力自动变速器的传动效率高。汽车总质量影响到汽车的滚动阻力、坡度阻力和加速阻力, 对汽车的油耗影响很大。在汽车上广泛用轻质材料, 减轻汽车自重, 是降低汽车油耗的一个方向。通过整车风洞试验使汽车外形接近最优化,从而减少汽车的空气阻力系数来减少空气阻力。改善轮胎的结构、花纹及胎压都可以降低汽车的油耗。

 汽车合理使用对汽车油耗也有显著影响。汽车在接近于低速的中等车速行驶时燃油消耗量最低,高速时随车速的增加百公里燃油消耗量迅速加大。在一定道路上,汽车用不同的档位行驶,燃油消耗量是不一样的,需要选择合理的档位。为了提高运输生产率和降低成本,运输企业拖带挂车是降低燃油消耗量的一项有效措施。

  3 汽车节能减排的对策

 3.1 通过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使用总量

 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城市公共交通具有集约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构建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选择。发展多种形式的大容量公共交通工具,建设综合交通枢纽,优化换乘中心功能和布局,提高站点覆盖率,提升公共交通出行分担比例,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科学研究确定城市公共交通模式,根据城市实际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建设以公共汽(电)车为主体的地面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快速公共汽车、现代有轨电车等大容量地面公共交通系统,有条件的特大城市、大城市有序推进轨道交通系统建设。

 3.2 研发使用汽车节能减排技术

 从汽油机的燃油电子控制喷射技术、稀薄燃烧技术、优化设计燃烧系统、电喷发动机闭环控制系统四个方面来提高发动机的综合性能。提高燃油质量,改善燃烧品质,进行燃油调质,以降低添加剂和铅的排放,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和转化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使用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将制动时的热能转化为电能,并将其存储在电容器内,在使用时可迅速将能量释放。新设计、新材料以及新工艺在汽车上的应用,实现汽车的轻量化。

 汽车排放污染物主要是氮氧化物和微粒。柴油机的减排技术主要有燃烧系统直喷技术、废气再循环技术、增压中冷技术、燃油多次喷射和喷射高压化技术等。汽油机的减排技术主要有三元催化转换技术、二次空气供给技术等。

 3.3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大力发展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和替代燃料汽车。纯电动汽车是一种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前进。混合动力汽车在车上装有两个以上动力源,燃料电池、蓄电池、太阳能电池、内燃机车的发电机组,当前复合动力汽车一般是指内燃机车发电机,再加上蓄电池的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使作为燃料的氢在汽车搭载的燃料电池中,与大气中的氧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出电能启动电动机,进而驱动汽车。在我国开展研究和应用比较集中的车用替代燃料主要有气体燃料、生物质燃料和煤基燃料。

 3.4 强化汽车使用过程节能

 驾驶员的工作责任心和驾驶操作水平对汽车油程的影响很大。车辆例行保养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汽车的行驶阻力和发动机的性能,因而影响车辆的耗油量,另外,车辆的轮胎气压、机油的状况以及行驶中机械和刹车的状况等因素都会影响燃油消耗率。仅驾驶技术这一因素造成的油耗差异,就经常超过8%,有些节油标兵的油耗指标比一般水平低15%以上。因此,我们必须在驾驶证考核方面加大力度,驾驶培训中加入节能减排的意识和技巧。

  参考文献

 [1]江生生,李德杰,张锋.我国汽车节能减排发展趋势[J].商业文化,2012(1):209-210.

 [2]倪晋尚.我国汽车节能途径分析[J].科技信息,2010(35):1006-1007.

 [3]单颖.浅述汽车的节能和环保[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9):276.

 [4]展玉山.我国汽车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措施探讨[J].价值工程,2012(22):50-51.

;

畅想未来新能源论文

汽车与人类的关系

1705

年,纽可门首次发明了不依靠人和动物来作功而是靠机械来作功的实用化蒸汽

机。

这种蒸汽机用于驱动机械,

便产生了划时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随着蒸汽驱动的机械即

汽车的诞生,人类社会中便拉开了永无休止的汽车发展的序幕。

1769

年,法国人

N.J.

居纽

(Cugnot)

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驱动三轮汽车。到

1804

的年,

脱威迪克

(Trouithick)

又设计并制造了一辆蒸汽汽车,

这辆汽车还拉着十吨重的货物

在铁路上行驶了

15.7

公里。

进入

20

世纪以后,汽车不再仅是欧洲人的天下了,特别是亨利

.

福特

(HeneryFord)

1908

10

月开始出售著名的“T”型车时,

这种车产量增长惊人,

短短

19

年,

就生气

1500

辆。此间的

1913

年福特汽车公司还首次推出了流水装配线的大量作业方式,使汽车成本大

跌,

汽车价格低廉,

不再仅仅是贵族和有钱人的豪华奢侈品了,

它开始逐渐成为大众化的商

品。也是此时开始,美国汽车便成为世界宠儿,福特公司也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王国。

汽车从出现到现在短短一百多年间,

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

创造出巨大的社会

财富,

并且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更是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

深究其对人类社

会的影响,

是如此深刻且持续。

汽车最初的出现在作为运输工具,这一属性一直未变。

当社

会在不断进步,

人们渴望拉近人与人的距离,

生产上的需要等一系列动力促使汽车成为这个

时代的产物。

通过不断的发明改进,

汽车终于面世。

这一庞大的机器怪物,

伴着隆隆的呼啸

声,

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并且使这个社会插上翅膀,

伴随着它转动的轮子,

一直开向未

来。

汽车替代了代步、

马车等传统交通手段,

最大的特点就是高速。

它使两地的距离在时空

上缩短了,

促进了更多的交流。

越来越多的信息得到传递,

促进了社会的生产,

更高的拉动

了整个社会的上升。这种新式交通方式促进了商贸的来住,并产生了一系列的相关服务。

汽车的出现,

不仅代表着一种新事物的出现,

它引导着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

一个新兴

产生的诞生。

汽车最初是拉开了钢铁和煤炭的需求,

制造汽车需要大量的钢铁,

冶金产业得

到空前的发展,

并且直接地影响了煤炭集。

矿业面临巨大的市场,

这一强大动力使人类不

断开发矿产,

从煤炭到石油,

再到天燃气等,

点燃了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曙光。

围绕着汽车

产生了一系列的新生产业,橡胶、玻璃、塑料等等产,这些供给对化工、能源、制造等行业

的结构进行了一系列的深化。

汽车业是一个关联度非常大的产业,

汽车产业自身发展的同时,

还可以带支

150

多个上下游产业的发展。涉及到金融、旅游、服务、运输等行业,提供了无

数工作岗位。这个群体遍及制造、销售、营运等行业。在日本,这个人口比例约为

1/9

,而

且欧美国家,

这个比例就更高了。

由汽车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圈,

遍及社会各个层面,

条产业链在一百年间创造的财富比过去一千年累积的财富还多。

它使人类进步的步伐越来越

大,并且节奏越来越来快。

汽车最初出现,

速度并不快,

但是它是用外部动力代替了人力。

如何提高速度及能源利

用率成为提高汽车技术的头号问题。

科学家致力于这个问题的钻研,

汽车的速度越来越高了,

已经可以达到四百多公里每小时,

零到一百公里的加速也缩短到三点多秒。

由此产生了动力

学等学科。

汽车能源一直是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尤其是能源紧缺并且污染严重的今天,

能源

已经起着决定汽车兴衰的关键。

由传统的石油到新型的燃气,

再到生物燃料,

人类一直在不

断尝试。

新能源汽车的提出,

更是在汽车业引起一阵狂潮。

新能源汽车是指用非常规的车

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

(

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

但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

)

综合车辆的动力

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

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

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

车包括有:

混合动力汽车

(HEV)

纯电动汽车

(BEV)

燃料电池汽车

(FCEV)

氢发动机汽车以

及燃气汽车、醇醚汽车等等。传统汽车产业在

21

世纪面临最大的选择就是能源的选择。能

源紧缺,

并且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一系列严峻的问题迫使人类不断寻找新的出路,

汽车这

种机器怪物的未来,

就决定在能源上面。

备受关注的我国

《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11

~2020

年)草案已经出炉。从目前透露出的《规划》细则看

,

中央财将投入上千亿

,

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

从发展规划、

消费补贴、

税收策、

科研投

入、府购、标准制定等方面

,

中国已经构建了一整套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的策体系。

21

世纪,人类共同寻找汽车的就出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新能源洗车将成为主流。

汽车引导着一种文化,

这种文化就是汽车文化。

汽车已经从单一的交通工具过渡到多身

份的象征,

虽然交通工具是其永恒求变的属性。

各个汽车生产商在其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独树

一帜的汽车文化,

耳熟能详的有通用公司、

丰田公司、

奔驰公司等等,

它们不仅代表着一个

商标,

更代表着各自独特的文化品牌。

例如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其宗旨:

依靠一支训练

有素、富有使命感和团队精神的员工队伍,贯彻精益管理原则,注重不断学习和积极创新,

安全地为顾客提供世界级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使上海通用汽车成为面向

21

世纪、国内领

先、国际上有竞争力的汽车公司。超级跑车、房车、豪华轿车、越野车等等,成为了不同阶

级的象征。

每一个阶层不同的文化,

造就了他们不同的选择,

而每个阶层又为这些汽车融入

了他们独特的文化,

在人与车的交融中,

形成了汽车文化。

在美国,

开着路虎悍马的可能是

娇小的女子,

她们与强悍粗犷的汽车显得格格不入,

但是就是这种强烈的反差,

显示出她们

渴望力量,

希望保护自己的愿望。

作为汽车用户中最充满的群体,

青年人更喜欢超级跑

车,

SCC

超跑俱乐部就是这样一个文化集合地。

“开跑车不是为了炫富,只是一种生活方式”

这是他们的理念。

这个群体宣扬着一种独特的汽车文化,

而他们,

也正是中国超级跑车文化

的一个顶级代表。

汽车从日常走上了运动的舞台。

从第一辆汽车被生产出来到第一次汽车比

赛的举行只不过十年的时间。

起初,

汽车比赛的目的只是汽车生产厂家为了检查车辆的性能,

宣传使用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因此汽车生产厂家积极资助,

推销其产品。

世界上最早组

织汽车比赛是在

1887

4

20

日,有法国《汽车》杂志社主办。不过参赛的只有

1

个人,

名叫乔尔基

-

布顿,他驾驶四人座的蒸汽汽车从巴黎沿塞纳河畔跑到了努伊伊

现在的汽车赛已完全成为一种职业活动,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在赛车场,那些五

彩缤纷的赛车,

随着一声令下,

竟相出发,

开足马力冲向前方。

车手门你追我赶的争先表演,

赛车如万马奔腾一泻千里而过的彩场面非常壮观,这对

20

30

万的现场观众和数以亿计的

电视观众来说极丰富刺激。

汽车运动的魅力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有助于改善汽车的性能

;

是强化的道路实

验;动态车展最佳广告;促进汽车大众化。

汽车赛是集人与车为一体的综合较量。与通常的体育运动相比,汽车运动不仅是车手

个人技艺、

意志和胆量的竞争,

而且是汽车设计,

产品质量的角逐。

这种独具特色的双重性

运动,更能体现人类精英与高新科技最完美的结合,体现人类对自然的征服能力。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汽车的理解和认识也在逐步加深,作为汽车产

业链的下游环节,

汽车运动产业近年来开始在国内落地生根。

“热衷于汽车运动的人越来越

多,

除了喜欢观看汽车赛事外,

中国职业车手的队伍也在迅速壮大,

他们已经开始出现在国

际顶级汽车赛事中。随着

F1

GT

这样的世界顶级汽车赛事相继落户中国,中国国内的各项

汽车赛事近年来也风起云涌,

诸如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

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

全国卡

丁车锦标赛等一系列赛车运动,已经在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的年度赛程上被排得满满当当。

尽管国内的汽车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但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的汽车运动

还处于起步阶段,新中国刚一成立就决定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

1953

年第一汽车制造厂破

土动工,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建设自己的汽车厂,为奠基仪式亲自题写了

“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

1956

年我国生产的第一辆汽车下线,又亲自为其命

名———解放。

1956

年是中国汽车史上令人难忘的一年。

5

月,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

东风牌轿车,

送往北京向党的八大”献礼,

这是中国自制的第一部轿车。

而我国的赛车生产

上仍然大大的落后欧美国家,有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企业生产技术落后,品牌不行。

而且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而赛车是一项“烧钱”运动勿需质疑,

资金成为赛车运动发

展的最大瓶颈。

无论是

F1

这样的国际赛事,

还是

F

CCC

等亚洲赛事,

是否有足够的赞助

商和赞助金额是一支车队生存壮大,赛事顺利进行,推广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所在。

技术是保障一个没有自身核心技术的车队或者厂商,是无法在赛车世界里觅得一席之

地;

同样,

一个在汽车行业没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国家,

也是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赛车大国。

从这个角度来看,

中国赛车运动较发达国家相比,

一开始就多少有些“先天不足”,

不具明

显优势的核心技术已经成为制约中国赛车运动发展的最大障碍,

且这种软肋并不能单纯依靠

市场推广和商业运作来弥补。

赛车是一项刺激的运动,是一项团体的运动。一支好的赛车队伍需要有好的驾驶员站

在前线比赛,

更需要有优秀的修理团队的配合,

还要有好的设计师等等。

站在车队幕后更是

实力强大的公司企业,

有着国家的支持。

从一个赛车运动的发展甚至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经

济,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等。这就是赛车的魅力与内涵。

汽车的速度越来赶快,使人们的步伐越来越快,但是,汽车在为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

也带来了隐患。

每年因交通事故伤亡的人数越来越多,

汽车安全问题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

题。

实际上从汽车诞生那一刻开始,

汽车安全技术就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如今汽车

安全技术早已经不仅仅是安全气囊安全带的简单应用,

各种电子设备的介入使得汽车安全装

置更加的智能化人性化。

实际上对于汽车,

每一个零部件都涉及到其安全性,

其中不仅仅是

那些我们熟知的电子设备,

同时也包括汽车所用的每一块钢板,

每一个焊点甚至每个焊点

的位置都影响着汽车安全。另外驾驶员的驾驶习惯、道路配套设施都是和安全紧密相关的。

而这些汽车安全性配置按照事故发生的前后基本可以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大类,

汽车的主动安全性是指事故将要发生时汽车防止事故发生的能力,

而被动安全则是指事故发

生时车辆保护成员和步行者,使损失降到最小的能力。

各个公司都致力提高自己产品的安全性,

从安全带、

安全气囊、

儿童安全座椅到车轮防

抱死制动系统

(ABS)

牵引力控制系统

(ASR)

各种智能系统,

汽车从结构上越来越智能化,

备自动化设备程度越来越高。

抛开产品的安全性,

汽车安全延伸到文化层次,

遵守交通守则,

良好的驾驶习惯,

交通道德等等都影响着汽车安全的方方面面。

人是主观体,

在汽车具有安

全保护设备的前提下,

人的意味、

素质都成为汽车安全的关键因素。

普及汽车安全知识,

高文明交通意识,成为汽车时代社会刻不容缓的任务。

汽车的安全,

更是涉及到自然的安全。

越来越多的汽车,

虽然满足了人类不断增长的需

求,但是,汽车的数量激增,不断地与人类增土地,土地问题越来越严峻。汽车对环境的污

染,也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安全。汽车对环境的影响

:

1

)汽车制造过程中的污染。汽车的塑料铸件中使用氟利昂作为发泡脱沫剂,氟利昂

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另外,铅基涂料会造成铅污染;油漆溶剂的散逸也会造成污染等。

2

)汽车噪声。据统计,城市噪声中,交通运输噪声占

75%

,而汽车在交通噪声中占

85%

据调查,

全国

80%

以上城市交通干道两侧的噪声超过

72

分贝;

上海西藏路中百一店

附近的噪声达

91.2

分贝,有人认为是世界上最喧闹的街道。

3

)汽车拥堵。由于汽车保有量剧增,交通堵塞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大城市的顽疾。汽

车拥堵降低整个社会的效率,

而且加重了空气污染。

汽车频繁启动、

刹车和低速行车使尾气

中氮氧化物、

一氧化碳、

碳氢化合物等污染物比正常行驶时多得多,

大量拥堵的汽车废气集

中排放,在距地面约

1.5

米处形成一个污染层,正在人的呼吸带附近,危害人体健康。

4

)公路、停车场和加油站的影响。公路建设使沿线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占用农

田耕地等。

1998

年,中国公路总长达

128

万千米,这些路网使

4

万平方千米土地丧失农业

功能。中国现有耕地

132

万平方千米,仅占国土面积的

13.5%

。露天停车场除了占地外,还

会改变城市的气流的方向和速率,加剧城市的热岛效应。

5

)汽车排放的尾气污染空气。以北京为例,大气污染物中,

39%

的一氧化碳、

74.8%

的碳氢化合物、

46.2%

的氮氧化物来自机动车的尾气。另外汽车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油,我国

是人均石油缺乏的国家,汽车拥有量的快速增加造成了巨大的能源压力。

2002

年,我

国年进口原油

6500

多万吨,已经占年消耗量的

30%

。由于有一部分汽车以液化气为燃料,

所以液化气的消耗在过去

5

年中平均每年增长

25%

6

汽车报废对环境的影响。

在车辆拆卸、

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

废水、

废油等。一方面占用大量土地,另一方面,废机油会随雨水漫流,污染周边环境。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也是决定汽车行业命运的关键。

纵观历史,汽车促进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并引导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前进。但是,在

21

世纪,人类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生存急剧下降。汽车的命运是兴是衰,却是

备受制约。一方面,汽车必然存在于人类社会,另一方面,汽车必须告别传统的模式,新式

汽车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汽车与人类的关系,必将持续且相互影响。

参考文献

《汽车文化概论》陈燕,王昕彦

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0-8-1

《汽车环境保护学》朱崇基,周有平,何文华

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1-1

《汽车工程手册

2

环境与安全篇》日本自动车技术会

编,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

译,北

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12-1

参考文献(百度文库)

本科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毕业论文题目有哪些

国际油价破百之后,新能源再次被人们关注。然而,新能源在缓解能源危机这个大舞台上,到底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哪些新能源又值得消费者期待呢?

面对高油价和潜在的石油供应危机,各国都把解决能源问题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中来。中国工程院博士冀星说,摆在各国面前的有两条道路:一是开源节流,寻求更多的石油供应渠道,并提高石油的使用效率;二是开发新能源。

为了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2006年1月1日,我国正式颁布实施了《可再生能源法》。该法将可再生能源的范围进行了限定,即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旨在推动以秸秆、甘蔗、玉米等农林产品以及畜牧业生产废弃物等为代表的生物能源发展。

2007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描绘出一幅未来5年我国能发展的蓝图。

乙醇汽油推广范围逐渐扩大

在众多新能源中,目前我国唯有乙醇汽油真正得到了推广,并且范围逐渐扩大。现在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南、安徽五省及湖北、山东、江苏、河北、广西五省的部分地区都在使用乙醇汽油。

乙醇俗称酒精,车用乙醇汽油是把变性燃料乙醇和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一种新型汽车燃料。它基本不影响汽车的行驶性能,还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虽然乙醇汽油的技术成熟,推广也一直稳步进行,但就在院2007年举行的一次关于可再生能源的会议上决定,我国将停止新建的粮食乙醇燃料项目。据了解,出台这一政策是为了保证粮食安全,保证玉米、小麦和其他农产品的种植比例平衡。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的有关专家认为,由于利用率最高、价格最为低廉,以木薯制造酒精前景广阔,我国燃料乙醇由此向非粮乙醇转折。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高海洋博士认为,从长远角度讲,推广乙醇汽油是节约能源,提高环保质量的有力举措,但就试点情况来看,在全国范围推广则要在成本、价格、政策等方面加以规范,这需要整个供求市场的磨合,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生物柴油三年后进入正规加油站

生物柴油作为传统柴油的替代能源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的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洋石油和中粮集团都设立了专门的机构研究生物柴油。有关方面预测,三年后生物柴油能进入正规加油站。

生物柴油是以动植物油脂为原料的可再生能源,与传统石化柴油相比,生物柴油具有润滑性能好,使用安全等优势,目前全球生物柴油的主要应用领域是为汽车提供动力燃料。使用生物柴油车辆无需改装,只要与普通柴油按照一定比例调和即可。

2006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法》。虽然已有法规确定生物柴油的合法地位,但广大消费者近两年内还很难在正规加油站购买到。

据了解,国家对成品油的监管非常严格,而目前生物柴油的质量参差不齐,如果在加油站销售,质量无法保证。另外,产量太小也是制约生物柴油走进正规加油站的重要原因。国家发改委对生物柴油今后的推广已经有初步的,就是按照乙醇汽油的推广方式来分区域封闭式推广。

中国工程院博士冀星透露,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整体规划和四大集团研究实验进度,预计三年后生物柴油才能进入正规加油站。

氢能源应用在车上有待时日

与生物质能源相比,氢能源的发展势头略显弱势,但世界各国的研究机构和汽车制造企业在研究开发氢技术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绩。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把远期目标定位在氢能源车,“雪佛兰Sequel”是该公司最新一代的氢能源概念车。

氢能源是一种二次能源,目前主要的来源是利用水制取的。我国氢的来源极为丰富,制造提取的技术水平也有了一定的基础,水电解制氢、生物质气化制氢等制氢方法都已形成规模。

虽然氢能源来源广泛,但作为新能源在车辆上推广还有一定难度。首先,提取氢能源的成本极高;第二,需要对车辆进行较大改造;第三,大量提取氢能源的难度较大;第四,需要广泛建造氢加注站点。业内专家认为,获得大量廉价的氢,是实现氢能利用的根本。

太阳能汽车的美好前景

1999年,巴西圣保罗大学的科研人员设计出一款新型太阳能汽车,这种汽车全部使用太阳能作为能源,发动机和车轮之间没有传输装置,最高时速超过100公里。这是世界上有报道的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太阳能汽车。

2003年,由日本大学生制造的氢(hydrogen)和太阳能汽车成功穿越澳洲。该车从柏斯穿越沙漠行驶到悉尼,行程4084公里。汽车的排放物包括纯净水,悉尼特恩布尔在汽车抵达悉尼后,将水一饮而尽。

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系吴小平教授分析说,太阳能汽车进入商业时代,至少还要30-50年,但太阳能在汽车上的局部应用,10年之内应可见到。比如随着汽车上空调、多媒体等大量需要耗用发动机动力供电的电器设备的使用,燃油发动机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需要,那么用太阳能电池替代发动机的部分功能,就既可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又可提高发动机工作效率。另外,高尔夫球场、风景区等对环保要求较高,而对动力要求不高的场所,可能会使用太阳能小车做工作车或游览车。

神秘的“可燃冰”

在全世界寻找替代能源的努力中,一种神秘的物质逐渐浮出水面,它就是深藏在海底的比石油、煤燃烧值高数倍,被称为后石油时代能源的“可燃冰”。

这种天然气水合物的晶体叫“可燃冰”,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它透明无色,形似笼状的独特的冰结晶体,点火即燃烧,常温下分解出天然气,所以又叫“气冰”、“固体瓦斯”,是一种高能量的能源。我国在西海北部已经发现可燃冰的存在。

目前,很多国家都只是证明其在某一地区内含有“可燃冰”这种,但却很难说出具体的可储量。由于“可燃冰”分布于海底,因此勘探起来有很大难度,至少现阶段世界各国都不能像探测石油、天然气一样,通过分析地质构造和进一步勘探确认“可燃冰”的探明可储量。

“集实物样本还具有一定的难度,‘可燃冰’的开发利用就更是难上加难。”专业人士指出,开发“可燃冰”非常危险,由于水化物是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且开时还有可能导致海床崩塌使甲烷大量释放,释放过程中一旦失控,难免酿成灾难。因此业界认为“可燃冰”成为新能源只是人类的一个希望。

电动汽车蓄势待发

电能汽车也称电动汽车,其工作原理是依靠蓄电池的电力使汽车发动机运转,使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驱动汽车。

电能汽车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汽车燃油的污染问题,很多国家和机构都在研究电能汽车,而电能汽车的主要问题是蓄电池的蓄电能力大小,它直接影响着汽车的行驶速度和行驶距离。

现在,国内外各知名汽车厂商都开始下大力气开发电能汽车。

比亚迪首款电动汽车F3e使用电能驱动,没有排放,没有污染,甚至没有汽缸发动机的噪音,充足电以后以140-150公里/小时的速度可行驶570公里,这种环保汽车的远景变得越来越清晰。

电能汽车的发展将有效缓解能源危机,成为新能源动力车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后

石油仍是当前最廉价的车用能源

除了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和氢能源以外,风能、太阳能、水能等都可以作为替代能源用于车辆,但目前它们还停留在概念的范畴,石油仍是当前最廉价的车用能源。

石油价格上涨已经变成了不可逆转的趋势。除非找到真正具有市场实用价值的替代能源,否则整个世界都将不可避免地沦为“石油的奴隶”。

寻找新能源的意义不在于最终完成了什么样的研发,而在于它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一种可能。

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论文

新能源汽车是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下面是学术堂整理的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论文题目,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对汽车新能源技术的初步探讨

2、2011第九届(上海)汽车电子与汽车新能源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3、现阶段我国汽车新能源技术发展战略研究

4、汽车新能源及润滑油的发展研究

5、宝马汽车新能源发展战略

6、汽车新能源之氢动力

7、21世纪汽车新能源——燃料电池

8、汽车新能源领域异军突起的新秀——来自EVS25珠海银通展区的报告

9、宝马集团展示汽车新能源技术的现在和未来

10、未来的汽车新能源

11、汽车新能源的N种可能

12、FPT菲亚特动力科技杯中国汽车新能源技术金牌榜揭晓

13、汽车新能源开发蕴育绿色革命的到来

14、CNG车型走俏 力帆汽车新能源战略将分“两步走”

15、也谈汽车新能源——形形的清洁汽车“食谱”

求一篇科技小论文(新能源)

摘 要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和“低碳经济”概念的不断推广,节能减排成为当今热点问题。而如今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在导致交通拥堵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能源危机问题也亟需解决。在此背景下,开发新能源,研制节能环保型汽车是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笔者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所遇到的问题作出阐释与总结。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发展现状 发展趋势?E烀媪倌烟

中图分类号:U473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概念最早在20世纪60年代“十一五”初期的“863”中提出。新能源汽车概念一提出,就引起了社会和学术界的广泛讨论,行业内各厂商也表现出较高积极性,不断尝试研发不同类型的新能源汽车。那么,新能源汽车是如何定义的呢?目前,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各有侧重,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和分类标准也没有统一,本文将从普遍认同的概念和分类进行阐述。新能源汽车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新能源汽车。广义上讲,新能源汽车指除汽油和柴油发动机等内燃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氢能源汽车、燃气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等,废气排放量相对较低或者零排放。从狭义上讲,新能源汽车指用非常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两方面的技

谁给我一个 汽车论文 1500字左右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分类

新能源的各种形式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于太阳或地球内部伸出所产生的热能。包括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也可以说,新能源包括各种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相对于传统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对于解决当今世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特别是化石能源)枯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很多新能源分布均匀,对于解决由能源引发的战争也有着重要意义。

据世界断言,石油,煤矿等将加速减少。核能、太阳能即将成为主要能源。

联合国开发署(UNDP)把新能源分为以下三大类:大中型水电;新可再生能源,包括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穿透生物质能。

一般地说,常规能源是指技术上比较成熟且已被大规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通常是指尚未大规模利用、正在积极研究开发的能源。因此,煤、石油、天然气以及大中型水电都被看作常规能源,而把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核能、氢能等作为新能源。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树立,过去一直被是做垃圾的工业与生活有机废弃物被重新认识,作为一种能源化利用的物质而受到深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因此,废弃物的化利用也可看作是新能源技术的一种形式。

新近才被人类开发利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发展的能量称为新能源,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科技水平情况下,新能源有不同的内容。当今社会,新能源通常指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气等。

按类别可分为:太阳能 风力发电 生物质能 生物柴油 燃料乙醇 新能源汽车 燃料电池 氢能 垃圾发电 建筑节能 地热能 二甲醚 可燃冰等

新能源概况

据估算,每年辐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能为17.8亿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500~1000亿度。但因其分布很分散,目前能利用的甚微。地热能指陆地下5000米深度内的岩石和水体的总含热量。其中全球陆地部分3公里深度内、150℃以上的高温地热能为140万吨标准煤,目前一些国家已着手商业开发利用。世界风能的潜力约3500亿千瓦,因风力断续分散,难以经济地利用,今后输能储能技术如有重大改进,风力利用将会增加。海洋能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水温差能等,理论储量十分可观。限于技术水平,现尚处于小规模研究阶段。当前由于新能源的利用技术尚不成熟,故只占世界所需总能量的很小部分,今后有很展前途。

新能源汽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汽车运动

汽车运动的起源:“赛车”一词来自法文(Grand Prix),意思是大奖赛。在国外,汽车比赛几乎与汽车具有同样长的历史。今天,各式各样的汽车比赛被统称为现代汽车运动,它是世界范围内一项影响较大的体育运动。多姿多彩的汽车运动使这一冷冰冰的钢铁机器充满了柔情蜜意,同时,汽车运动的激烈、惊险、浪漫、刺激,不仅仅使成千上万的观众为之痴迷,而且还使世界汽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汽车运动是指汽车在封闭场地内、道路上或野外比赛速度、驾驶技术和性能的一种运动项目。19世纪80年代,欧洲大陆出现了最早的汽车。汽车运动也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而兴起。从第一辆汽车被生产出来到第一次汽车比赛的举行只不过十年的时间。起初,汽车比赛的目的只是汽车生产厂家为了检查车辆的性能,宣传使用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汽车生产厂家积极资助,推销其产品。1894年,Le Petit 日报的Pierre Gifard组织了世界上第一次汽车比赛,线路由巴黎到鲁昂(Rouen),共80英里。这次比赛远不及今天大奖赛扣人心弦,引用当时的话说“without danger, easy to handle and cheap to run!”。

汽车运动的魅力:与通常的体育运动相比,汽车运动不仅是车手个人技艺、意志和胆量的竞争,而且是汽车设计、产品质量的角逐,这种独具特色的双重性运动,更能体现人类精英与高新科技最完美的结合,体现人类对自然的征服能力。有了具有高科技产品的汽车公司做后盾,有了拥有雄厚经济实力的大企业集团的资助,再加之热心汽车运动的人们的积极参与,这就是汽车运动能够经久不衰的关键所在。汽车比赛不断推动着世界和各国汽车工业的技术革命,而汽车工业的日新月异的变革又推动了汽车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运动自始至终围绕交通车和专门特制赛车这两大类车种发展。有钱人驾着刚刚问世不久的汽车,炫耀他们的“绅士派头”已成为历史。如今汽车甲级赛(即F1)驾驶员,他们身穿类似潜水员潜水服的长袖防火服,头盔和宇航员戴的差不多。

现在的汽车赛已完全成为一种职业活动,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在赛车场,那些五彩缤纷的赛车,随着一声令下,竟相出发,开足马力冲向前方。车手门你追我赶的争先表演,赛车如万马奔腾一泻千里而过的彩场面非常壮观,这对20~30万的现场观众和数以亿计的电视观众来说极丰富刺激。

汽车运动的魅力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有助于改善汽车的性能; 是强化的道路实验;动态车展最佳广告;促进汽车大众化。

汽车赛是集人与车为一体的综合较量。与通常的体育运动相比,汽车运动不仅是车手个人技艺、意志和胆量的竞争,而且是汽车设计,产品质量的角逐。这种独具特色的双重性运动,更能体现人类精英与高新科技最完美的结合,体现人类对自然的征服能力。

作为一项群众性体育活动,赛车不仅体现着技术革新的步伐,也体现出人类驾驭自然的能力。它壮观而激烈,充满着冒险的情趣,因而激起越来越多人的狂热。每次大奖赛到来,总有成千上万的爱好者趋之若鹜。英国以每张1500美元的往返机票组织人们前往巴西观看汽车大赛;葡萄牙人和意大利人则成群结队地乘火车奔奥地利观看比赛。联邦德国、英国和南非,是甲级赛车的会聚之地,每次都有不下10万人前往观看。

汽车赛是车战?商战?金融战还是科技战?谁也无法说清。它那丰富而又复杂的内涵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项体育运动。总之,有了具有高科技产品的汽车公司做后盾,有了拥有雄厚经济实力的企业集团的资助,再加上热心汽车运动的人们的积极参与,这就是汽车运动能够经久不衰的关键所在。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汽车的理解和认识也在逐步加深,作为汽车产业链的下游环节,汽车运动产业近年来开始在国内落地生根。“热衷于汽车运动的人越来越多,除了喜欢观看汽车赛事外,中国职业车手的队伍也在迅速壮大,他们已经开始出现在国际顶级汽车赛事中。”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有关人士表示,汽车运动已经成为一部分中国老百姓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观看各类汽车赛事更是成了都市时尚人群的生活方式。

记者从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了解到,随着F1、GT这样的世界顶级汽车赛事相继落户中国,中国国内的各项汽车赛事近年来也风起云涌,诸如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全国卡丁车锦标赛等一系列赛车运动,已经在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的年度赛程上被排得满满当当。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8月23日国产汽车品牌吉利与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握手,成为亚洲吉利方程式国际公开赛的汽车赞助商,为大赛提供车辆赞助。目前,亚洲吉利方程式国际公开赛是国际汽联认可的国际方程式赛事,并成为中国最高级别的方程式赛事。

国际上的汽车赛事已经形成了成熟而完整的商业价值链,其所带来的市场回报相当诱人。以F1为例,据历年来的保守统计,国际标准的F1赛车场每年仅车赛就可吸引数以万计的人从世界各地汇聚而来,每场比赛现场观众可达到20万到30万人,而每张入场券的价格通常在100美元到2000美元间不等。其次,F1大赛向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转播,世界各大报刊都报道每场比赛赛况,其所吸引的观众和读者可高达60亿人次。F1历年经济数据表明,企业跻身赛车运动,利用赛事推广的市场回报率远高于其他的市场推广方式。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景气的提升,加之外来汽车文化的强力冲击,有报告预测,如果在我国大力发展汽车运动产业,由此会带动整个中国的汽车产业,并将最终为我国GDP增长做出重要贡献。汽车运动的直接效应体现在汽车销售、零配件销售、驾驶培训等领域,间接效应体现在因赛事而产生的媒体直播、旅游等,所涉及的行业不下数十个。

尽管国内的汽车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但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的汽车运动还处于起步阶段,经济回报十分有限。原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石天曙认为,以目前国内注册的30家俱乐部,400多辆赛车,以及每年四站汽车拉力锦标赛、五站卡丁车赛的基础,还无法形成产业化发展的实质意义。

我们更应该看到中国赛车运动的软肋所在:资金、技术、人才这三方面的缺一不可。

资金是关键既然赛车运动被称为“烧钱”运动,勿需质疑,资金成为赛车运动发展的最大瓶颈。无论是F1这样的国际赛事,还是F、CCC等亚洲赛事,是否有足够的赞助商和赞助金额是一支车队生存壮大,赛事顺利进行,推广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所在。

技术是保障一个没有自身核心技术的车队或者厂商,是无法在赛车世界里觅得一席之地;同样,一个在汽车行业没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国家,也是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赛车大国。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赛车运动较发达国家相比,一开始就多少有些“先天不足”,不具明显优势的核心技术已经成为制约中国赛车运动发展的最大障碍,且这种软肋并不能单纯依靠市场推广和商业运作来弥补。

人才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对于赛车运动而言,最为稀缺的是车手,据不完全统计,每年获得国际汽联超级驾驶执照的人,全世界恐怕就只有10多人,且多数是来自欧美、日本等汽车运动发展较为发达的国家。虽然中国的赛车运动还存在资金、技术、人才等软肋,但是06的F、CCC等赛事已经向全世界证明了国人在赛车运动方面无可限量的潜力,正是这些潜力将使得中国赛车运动“钱途”光明,最终会跻身于世界赛事之列。

新能源汽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如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新能源汽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欢迎阅读!

 [1]徐枭,王巧凤,周荣,新能源汽车发展主要障碍及其解决方案[J],上海汽车,2009,(5):7—10

 [2]杨婕,消费者对电动汽车购买意愿实证研究—基于产业政策理论[J],特区经济,2012,(2):302—304

 [3]李光,影响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6):14—18

 [4]霍风利,我国发展电动汽车产业的'可行性及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23—27

 [5]田萍,新能源汽车是新的经济增长点[J],与人居环境,2009,(9):74—76

 [6]方海洲,胡研,促进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影响分析[J],汽车科技,2009,(3):7—10

 [7]国家863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办公室,全球氢能研发及相关政策调查报告[R],2004

 [8]德勤全球制造组,电动车现状与消费者期望之比较[J],全球视角,2011,(1)

 [9]曾耀明,史忠良,中外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对析[J],企业经济,2011,(2):107—109

 [10]李东卫,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挑战及对策[J],广东经济,2011,(2)

 [11]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280—317

 [12]李大元,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1

 [13]罗少文,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4]杨海霞,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落定,中国投资[J],2012,(11)

 [15]张海波,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6]刘浩华,程杨,中国新能源汽车需求风险关键因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19)

 [17]章荣武,“钻石模型”及其应用:中国船舶工业产业竞争优势分析[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2006

 [18]赵亮,BYD公司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9]张坤,安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D],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0]赵斌,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1]顾瑞兰,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2013

 [22]王慧,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3]温岳中,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4]方玲,基于成本—效益分析视角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3

 [25]文凯,借鉴国际经验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6]陈柳钦,美日欧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J],汽车工程师,2010,(10):22—25

 [27]孙浩然,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分析[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8]金永花,日本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策略对我国的借鉴[J],东北亚论坛,2012,(3):105—112

 [29]高飞,我国电动汽车研发战略联盟模式选择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0]韩怀玉,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